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專業獎:巢湖市烔長路及其連接線景觀工程
依托特有農業景觀風貌
挖掘獨特人文資源
以鄉土植物為主
農田+自然鄉土植物
營造豐富景觀體驗
項目名稱:巢湖市烔長路及其連接線景觀工程
項目位置:安徽巢湖
項目面積:79萬㎡
業主單位:巢湖市林業局
設計單位: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主創設計:高歡
設計團隊:黃超、康銳、陳城、周亞瑋、王泰康
施工單位:華藝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孟濤
項目時間:2017.08-2018.07
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烔煬鎮、黃麓鎮境內,全長15.279公里。其中:主線長9.943公里,呈東西走向,起于烔煬鎮河口張村南側環湖大道,終點至烔長線肥東界;黃麓連接線長5.336公里,呈南北走向,路線起于相隱寺前,終點至半島大道。工程建設包括路兩旁15-30米的綠化及7個節點建設等。喬木9000株、灌木3400株、地被378600平方米,硬質鋪裝5500平方米。
烔長路及其連接線工程景觀設計依托沿途居民、農田、水塘、溝渠、原有植被等巢湖北岸特有農業景觀風貌,劃分出桐蔭之鄉、花塘之鄉、稻香之鄉、蘆溪之鄉四大板塊。同時,充分挖掘將軍故里獨特的人文資源,緊扣慢生活主題,營造豐富景觀體驗。
▲總平面圖
施工工藝
1.丘陵地段示范段道路兩邊地形高差較大,種植土裸露雨季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至綠道,結合“一種裸露軟質坡體生態復綠結構”(專利號:ZL201721184337.8)沿坡體斜面設置防滲層,地基和磚壘層由上往下依次布置,配合形成護坡。
護坡提高坡體的穩定性,防止發生滑坡。護坡由地基和磚壘層構成,穩定性和機械強度高。護坡上設有包含植物種子的種植物,種子發芽后,在護坡生長,并構成了一個綠色生態系統,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護坡與坡體之間存在排水溝,可儲存水分,降低澆水頻率,提高水分利用率。護坡上有排水管道,水體通過排水管向外排放,有助于防止坡體的土質流失。防滲層能夠防止水體向坡體內部滲透,防止坡體局部發生坍塌。
2.由于施工場地位于道路兩側,道路積水問題會影響苗木的成活率。為了解決苗木根部積水問題,運用苗木根部控水裝置,減少根部積水對苗木的影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通過水管可觀察到苗木根部是否有積水,抽水裝置抽出苗木根部多余的水分。操作省力方便,施工難度低,積水排出效率高,實施效果好。
3.總體植物鄉土化,植物設計以鄉土植物、果樹、色葉樹種以及開花樹種為主,綠化植物造景選擇以春秋景為主,并結合秋季色葉樹,使之與原有深色植物背景形成明快效果。地被植物以體現鄉土行為原則,以容易維護的播撒型宿根花卉植物為主,結合周圍農作物,最終形成為農田+自然鄉土植物景觀,具有辨識度的鄉土景觀風貌。
4.烔長路及其連接線設計依托沿途居民、農田、水塘、溝渠、原有植被等巢湖北岸特有農業景觀風貌,劃分出桐蔭之鄉、花塘之鄉、稻香之鄉、蘆溪之鄉四大板塊。
桐蔭之鄉:周邊多為農莊、民居,局部區域做分離式綠道,綠道穿插農莊,設置休憩區域,種植法國梧桐、桑樹。
花塘之鄉:周邊多為水塘,局部區域做分離式綠道,水塘種植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
稻香之鄉:周邊多為農田景觀,局部區域綠道引出觀景平臺,保留原有農業肌理以及植被現狀,展現巢湖北側特有的農業景觀風貌。
蘆溪之鄉:周邊多為水塘、農田,局部設置觀景平臺等親水設施,豐富游覽體驗。綠化以向日葵、池杉為主,水系周邊種植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
實景照片
大片的波斯菊開得燦爛,占滿了整個空間,紅的鮮嫩,粉的輕盈,白的清爽,蜂蝶繁忙其間,不亦樂乎。
湖光山色
景石與石子組合,形成路邊一小節點,吸引游人駐足觀看。
交叉口節點處,充分利用轉角處開闊的視野,布置矮松綠植,鵝卵石零落、石板路鋪展,粉綠交叉排列,通過景石的合理布置、較好地將整體景觀融為一體。
整體將農田、植物造景、組合草花等景觀進行了很好銜接,著力打造別具特色的景觀綠道。
機非隔離帶郁郁蔥蔥的綠色將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有序的安排在兩邊。
景觀旱溪
遠處的背景林
紅色人行道蜿蜒來去,綠色綿延到天邊,一望無際的碧波,望之心悅。
交口處的點景牢牢抓住路人的視線。
小徑彎曲而深,植物層第鋪展,一派勃勃生機。
編輯:崔京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