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塔希爾:將智慧景觀與智慧城市相結合
9月10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濱水城市高端學術交流上,亞洲園林協會常務副主席、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設計與建筑學院院長、馬來西亞景觀設計師協會會長奧斯曼·塔希爾發表題為《將智慧景觀與智慧城市相結合》的演講,闡述了未來的景觀發展趨勢,提出建設基于連接性和創新性的智慧景觀,讓環境和個人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以下為演講實錄:
▲亞洲園林協會常務副主席、馬來西亞景觀設計師協會會長奧斯曼·塔希爾演講
大家早上好!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之前幾位演講者也涉及到了智慧城市,我接下來的演講主題是如何把智慧景觀融入到城市之中。
這是從吉隆坡雙子塔俯瞰吉隆坡城市的景觀,吉隆坡塔以前是這個城市的第一高建筑,現在已經是第四、第五高的建筑了。吉隆坡總共人口一千兩百萬,剛了解到北京人口是兩千多萬,所以吉隆坡還有一個巨大的人口飛躍成長空間。
▲從吉隆坡雙子塔俯瞰吉隆坡城市景觀
我要演講的主題是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的景觀。如何把智慧城市景觀融入到智慧城市發展之中,是我想討論的話題。聯合國提出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希望實現更好的未來,規劃更好的未來藍圖,它應對著我們面臨的全球性的挑戰,包括了貧窮、不平等、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等。
另外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巨大的趨勢,這個巨大的趨勢具有變革性和全球的力量,它奠定了未來世界的基礎,對于商業、社會、經濟文化和個人生活都有巨大的影響。塑造未來的五大趨勢,包涵了快速化的城鎮化,還有人口與社會的變遷、氣候變化與資源稀缺,全球經濟力量轉移,以及技術的突破。
▲塑造未來的五個巨大趨勢
我們生活在一個發展非常快、變化很迅速的世界里面,我剛剛從新加坡回來,去了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中心,這是我照的一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在非常快地變化,比如說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30年會翻一倍,90%的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總而言之,我們知道世界在變化,事物在變化,而我們是不是也在變化?同時技術也在進步,原來大家都用傳統手機,而現在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個智能手機。
▲世界人口在非常快地變化
對于2050年未來愿景,各個國家都保持這樣一個態度,從國家的尺度、社區的尺度以及個人生活的尺度都有一個變化。總體而言,2015年和2020年的首項技能就有必要改變,比如在2015年強調解決復雜性問題的技能,到2020年就強調創造力技能的突出性。而未來,以下五項技術將奠定了未來城市的發展,比如我們所說的第四代無線技術,現在已經出現了第五代無線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混合現實、自主駕駛和人工智能,這些都是未來很重要的變化趨勢。包括工業化的變革,從4.0到了5.0的轉變,人與機器的合作越來越密切,系統性的防止浪費以及產生不必要的廢棄物。
回到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將信息和通訊技術,以及網絡、物聯網等各種設備集合在一起,包括之前說到的大數據以及大數據的運用。關于未來城市的一些術語性概念,之前二三十年都在討論公園城市,之后出現可持續發展城市、綠色生態城市,以及現在我們討論的智慧城市。
這是世界上前五個智慧城市的代表。馬來西亞的智慧城市發展在“十一”計劃期間制定一個框架,優先發展智慧城市的領域,實現向智慧城市遷移的基本措施,發展智慧的社區。
▲世界上前五個智慧城市的代表
智慧城市所具備的要素和挑戰有哪些?包括智慧人群、智慧環境、交會交通、智慧政府、智慧基礎設施以及智慧化的管理。
回到智慧景觀的概念,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通常采取谷歌搜索的方式去尋找答案,但是谷歌搜索之后發現關于智慧景觀相關的討論非常少。
▲智慧景觀的概念
景觀發展的趨勢,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所討論的就是私人花園或者公園,之后是城市公園運動,現在所關注的焦點在于智慧型景觀,這里面就包括了可持續的綠色和藍色的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的綠色管理模式。這是一個景觀突變的過程,想象我們現在是在一般層級的景觀狀態,但是我們要越過一般層次,到更高層次的景觀追求。
我們通過討論之開展了一個工作營,發現智慧型景觀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要素,首先就是發展性,其次是多功能性;多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景觀特性,需要突出這個特點;第三不僅僅是是做一個景觀的區域,而且要做一個有活力的,以人為本的景觀環境,這個環境要具有很強的自我恢復能力和彈性;最后不要忘記,技術的驅動是一個很重要的構成部分。
每年我們都會觀察未來的景觀發展趨勢,在2018年我們總結出了十條未來的景觀發展趨勢,例如生產型景觀、生物設計、森林方面等等。最重要的是,隨著人類需求的發展,技術和風格會不斷變化,所以景觀設計的趨勢也在不斷地發展,而且這個趨勢與我們的優質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我們也經常組織由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參與到可持續發展商業計劃上的項目,比如來設計馬來西亞的人工濕地。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景觀這個產業,有不同的討論會以及頒獎會,來促進這個產業的發展。
▲10條未來的景觀發展趨勢
目前我們處于景觀設計4.0的階段,也就是說,希望未來的風景園林不僅是只做景觀設計這個項目,同時景觀設計需要圍繞社會、經濟、環境問題,來提供解決性方案。所以我們提出風景園林議程叫“LAA2050”,提出的愿景是,景觀是美好生活的基礎,景觀通過創新的技術,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來激勵生活,激發生活,而且價值是非常有重要的一部分。“LAA2050”包括了十大戰略焦點,其中包括參與性的決策、資源管理、體驗與需求等等。
同時我們還關注到了綠色基礎設施,并且如何將綠色基礎設施與藍色基礎設施相融合。也有一些關于綠色的創新以及技術性發展的競賽。未來馬來西亞會舉辦智慧城市世界風景園林大會。所以要看智慧型城市,要看整體的規劃以及優化整個管理系統。
▲綠色與藍色基礎設施相融合很重要
最后總結一下,智慧化的景觀需要具備可持續性,多功能性以及適應性等方面的功能。所以智慧景觀是基于連接性和創新性,讓環境和個人走向更好生活的事物。
▲智慧景觀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功能
在此,我也希望邀請在座的每一位來到馬來西亞參與2020年的世界風景園林高峰論壇,在這個論壇上我們會有創建以及建立風景園林解決方案的研討性討論。這個世界性大會將在馬來西亞北部的一個世界遺產地舉行,希望各位都能來參加。
謝謝各位聆聽!
奧斯曼·塔希爾(Osman Mohd Tahir):亞洲園林協會常務副主席,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設計與建筑學院院長,馬來西亞景觀設計師協會會長。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博士。研究方向包括可持續景觀規劃和設計、可持續景觀管理以及機構景觀規劃和設計。擔任《自然產量和藝術奇觀》主編、《環境行為研究》亞洲期刊的國際科學委員會領導、馬來西亞景觀設計師協會《景觀公報》和馬來西亞景觀設計師大獎年刊主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