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專業獎:新加坡吉寶濱海東海水淡化廠
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設計典范
單一功能基礎設施變身公園
連接文化、商業、居住與自然
動植物在這里與人和諧共生
項目名稱:吉寶濱海東海水淡化廠(KEPPEL MARINA EAST DESALINATION PLANT)
項目位置:新加坡
項目面積:45,015㎡
業主單位:新加坡公共事業局
設計單位:Tierra Design Studio
主創設計:Franklin Po(傅水星)
設計團隊:Tierra Design Studio Pte Ltd、Keppel Seghers Pte Ltd、Koh Brothers Group Ltd
施工團隊:Keppel Seghers Pte Ltd、Koh Brothers Group Ltd
設計時間:2016.12—2018.03
項目概況
項目總體規劃方案使用了藍綠黃紅的理念,是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設計的典范。藍色理念代表水文循環,設計水資源如何收集、處理和分配的過程。綠色理念指生物多樣性設計,即實現生態系統與建筑環境的共存,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及輔助洪水管理。黃色理念則引入了社會層面的考量,在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系統的設計中使居民受益。紅色的理念代表了一個減少用車,專屬行人使用的社區。
該項目將為新加坡增加大約3000萬加侖的水供應。海水淡化系統分別從海洋和濱海灣蓄水池抽取海水和淡水,通過雙流道將水輸送到淡化廠進行處理。這是新加坡第一個提供公共娛樂空間的海水淡化廠。精心設計的場地地形條件,為雙流道設備和淡化廠提供了節能方案。淡化廠利用逆向滲透等先進技術處理海水和雨水,屋頂花園草坪上的雨水徑流通過生態調節池過濾。
項目非常重視人們對社區環境的利用,場地內不使用任何機動車,僅供行人和自行車使用的友好環境。建筑與景觀相結合,將原本單一功能的水處理基礎設施轉變為一個多元化、通用化、具有包羅性的公園設施。水處理設施在地下層空間,地面上是2萬平方米的專屬公共娛樂開放綠地。優雅簡單的弧形座椅將屋頂轉化成為公園景觀。屋頂上種植的樹木有助于減少熱量吸收,提高場地的氣溫舒適度。周邊空間擁有寬敞的自然尺度,鼓勵社會活動和娛樂活動的進行 。南側是一個優美的公園綠廊,供游人在緩慢休閑的節奏中活動。北面與新加坡自行車友好公園連廊(PCN)相連,串聯文化、商業和居住場所與自然環境。公園連廊的綠地同時也作為野生動物活動廊道,為動植物與人創造一個新的共生生態系統。
▲總平面圖
設計要點
藍色
將海水淡化系統隱藏在地下層,為地面上的社會娛樂和行人專屬空間提供了條件。結合海綿城市設計,雨水徑流通過一系列的生態調節池過濾,收集并再循環用于灌溉和水景系統。
綠色
淡化廠的水處理設施設置在地下層,進而提供2萬平方米的屋頂綠地。建筑與景觀相結合,將原本單一功能的水處理基礎設施轉變為一個多元化,通用化,具有包羅性的公園設施。
紅色
除了一部分服務車輛,淡化廠實踐了一個減少用車,專門為行人與自行車設計的社區。延綿公園連廊連接新加坡的文化、商業和居住場所與自然環境。
黃色
環淡化廠周邊的社交空間擁有著寬敞的自然空間來進行社會活動和娛樂活動。淡化廠南側優美的公園綠廊,以一個平緩坡度銜接淡化廠屋頂完美地融入。
▲設計理念
▲海水淡化循環效果圖
▲鳥瞰圖
▲抽水機電房
▲抽水機電房
▲抽水機電房
▲公園連廊入口
▲展覽館入口
▲公園連廊
▲銜接屋頂花園的綠廊
▲屋頂社區活動空間
▲屋頂花園
▲屋頂花園
編輯:李夢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