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一等獎獲得者鄧莉: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從左至右:王國華、蘇檸頻、劉丹琳、鄧莉、徐杉
“開心到手抖,感覺所有的付出終于得到了認可,飛來的獎狀更讓我明白了什么是感激,感激努力認真過的自己、隊友和老師。”這是2018“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課程設計類作品一等獎獲得者、四川農業大學學生鄧莉獲獎后的感受。
鄧莉及其團隊的參賽作品是“From The Land——基于整體計劃放牧景觀系統下的呼倫貝爾荒漠化治理”,這個選題的切入點來自老師課堂上的一個命題“彈性景觀”。圍繞彈性景觀,鄧莉和她的團隊首先進行了相關內容的深刻解讀,在充分理解彈性景觀的內涵、要義和作用機制后,他們將目光聚焦于國內外甚至全球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上,經過大量討論和取舍,最終選擇了“荒漠化”這個選題。中國受到荒漠化侵蝕和破壞的地方遍布很多省市,通過大家頭腦風暴般的思考,最終確定了研究區域——內蒙古呼倫貝爾。
為了解決場地生態和經濟的矛盾,創造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他們提出了最符合草原大背景下的彈性創新的牧業革命方案“整體計劃放牧”。這實際上是一種模擬自然的行為,用場地所承載的最原始的活動來逆轉荒漠化。模擬自然是一種回歸自然的做法,方案蘊含了一種回歸本源的概念。借用場地自然的饋贈,來延續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生態可持續性,從而逆轉荒漠化,實現整個場地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最高效的生態修復。
在談到參賽過程時,鄧莉分享了一些感受。她說了一句話,“偷來的時光”自己沒有隨便消遣,而是用來全心鉆研。也許是身在設計專業的原因,她和小伙伴們經常要面對熬夜苦思和挑燈做圖的情況,但是他們很享受那樣的時光,仿佛整個世界都睡了,他們的主場才剛剛點亮。“靈感有時候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而夜晚仿佛是靈感螢火蟲紛紛出沒的好時機”,鄧莉這樣說。
在鄧莉看來,方案設計中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思維推導和解決策略的獲得。她認為,藝術創作是一件必須要在有清晰的感性和理性下才能達成的長期事業。任何好的規劃設計都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理性的分析和嚴密的邏輯思考,通過大量的文章和知識的輸入,才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靈感輸出。只有平時不限類別不限形式的知識儲備和情趣積累,才有可能取得未來的靈感之匙。并且,他們一直不恥于去“竊取”別人有創意的靈感。
鄧莉認為,園冶杯國際競賽給在校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景觀、建筑和規劃設計方案交流、分享的平臺,也給熱愛規劃設計的設計者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作品,收獲成就感的地方。在對一件事沒有認定之前,去嘗試并且實施它,是檢驗喜歡與否和值得與否的必要途徑,所謂實踐得真知,而比賽,是讓自己認清自己最快的捷徑之一。
在談到對園林專業的學習、實踐和未來發展時,鄧莉認為,無論是做景觀設計還是植物研究,從來都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她從來不相信什么“懶洋洋的自由”,更相信“一萬小時定律”。她希望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而她所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得到更廣闊的人生。
參賽信息
題目:“From The Land”——基于整體計劃放牧景觀系統下的呼倫貝爾荒漠化治理
作者:鄧莉、徐杉、王國華、蘇檸頻、劉丹琳
指導老師:郭麗、潘翔、朱春艷
院校:四川農業大學
獲獎:2018“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課程設計類作品一等獎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