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發展”上演西南“雙城記”——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不斷加快
在中國版圖上,長江如一條巨龍,由西向東,蜿蜒6300公里奔向大海。在上游,“鎮守”著兩個我國重要的特大型城市——成都和重慶,作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它們就像巨龍強有力的尾翼,承擔著“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支撐的重要使命。
黨的十九大以來,成都、重慶兩大核心城市“相向發展”格局開始破冰,一個以成都、重慶為核心,包括四川和重慶的42個市(區)縣,涵蓋18.5萬平方公里國土,擁有近1億人口和近6萬億元經濟總量的國家級城市群正在我國西部崛起。
“相向發展”格局破冰
在重慶工作的成都人冉聰發現,橫亙在川渝交界處的高速公路收費站消失了,車輛不用停車即可通過。“以前要在重慶、成都以及川渝交界處的兩個收費站排四次隊,如今只需在重慶收費站進,成都出即可,排隊等候時間至少縮短一半。”
“2018年12月28日,川渝高速公路10處省界站實現無阻斷通行,標志著川渝兩地步入共融互通的發展新軌道。”重慶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改變,正在巴蜀大地上發生,首先是政府這只“有形大手”的推動。
2018年6月,川渝兩省市在重慶簽署《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雙方初步建立主要領導共同召集、輪流主持的聯席會議制度,標志著成渝城市群從概念走向現實。
在經歷多年的“背向發展”后,成都、重慶開始“相向發展”。
成都首次提出“東進”戰略,重大項目的布局向東延伸;重慶也呈現“西進”趨勢,科學城等重大項目在渝西片區布局,渝西片區已成為全市工業化城鎮化最活躍的區域。
川渝兩地基層政府間交流互動也日益頻繁。川渝毗鄰地區陸續建立成渝軸線區市縣協同發展聯盟等合作平臺;重慶潼南區已與毗鄰的四川遂寧市達成產業協作等20余項合作事項;四川內江市也與毗鄰的重慶榮昌區簽訂包括共建產業園在內的多項合作計劃。
“雙城記”精彩上演
四川省遂寧市地處成渝城市群腹心地帶,距離成都、重慶均148公里。
臺資企業志超科技的工廠即坐落在這座川東小城。廠區內,發往成都、重慶的貨車往來穿梭。
談到為何選擇遂寧,志超科技(遂寧)有限公司臺籍負責人林政權笑著說:“在地圖上用尺子量出來的。”
“成都、重慶都是西部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地,志超科技希望兼顧重慶、成都兩大市場,所以選擇落戶成渝之間的遂寧市。”林政權說。
數據顯示,志超科技(遂寧)有限公司的銷售額近兩年年均增長率在15%以上,來自成都和重慶的訂單各占一半。
志超科技落戶遂寧的背后,是市場對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呼喚。如今,成渝之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雙城記”正在精彩上演。
在重慶市潼南區匯達檸檬公司的車間里,一筐筐檸檬被倒入鮮果分選機中,按照果徑、重量、品相被分為28個等級。“公司年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這得益于川渝產業融合發展。”副總經理張幫奎說,匯達檸檬每年消耗約20萬噸檸檬,約5萬噸來自毗鄰的四川省安岳縣,共帶動潼南、安岳5萬余戶農民增收。
產業協作只是成渝城市群協同發展的一個方面。在互聯互通方面,成渝間每天開行高鐵動車70多班,通行時間約1.5小時,成渝“雙城生活”成為現實。
另外,川渝合作推動中歐班列“一單制”運輸、海關通關一體化等多項改革,川電入渝、百G數據鏈路等項目的建設和規劃,也讓成渝城市群在能源、信息、開放通道等方面的一體化程度持續提升。
崛起之路仍需爬坡過坎
從“背向發展”到“相向發展”,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但其崛起之路仍需爬坡過坎。
多年來的“背向發展”,對要素的吸納能力遠大于溢出能力,致使成渝城市群呈現發展失衡的格局。
四川省遂寧市發改委機關黨委書記羅剛將其形象地比喻為“月明星稀”。重慶經濟體量突破2萬億元,成都經濟體量也已突破1.5萬億元,而排名第三位的綿陽市,經濟體量僅為2300多億元。
“當務之急,是加快培育形成‘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格局。”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元和說,可將成渝中間地帶的渝西川東地區作為重點區域,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拓展其先行先試的政策空間,推動成渝城市群的“中部崛起”。
同時,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渝城市群也存在明顯短板。
“成渝之間高速鐵路、公路等交通主動脈已經打通,但各城市間的高速鐵路等互聯互通網絡遠未建成,這是成渝城市群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米本家說。
另外,盡管川渝兩省市初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但更高層面的跨區域協調機制仍待健全。
“未來,建立科學高效的一體化跨區域協調機制,對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予以統籌規劃協調,加快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對成渝城市群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廖元和說。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