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生暢想重構蘇州濱水空間
在中國,古城蘇州以“東方威尼斯”著稱。從大運河邊的古老街巷到傍金雞湖而建的公園,蘇州為游客和居民們提供了豐富的濱水空間。
日前,西交利物浦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系聯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學、中國天津大學合作舉辦了一場工作坊,主要議題為重新思考人們如何在這些濱水空間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娛樂。
西浦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的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共同參與了這場為期七天的工作坊。他們圍繞蘇州的濱水空間開拓新思路,為未來的濱水空間設計提供建議方案。
本次工作坊屬于一個大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依托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北京、銀川和蘇州制定新的濱水空間設計規范。
該項目的蘇州團隊由國際知名建筑師和學者Paola Viganò領導,她是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和威尼斯建筑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的教授。
在工作坊中,參與者進行了實地考察,參加了一場以水管理、空間規劃為主題的專家研討會,此外參與者只有四天時間進行方案設計。
葡萄牙學生Andrea Marrucho Nunes(下圖右)介紹道,來自西交利物浦大學和其他國家的學生被混合分成多個研究小組,每個團隊都被分到一個蘇州濱水區域以開展研究。其后,學生們發揮創造力,探索如何通過創新性設計改善濱水空間。
“我們需要觀察濱水空間中不同使用者如行人、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建筑物和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Andrea Marrucho Nunes說,“由此我們來提出改善方案。比方說,針對位于大運河西南部的區域,我們希望創造出一種設計方案,使空間更加宜居和實用。”
“目前,蘇州地區的濱水區域非常獨立和分散——工業、社區和住宅建筑都是孤立存在的。我們建議促進空間的多元化利用,并使空間之間能夠相互關聯。”她補充道。
和Andrea同屬一個團隊的西浦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大四學生Poyi Sung(上圖左)認為,這次工作坊為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提供了共同協作的機會,學生們還可以借此機會向該領域的國際專家請教學習。
“七天的日程非常密集,與世界各國的大學生交流思想、深入了解蘇州濱水空間,這是一次很棒的經歷。”他說。
在工作坊中,40名學生在Viganò教授、西浦城市規劃與設計系Paola Pellegrini博士和Christian Nolf博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Viganò教授鼓勵學生們對于城市規劃中建筑和設計所發揮的作用進行深入思考。
“城市建設是一個綜合性項目,而設計師可以在提高城市的可識別度方面發揮貢獻。”她說,“設計師們可以將城市所面臨的問題、挑戰和可能性進行視覺化處理,這有助于刺激想象力、幫助人們拓展未來。設計師能夠使現實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和潛力更清楚地呈現出來。”
Viganò教授還指出,在展望未來方面,設計師們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設計師能構建一系列關于未來的假設,探索人類可以選擇的不同方向、可能產生的不同后果、已經存在或值得探索的各種可能性。
“此外,設計師還可以嘗試找到連接社會和城市的方法。比如,我們能否在城市中創造出代表社會價值的空間?通過建筑和城市設計,今天的城市能否產生一個能夠代表當代價值的空間?這些都是建筑師和設計師需要在工作中審慎考慮的問題。”她說。
本次工作坊的成果已于10月提交給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這些設計方案將有助于該研究院為蘇州、北京和銀川這三座城市的濱水區開發出設計指導方案。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