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舉辦首屆國際花園建造節 “竹境”綻放校園
9月23日,首屆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在北京林業大學學子情廣場開幕。本屆花園建造節的主題為“竹境·花園”,15個實體微型花園以原竹和花卉為主要材料,惟妙惟肖,展現了新時代花園建造技術的行業盛世。據介紹,這是北林大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培養風景園林行業培養實踐創新人才的重要舉措,也是北林大師生弘揚工匠精神,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靈感和思路的重要探索。
花園建造節分為方案設計征集評選、入選作品施工圖繪制和可行性對接、現場建造、評獎及展覽4個階段。自2018年1月發布方案征集以來,受到廣泛關注,覆蓋國內外112所高校、1677名師生。截止今年4月15日,共收到203份作品。經過數輪評選,選出7個建造獎及12個優秀獎。建造獎獲獎團隊經過進一步的施工圖深化,與8個受邀的國內外知名高校團隊作品共同在現場搭建15個竹構花園。每塊面積16m²,植物材料均為盆栽。展覽時間為9月23日—10月7日。
建造15個花園的團隊包括: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日本千葉大學、清華大學、韓國慶熙大學、同濟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香港珠海學院、天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的15支參賽團隊,他們以原竹和花卉為主要材料,親自動手、切磋比拼園林技藝,歷時3天半完成現場搭建。
本次花園建造節的評委會由來自中國、荷蘭、英國、美國、德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16位專家學者組成。評委會在開幕式前進行了現場評審。評委會主席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王向榮教授對本屆花園建造節進行總體點評并宣布評價結果。
最終,日本千葉大學《舉頭望明月》、北京林業大學《花鳥卷》和清華大學《被掏空》3個作品獲得Outstanding Award;天津大學《林中漫舞》、中央美術學院《曲水流山》、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織 · 陣》、北京林業大學《雙笙·并蒂》和北京林業大學《等雨到》共5個作品獲得Award of Excellence;同濟大學《罄·篁》、東南大學《方秩律》、南京林業大學《游無窮》、浙江農林大學《格列佛轉角花園》、香港珠海學院《竹閣》、韓國慶熙大學《落竹》和華南農業大學《開合之間》共7個作品獲得了Honor Award。
開幕式上,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安黎哲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安黎哲說,本次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正是對“工匠精神”的彰顯和溯源,通過材料建構和藝術表達的交叉體驗,激發創作熱情,弘揚“工匠精神”。他表示北京林業大學作為中國最早創辦風景園林專業的院校,長期秉承“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綠色理念,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期待本次建造節的嘗試和突破能夠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靈感和思路,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教育事業發展方面貢獻力量。
北京世園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王春城在致辭時說,北京世園會將于2019年在延慶開幕,這是中國政府主辦的A1類大型的專業世博會。北京林業大學作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幫助,包括中國館的國內展群和五個國際大世園的建造、設計、前期的溝通對接等。他希望這么別致的花園建造方式能夠在世園會的園區內得到更多的推廣,帶動和促進更多的市民、學生以及專業人員關注園藝新材料、新技術,使得北京世園會“讓園藝融入自然,讓自然感動心靈”的辦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干事李智勇致辭時表示,國際竹藤組織的主要工作是發展竹產業,竹建筑是其中的一項戰略性工作。同時,竹建筑與我們的生活非常密切。在國際花園建造節看到了非常優秀的作品,帶來特別好的案例、經驗,也值得學習推廣。
本次花園建造節由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世園會事務協調局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委共同主辦,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安吉竹境竹業科技有限公司和《風景園林》雜志社具體承辦。同時將是2019北京世園會“園藝走進生活,走進校園,走進市民”的實踐場所。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