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植物景觀研究與實踐學術論壇舉辦
新年伊始,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植物景觀研究與實踐學術論壇暨2018“名品彩葉杯”彩葉花園設計競賽頒獎典禮于2019年1月5日在京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風景園林》雜志社承辦。多位行業專家學者、設計師與企業家、師生與媒體代表近300人匯聚一堂,共同見證屬于2018年“名品彩葉杯”彩葉花園設計競賽獲獎者的榮譽時刻,共話生態文明背景下具有中國特色的植物景觀。
風景園林是國家生態文明和人居環境建設的重要力量,植物更是園林建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學術論壇再次將行業目光聚焦植物景觀,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來自全國各地的六位專家在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共同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植物景觀設計理論,進一步促進風景園林事業的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王磐巖副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風景園林》主編王向榮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董麗副院長,浙江農林大學包志毅教授,清華大學李樹華教授,同濟大學張德順教授,天津大學王洪成教授,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王華明董事長,北京名品彩葉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程金光總經理,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劉志成副院長,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鄭曦副院長,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楊曉東副院長,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尹豪副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張晉石副教授、《風景園林》雜志社曹娟副社長等嘉賓出席會議。中國教育電視臺、首都教育新聞網、中國綠色時報、UED城市環境設計、中國花卉報等媒體也應邀到會。
本次會議由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和主題論壇2部分組成。會議同期舉辦2018“名品彩葉杯”彩葉花園設計競賽獲獎作品展。
開幕式暨頒獎典禮
開幕式由園林學院副院長董麗教授主持。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王磐巖、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王向榮教授分別致辭。
“名品彩葉杯”設計競賽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風景園林》雜志社承辦,是國內首個聚焦彩葉植物的大型設計競賽。2018“名品彩葉杯”設計競賽以“彩葉花園”為主題,探討彩葉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創新利用方式,塑造出新穎的、有特色的彩葉植物空間。競賽立足“美麗中國”理念,以營造多彩的高品質植物空間為目標,促進彩葉植物在植物景觀設計乃至整個風景園林行業的應用。
本次設計競賽受到廣泛關注,覆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報名空前熱烈,共有400多組參賽者報名,涉及190家單位。收到了47家單位、100多份別出心裁、新穎獨特的作品。
為保證競賽的公平、公正,本次競賽特成立評審委員會,由7名行業專家組成。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風景園林》主編王向榮擔任評委會主席,評委會委員分別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王磐巖副理事長、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王華明董事長、清華大學李樹華教授、同濟大學張德順教授、浙江農林大學包志毅教授以及天津大學王洪成教授。最終經過嚴格專業的評審,推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以及最佳創意獎20名。
一等獎合影
競賽的勝出,除了突然而來的靈感,更多的也是靠平日的積累,此次會議也請到金獎獲獎者代表為大家分享競賽的思路和收獲。董麗教授也對廣大的學生群體和青年設計師提出希冀,希望大家不僅關注其他景觀元素的色彩屬性,更多地關注、了解彩葉植物的色彩屬性。
本次“彩葉杯”競賽一等獎獲得者馮君明從選題構思與分析、參賽總結與心得兩方面進行了發言。選題構思與分析上,其主要從對彩葉花園、現狀場地的前期研究分析,概念的構思以及三大重要功能分區的詳細設計3方面提出見解。最后,演講者向大家分享了此次競賽獲獎的兩大經驗,一是充分的理論研究與圖紙表達,二是吸取他人經驗、取長補短。
風景園林行業多年來關注植物景觀的競賽不多,聚焦彩葉植物的設計競賽更是首創。為感謝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為學生和設計師提供這樣一個展現才華和實踐的機會,更為競賽提供了豐富的彩色苗木支持,這次競賽的舉辦意義非凡,不僅使得彩葉植物走進更多人的視野,更推動了植物景觀設計向新、向特、向靚發展,特向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頒發最佳貢獻獎。
主題論壇
本次論壇緊扣時代背景,圍繞“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植物景觀研究與實踐”這一主題,有幸邀請到浙江農林大學包志毅教授、天津大學王洪成教授、同濟大學張德順教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李樹華教授、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王華明董事長以及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董麗教授6位重量級嘉賓對此展開探論。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鄭曦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尹豪副教授分別為上下半場主持人。
浙江農林大學包志毅教授在題為《植物景觀案例研究——以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例》的演講中,從以下4個主要方面進行匯報:開展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植物景觀案例研究的緣起、重要經典植物景觀空間營造的研究、木本園林植物組成和結構、研究成果與實踐應用。包教授首先向觀眾強調了西湖植物景觀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其次,通過對長橋公園、花港觀魚景區內部的各大重要植物景觀空間做出調研分析成果展示;此外,針對以往研究總結出四種杭州重點、高使用頻率的木本植物——香樟、雞爪槭、桂花、杜鵑;最后,包教授提出了對西湖植物景觀研究的展望,主要包含:植物景觀數字化平臺建設、植物景觀評價和分類分級、植物景觀即時檢測與保護和管理、植物景觀延續性和可持續性研究。
天津大學王洪成教授首先總結了國內鄉土植物景觀應用存在的六大問題——鄉土植物資源狀況不明晰、鄉土植物在外來植物的包圍下處于劣勢、特色鄉土植物景觀缺乏、應用與管理上不符合“因地制宜”、鄉土植物苗木資源短缺、人類干擾導致鄉土植物優勢不明顯;然后結合近10個國內外的經典案例分析,對城市鄉土植物景觀的培育提出了幾大策略,依次為保護與恢復歷史悠久的地域性鄉土植物景觀、在城市中保留鄉土植被記憶的片段、近自然鄉土植物群落營造、自然更新策略。
同濟大學張德順教授在題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園林植物選擇原理與方法》的演講中,從氣候變化與園林樹種的引種及區劃,溫度、降水、光照變化分別對植物選擇的影響,抗病蟲害、抗風性、抗鹽性、抗瘠薄(固氮)分別的植物選擇,以及雙因子交互影響、多因子共同影響的植物選擇等四大方面進行論述。通過對單植物種的多個品種、不同園林樹種的單氣候因子抗性實驗研究,綜合得出多氣候因子共同影響下,對65種園林植物的抗逆性綜合評價。
清華大學李樹華教授在題為《園林綠地的健康功效與機理》的演講報告中,著重關注“人”與“園林綠地”,主要從景觀綠地對人的功效、功效的機理、綠色醫學三大方面進行匯報。景觀綠地具有六大功能——生態改善功能、健康衛生功能、景觀美化功能、休閑娛樂功能、文化傳承功能、防災避險功能,其中,通過五感促進、冥想作用、園藝操作,健康衛生功能在近年來得到社會的廣大關注,可以大大改善人體的舒適度。李樹華教授通過展示自己在日本東京農業大學及國內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再次證明景觀綠地對于提升人體身心健康的高效作用。此外,李樹華教授提出了綠色醫學的提案,通過白色醫學與綠色醫學的對比,希望借未來綠色醫學的廣泛應用來彌補白色醫學的短處和界限。
王華明董事長從彩葉植物市場現狀、彩葉植物發展趨勢、彩葉植物市場應用3部分展開報告。國外的彩葉植物育種方面起步早,發展成熟,而國內尚存在市場各環節脫節、新品種良莠不齊、新品種保護力度小、大規格苗木少、品種單一、應用比例小等問題。名品彩葉公司致力于彩葉植物新品種的研發工作,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目前已研發培育出彩葉植物新品種50多個,其中已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的有24個。隨著城鄉綠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彩葉植物因其色彩鮮艷、觀賞期長、抗逆性強、易于栽培等特點,將在現代城市園林綠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國各地就彩葉植物的應用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另一方面,苗木市場價格進入低位盤整期,必將有更多從業者推廣附加值更高的彩葉樹種,這無疑也會加速彩葉樹種的市場化。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董麗教授在題為《色彩:植物景觀永恒的主題》的演講中,從色彩溯源、色彩認知、植物色彩、增彩延綠四個方面展開匯報。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對自然色彩的認知、欣賞及應用應運而生。董麗教授重點通過對西方、東方色彩體系兩大色彩體系做出了綜合性的論述,然后從植物色彩構成、植物色彩的生物學意義、人類對植物色彩的欣賞與追求以及植物景觀色彩的規劃設計四個方面闡述了植物色彩在景觀設計的重要作用。最后,基于“北京園林綠化增彩延綠科技創新工程“,對北京園林植物物候及景觀方面的研究做出深刻總結。
會議最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劉志成副院長致閉幕詞。至此,本次主題論壇及頒獎典禮圓滿落幕,更為2018“名品彩葉杯”彩葉花園設計競賽畫上了圓滿句號。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