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紅:打造有溫度有品質的公共空間
“如今公共空間設計正處于大規模城市景觀建設和城市更新的改造階段,設計師應與時俱進,將藝術與技術融入其中,來展示城市的活力與品質,影響人們對城市的印象。”日前在重慶舉辦的“2018生態城市發展與城市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上,易蘭規劃設計院副總裁、北京女風景師分會會長唐艷紅以《城市公共空間品質提升》為題做了分享。
她提出,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中面向公眾開放使用和進行各種活動的空間,是社會、經濟、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氣候等多種因素綜合形態表現。包括街道、廣場、公園、居住區戶外場地、體育場地等。其最好的狀態就是“讓你待在城市公共空間,不想回家。”對此,唐艷紅提出城市空間提升品質的四個概念。
一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是創新傳統文化、重塑城市認同、再造社區意識和激活城市空間的重要載體。如紐約市炮臺公園的韓戰雕塑將城市整體空間塑造得更有文化內涵,并成為反戰與和平、信念、歷史的記憶點。還有一些城市將藝術品設置為城市記憶點,營造出一種感性的生活狀態,如美國拉斯維加斯廣場的人造大樹,可遮擋陽光,也能變成樂隊的表演臺。
這里所說的公共藝術,對節點、地標、廣場、集市、街頭綠地、社區公園等的品質提升都包含在內,而設計師要做的是通過創造趣味地標空間,增強城市文化記憶,使城市公共空間不僅有意思,而且有故事、有意境。
二是街景重構。城市的線性空間包括街道、水岸、綠道、渠道、河道等,通過提升其功能性,來改善街景品質氛圍。例如北京融科資訊中心,在設計師的規劃下,整個區域的界面從封閉的商業空間變成開敞的城市公共空間。
簡單、開放的空間組織,大面積的綠地及精致的細節,使北京融科資訊中心為附近工作和居住的人群提供了方便可達、開放復合的城市休閑空間。雖然紅線內外鋪裝有區別,但空間上達到設計的統一,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街邊帶。
另一個例子是北京望京SOHO,通過大尺度弧線形設計,使整體設計呼應建筑的流線型概念,同時考慮市民使用的功能性和參與性,創造了尺度適宜、空間豐富、功能復合的人性化廣場,為不同群體的鍛煉、健身、聚會等活動提供了理想場所。
三是生態系統。即串聯綠色社區景觀,強調系統調節能力,范圍包括園博園、社區、科技園區、老城區、風景區、辦公園區等。
美國波士頓著名的翡翠項鏈項目是由景觀大師FrederickLawOlmsted設計的一個長1.6萬米的公園帶,以自然水系為依托,利用60米至460米寬的綠地,由相互連接的9個部分組成,該項目對城市綠色廊道的建立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從地圖看,整條綠化帶就像一條項鏈,“翡翠項鏈”因此得名。這條項鏈將數個公園連成一體,形成了優美的城市景觀。
四是規范管理。即要明確有序發展導則,公眾參與良性服務。
以美國高線公園為例,其二期項目狹窄而筆直,道路兩旁歷史倉庫、住宅樓和新開發項目混雜分布。該路段更具親和感,布局更為緊湊也更具隱秘性。置身其中會產生一種遠離大城市、深入街區的感覺。高線工程的核心是“保護”和“再利用”,同時作為政治、生態、歷史、社會和經濟可持續項目,高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高線公園項目的重要性在于其從法規上建立了長遠保障和持續管理機制,并在局限的線性空間實現了慢行連通的想法。通過定期舉行各種活動,將一個廢棄的高架路建成內容豐富的步行系統。這條城市的帶狀客廳,將周邊新老社區的居民聯系起來,重塑了城市的鄰里關系。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