西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日前,記者參加了青海省西寧市主辦的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的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是西寧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構想,以及為此特別成立的中共西寧市委綠色發展委員會。
與會者紛紛為一個生態脆弱、欠發達城市的這一壯舉而點贊。
森林城市綠美如畫
幾次到訪西寧,對比之下發現:大地越來越綠,天空越來越藍,河流越來越清,城市越來越美,綠色氛圍越來越濃,市民幸福感越來越強。高原的綠,在湛藍的天空下,綠得純粹,別有一番情調,別有一種風度。西寧于2015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并未因此放慢綠化腳步,2016年提出了全方位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構想。
市委書記王曉說,西寧迎來了綠色發展的春天。近年來,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幸福西寧成長坐標,推進“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等六大建設行動,加快產業和城市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西寧綠色發展公眾滿意度位居全國前列,經濟增速連續3年位居省會城市前列。
西寧市委綠色發展委員會主任劉波介紹說,市委、市政府提出“抓綠色發展就是講政治”,全市上下形成了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和亮點工程。在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組織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調查中,西寧榮登2017年度“中國十大幸福城市”第二名。
一條條街道綠樹掩映,一座座橋梁護欄擺滿鮮花,一個個街心花園精致可人,仿佛置身江南城市。長青園綠地景觀項目占地498畝,正在建設中,建成的部分已具“西寧活力新地標”雛形。此景觀包括“一帶四區十園”,園名很富詩意,如沐光花園、沁馨花園、多彩花園、靜謐花園。項目負責人石維文說,出于長遠生態考慮,在寸土寸金之地,市里耗資40多億元,動員搬遷了2000多戶居民和一些機關。
西寧市林業局城市綠化處處長陳麗霞介紹說,到2017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0%,市區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園、綠地80多處,人均綠地面積12平方米。
相對于“西寧藍”“河湖清”而言,實現“高原綠”更難,因為西寧海拔2300米,年降水量少,受干旱、風沙、無霜期短等因素制約。西寧市林業局黨組副書記馬生榮說,新中國成立后,對南北山的綠化雖從未間斷,但過去一直很難見到大片的綠。1989年后,隨著省、市兩級領導高度重視,綠化力度不斷加大,養眼的綠色才逐漸替代了刺眼的黃色。
為加快“高原綠”建設,西寧以構建“一芯二屏三廊道”新型城市生態格局為重點,陸續啟動了西堡生態森林公園、西寧園博園、湟水規模化林場等重大生態工程,“十二五”以來累計完成三北、天保、退耕、公益林、退化林分修復等林業重點工程造林任務272萬畝。由南山生態運動休閑區、北山生態文化體驗區、西山生態景觀觀賞區、小有山林業科技展示區共同組成的“一園多區”環城國家生態(森林)公園也正加緊建設。
從小有山遠眺,目之所及,一片翠綠。西寧市南北山綠化指揮部辦公室綠化科副科長陶靜說,南北山1989年的森林覆蓋率僅7.2%。去年,國家林業局根據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批示,派專家到南北山核實森林覆蓋率,結果高出4個百分點,達到79%。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部門準備今年8月底在此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
下午兩點多,烈日當空,“北山美麗園”的綠樹、鮮花在“西寧藍”的映襯下格外悅目。西寧北山林場場長吳忠祥說,這是市區通往機場公路沿線的一個大公園,長達20多公里、6000多畝,是西寧最大的園林綠地。
林與花對決貧與困
近年來,森林公園、城郊型森林公園和特色森林小鎮成為西寧市民休閑度假的首選。特別是貧困村開展一系列特色濃郁、豐富多彩的森林旅游活動,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好去處,同時為脫貧提供了絕佳機會。通過“林與花”解決了“貧與困”,再一次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至理名言。
在上山莊,記者見到村民一個個揚著笑臉。村民趙玉得在自家涼皮店門口,豎起大拇指告訴記者:“老板好樣的,去年開業40天,我就掙了萬把塊錢,今年掙兩三萬沒問題。”
這個老板叫周育財。他過去每次回家鄉,看到沒脫貧的鄉親就感到刺心的痛。2015年回到村里,找村支書、村主任商量如何幫助村民,最后選擇見效快的“花海旅游”。通過租賃土地、提供用工等形式使村民一年就脫了貧。去年,人均收入5000多元,有的農戶收入高達7萬多元。
村支書張得禎說,這1000多畝花海,有20多種花。特別是到周末,游客紛至沓來。村民依托花海不僅脫了貧,而且開始走上致富之路。
卡陽,曾藏在深山人未識,如今已是聲名鵲起,從貧困村搖身一變為“網紅”國家3A級景區。短短一兩年時間,全村的44戶貧困戶,人均收入從3000元提高到1萬余元。這與“第一書記”鮑武章是分不開的。
鮑武章領著看卡陽的景點,告訴記者他來卡陽扶貧純屬偶然。他曾當過攝影記者,下海后也沒放棄攝影,經常到游人少、景色好的地方拍片子。2015年一到卡陽,就被原始森林的秋景震撼了。更為震驚的是村里破破爛爛,村民守著金飯碗干受窮。鮑武章與有關部門一拍即合,組織上安排他到卡陽當“第一書記”,成立了青海鄉趣卡陽戶外旅游度假景區管理有限公司。
鮑武章說,從一個數字就看出卡陽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過去村里的女孩子爭著往外嫁,三年來卻有60多個女孩子嫁到卡陽。有一個女孩子因父母著急,匆促嫁到了外村。半年后見到家鄉巨變,至今還在埋怨家里人。
守住了綠水青山,換來了金山銀山。湟中縣新聞中心主任鄧昌斌告訴記者,2016年12月19日,經青海省扶貧開發局考核驗收,卡陽村滿分通過,正式宣告脫貧。
2017年1月,為帶動附近百姓一同致富,鮑武章與周邊6個村黨支部和景區黨支部商議,經上級組織批準,成立了“卡陽鄉村旅游中心黨委”。出任黨委書記的鮑武章說,要繼續堅持以黨建為生產力,帶領大家把這一區域打造成為全國鄉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線上的亮點。
未來西寧更美麗,別有風度的“高原綠”將魅力四射
作為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最直觀的就是讓更多市民和外來游客感受森林。《西寧市森林旅游總體規劃(2017-2026年)》明確,對森林旅游進行“1334”的空間布局,即“一心引領、三環輻射、三廊貫通、四區推動”。看到這個愿景,似乎就觸到了未來綠色西寧的韻味和魅力!
“一心引領”,就是將主城區打造成兼顧旅游集散及休閑娛樂的國際性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即森林城市的休閑集散中心。
“三環輻射”,就是打造三條最美森林旅游環線,分別是環城森林騎行環線、森林旅游自駕環線、森林旅游拓展環線。
“三廊貫通”,分別是森林休閑度假廊道、森林生態康養廊道、森林運動民俗廊道。
“四區推動”,即是森林生活休閑區、森林生態度假區、森林康養體驗區、森林民俗探險區。
通過三條線路從市區向市域外圍的森林旅游區域延伸,依托良好的森林旅游資源及自駕交通系統,與“一湖”(青海湖)、“一山”(祁連山)、“兩河”(湟水與黃河)互動發展,打造以西寧為核心的青海東部片區成為高品質旅游風景密集區、高品質自駕游精品體驗區、高品位休閑養生養心度假基地、山地休閑與戶外運動基地、最佳避暑勝地、多彩民族文化、清涼西寧等旅游王牌,就可以建成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從大會現場展出的模型看,正在建設中的還有海洋館、熊貓館及其他綠色重點項目。西寧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實施意見》提出的目標一旦實現,將使西寧化作高原上一顆熠熠生輝的“祖母綠”。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五個理念”創建森林城市
開展森林城市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增進民生褔祉的重大舉措,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時專門強調,要著【詳細】
森林城市建設要警惕“綠色大躍進”
森林城市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直接體現,目前正在各地蓬勃興起。新華社記者在多省采訪發現,部分地區森林城市建設有所跑偏,存在奢侈化、媚外化和景觀化等問題。【詳細】
中國將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中國正加快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到2020年將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這是記者從1月26日在深圳舉辦的全國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座談會上獲悉的。【詳細】
吉林:讓森林走進城市 讓城市擁抱森林
金秋時節,景色怡人。在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漫步于山林之間,樟子松青翠欲滴,紅松林壯美非凡,白樺亭亭玉立,完美的森林生態景觀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呼吸著城市中難得的清新空氣,感受著大森林的原始景致,和大自然充分地交融在一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