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時代來臨,中國城市準備好了嗎?
“哪有這樣一種忠誠,能超過岸對海的癡情”,弗羅斯特的詩句道盡了海灣的魅力。而依托于海灣的“灣區”,正在成為當下中國的熱詞。
去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最近,浙江省發布浙江大灣區目標定位、建設原則與空間布局等具體內容,都引發了規劃、城建、景觀等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灣區,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灣區值得借鑒?中國建設粵港澳、浙江兩個大灣區的目標,將來又能否夢想成真?
灣區——世界先進濱海城市群的標志
灣區,是指由一個海灣或者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簡單地說,就是海灣沿線區域。國際上,一般指圍繞沿海口岸分布的眾多海港和城鎮所構成的港口群和城鎮群。
世界銀行一項數據顯示,全球60%的經濟總量都在海灣入海口區域。灣區經濟是一種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也是世界先進濱海城市群的顯著標志。
目前世界公認的成熟灣區有八個,分別是美國紐約長島灣、舊金山灣、日本東京灣、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努薩灣、悉尼雙水灣、香港淺水灣、新西蘭霍克灣。它們的共同點是不僅擁有一線的海景資源和港口地段,而且在時間的洗禮下造就了優質的人文氛圍與人居環境。在這些灣區,由全球最高水平的建筑工藝造就的經典傳世之作比比皆是。
國際知名灣區如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還以高度的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
國際三大知名灣區
紐約灣區
紐約灣區又稱為紐約大都市區,由紐約州、康涅狄格州、新澤西州的31個縣聯合組成。擁有世界優良天然深水港之一——紐約港。依托海洋貿易,紐約的制造業在19世紀初逐漸興起,19世紀中后期成為全美制造業中心。
今天的紐約灣區,除集中了百老匯、華爾街、聯合國總部的曼哈頓,還有著太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匯集50余家頂級對沖基金的全球對沖基金之都格林尼治,擁有強生等一流企業總部的全球制藥重鎮新澤西,常青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等。
紐約灣區是美國經濟核心地帶,也是美國最大商業貿易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以其發達的金融和制造業、便利的交通、高水平的教育和優良的環境,吸引了超過4000萬的人口,被視為國際灣區之首。
▲紐約灣區
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灣區,是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一個大都會區,位于薩克拉門托河下游出海口的舊金山灣四周 ,共有9個縣,100多個城鎮,主要城市包括舊金山半島上的舊金山、東部的奧克蘭和南部的圣荷西等。是世界旅游勝地、擁有眾多美國國家公園等自然景觀。
舊金山灣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象征著21世紀科技精神,擁有僅次于紐約的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還擁有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學。世界著名的高科技研發基地硅谷,位于舊金山灣區的南部。
▲舊金山灣區
東京灣區
從6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開始謀劃構建東京首都圈,將東京和周邊的幾個縣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建設,靠著縱深達80公里的東京灣區,將周邊的城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城市基礎設施最完善的第一大都市圈。
東京灣區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主要依靠人工規劃而締造的灣區,是人工規劃灣區建設的典范,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對城市“未來規劃”的重視。這里的突出特色是注重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營造了國際一流的海灣生態圈,交通等硬件配套十分優秀,建筑設計、建筑風格、建設品質和居住文化等方面都引導世界的潮流。
▲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知名灣區競爭的雄心
2014 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灣區經濟”。2015 年,一帶一路頂層設計提出“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2017 年 3 月,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根據2017年7 月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支持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 9 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這個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灣區,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發達區域,也是全球最密集的港口群。
粵港澳大灣區地位重要,目標也高。有人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與 雄安新區是“一南一北、一北院一南院”。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副書記馬興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和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比。我相信經過不斷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就能和這些國際知名的灣區去競爭,發揮強大的競爭優勢。”
從產業基礎來看,粵港澳地區產業體系完備,各地分工有特色。廣州的貿易和物流突出,深圳科技企業眾多,香港金融業發達。更重要的是,在創新發展已成為全球趨勢的當下,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潛質。
今年7月,廣東省政府發布通知,今年粵港合作的頭等任務是“共同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規劃出臺后分工落實、政策解讀、宣傳推廣工作”。也就是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今年內將會出臺,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粵港澳大灣區由廣東9市與香港澳門組成
浙江大灣區——上海將成為杭州的衛星城?
漫長的海岸線決定了中國可實施“多灣區城市群戰略”。除了粵港澳大灣區外,長三角是另外一個謀劃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的好地方,它具有發達的城市群,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區域之一。自從粵港澳大灣區提出以來,上海、杭州、寧波一直致力于打造灣區經濟最鐵“朋友圈”。
2018年8月初,浙江省發改委通過媒體發布了浙江大灣區目標定位、建設原則與空間布局等具體內容。據了解,浙江大灣區建設的總目標是打造成為“綠色智慧和諧美麗的世界級現代化大灣區”。具體目標是建設“全國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兩項目標還規劃了具體的實現時間表:到2022年,大灣區科技創新能級全面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城市國際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如果是上海與浙江聯合建設環杭州灣大灣區,可能會是一個“W型雙灣區”。但正在成為“新一線城市”的杭州野心很大。有人認為,如果以杭州為主導的浙江大灣區建設成功,上海有可能成為杭州的“衛星城”。
去年底,浙江省長袁家軍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曾底氣十足地表示:正在打造的浙江大灣區,具備打造高水平灣區經濟的實力、活力和潛力。然而不久前,中國科學院相關機構發布的一份《浙江“大灣區”建設研究》報告提出,浙江建設大灣區還存在三個方面的明顯“短板”: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學研究載體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缺少世界一流的高校資源,缺少世界級產業創新集群。
▲環杭州灣灣區(浙江大灣區)以滬杭甬為支點
要跟世界級灣區正面對抗,光有勇氣與信心遠遠不夠。從目前來看,中國正在建設大灣區的地方,無論是粵港澳還是杭州灣,都面臨著創新能力不足、產業有待升級等許多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認為,從單一城市向城市群的轉型,本身就是中國未來將面臨的“創新挑戰”之一。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更提出,我們現在不僅要建立一個地理上的大灣區,還要建立一個“制度上的大灣區”。
當然,“共建中國的世界級灣區”已成為公識,美好的前途正在向我們招手。大灣區時代就要來臨,中國準備好了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我國重點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綠皮書》發布
4月16-17日,“灣區城市生態文明大鵬策會”(以下簡稱“策會”)在深圳市大鵬新區召開。《我國重點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作為策會的成果之一,由研促會組織技術力量進行編制,并于16日在深圳大鵬策會上對外發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