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到重要位置。目前,雄安新區城區和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白洋淀水環境有較大改善、唐河污水庫治理成效明顯、“千年秀林”工程穩步推進……環境的改善,為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綠色新城奠定基礎。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曹海波介紹,雄安新區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治理工作,以白洋淀淀中、淀邊村污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為抓手,正全力改善農村村容村貌。試驗成功后將向雄安新區全域農村推廣,提升農村環境治理水平。
為了保證上游入淀河水水質,雄安新區著手打造濕地工程,通過濕地自然凈化水質,將水質提升至Ⅳ類水再引入白洋淀。曹海波說,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中期試驗,試驗成功后將在2019年進行推廣。
“環境污染主要是水、氣、土這三個方面,把這三個方面治理好了,生態環境也就好了,雄安新區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就高了,更有獲得感。”曹海波說。根據規劃要求,未來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將穩定在70%,將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在雄安新區感受“未來之城”
本月1日,雄安新區迎來兩周歲生日。《環球時報》記者在雄安探訪時發現,隨著各種無人車、機器人和5G網絡的布局試用,這座備受矚目的新區科技感十足,【詳細】
1500畝示范區!雄安新區這一項目最新進展
記者從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獲悉,白洋淀水生生物資源環境調查及水域生態修復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在鰣鯸淀淀區,項目探索研究水產種質保護區、草型淀區和藻型淀區等3種生態修復模式,集成水生生物養護、生態預【詳細】
雄安新區完成頂層設計 即將實質性開工
5日早上8時許,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在全國兩會“代表通道”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