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專業獎:鎮江市江二社區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景觀設計
因地制宜 注重細節
提升社區共享景觀品質
凸顯舊城綠色海綿功能
全方位打造城市宜居社區
項目地點:江蘇鎮江
項目面積:18000㎡
業主單位:鎮江市給排水管理處
設計單位:上海市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主創設計:左俊杰、孫威
設計成員:董磊、田蓓蓓、楊海琴、王岳雯
施工單位:江蘇山水環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仲童強
項目時間:2015.8.6—2015.10.30
項目背景
現狀環境:江二社區建筑竣工于1989年,是鎮江市較早建成的小區之一,經過二十多年的使用,建筑的形態、綠地以及其他的生活設施的狀況都發生了諸多變化。目前居住者的年齡結構主要以中老年人群為主,生活節奏較慢,鄰里關系融洽。
優勢:鎮江市首個對老小區結合海綿理念改造項目,先期已經開展海綿工程試點,居民對已建成的海綿工程認可度較高 ;社區具備非機動車停放管理用房,非機動車停放有序;社區機動車停車場已經改建完畢,亂?,F象有所改善;部分喬木(女貞、枇杷)長勢良好。
劣勢: 樓間綠地面積偏小,無集中公共綠地,缺乏鄰里交流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部分宅間綠地被占為他用;缺乏室外活動健身場所;地下管網復雜,排水系統陳舊;植物缺乏專人管理,層次雜亂,長勢不佳; 垃圾收集不規范。
▲項目區位圖
▲現狀環境圖
設計定位與策略
▲目標定位
設計策略:
1.因地制宜,適度設計
景觀小品類型與景觀材料: 地下管線埋深較淺,錯綜復雜,不宜建設基礎開挖量大的景觀構筑物。 選擇以透水、堅固、實用的材料為主。
植物保留與選擇: 樹形優美,長勢良好且胸徑大于12厘米的樹種予以保留; 雨水花園建設會導致現有生境(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產生變化,保留樹種應滿足變 化后的生境條件; 植物以耐修剪、好管理的樹種為主。選擇側根發達,耐干旱的植物為主; 雨水花園種植基質厚度為80cm,根據測算,新栽植喬木規格最大胸徑為15cm。
2.注重雨水設施景觀細節設計
建筑雨水立管處理:將現場原有的建筑雨水管道的出水口進行設計,采用階梯式排水或卵石引流槽。在功能上起到減少雨水對雨水花園的沖刷,增加雨水花園的景觀效果。 路沿石水流入口處理:對路沿石進行開口處理,保證路面雨水可進入雨水花園;在開口處設計垃圾攔截掛籃和散置卵石,便于垃圾收集和清理。 溢流雨水口處理:溢流口周邊80cm半徑范圍內布置不同粒徑鵝卵石,緩沖徑流。
3.空間疊加
使用空間與景觀空間相互疊加,由于此小區內的綠地面積有限,加之雨水花園綠地的特殊 性,在增加使用空間時,拋棄傳統的做法,將所有增加的使用空間置于雨水花園之上。在保 證雨水花園面積不減少前提下,增加居民的交流使用空間。
4.尊重居民生活習慣
由于居住人群的年齡結構 以及思想觀念的因素,從而形 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 此次設計在原有生活習慣 的設施方面進行提升與改造, 使其在保證在生態化排水前提 下,同時滿足景觀功能。
景觀設計方案
▲總平面圖
▲總體設計圖
▲內部道路設計圖
▲空間分布設計圖
▲樹種保留示意圖
▲鳥瞰圖
▲效果圖
▲實景圖
專項設計
▲鋪裝樣式及材料圖
▲雨水設施細節圖
▲植物設計圖
▲圍墻設計圖
▲晾衣架設計圖
▲景觀燈光設計圖
▲其他設計圖
經濟技術指標
編輯:李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