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綠化應堅持以人為本
城市居民大約有2/3的時間花費在社區中,居住區綠化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所以,城市社區綠化最重要的一點無疑就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讓居民擁有更多獲得感的角度進行思考、探索和提升。
以人為本,就要從居民群眾的需求出發。武漢市提出,綠化設計要彰顯武漢特色,充分考慮實用功能性,以人為本,精心規劃。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武漢市更注重突出城市個性,重點抓好綠化帶、綠化點和立面綠化。他們堅持以人為本,功能第一,景觀第二,針對武漢的氣候和城市格局,綠化充分發揮降溫遮陰、四季常青兩大功能,讓綠化更好地造福居民百姓。
以人為本,就要從本土城市的特色出發。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芒市,堅持僅有綠色并不夠,還要有特色,打造“花果城”。建設花果城市,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廣種果樹。為此,芒市開始在新老城區的街邊與綠地,引種數量龐大的亞熱帶水果。到目前,已經有16條道路采用了鄉土果樹作為行道樹,共種植果樹約1.5萬余株,菠蘿蜜、芒果、桂圓、澳洲堅果、柚子、菠蘿、野芭蕉、枇杷等羅列其間。除了以地方特色亞熱帶果樹和亞熱帶植物為主體的城市道路綠化體系,芒市在城區公園、街旁綠地也大量種植三角梅、雞蛋花等芒市特色花卉,初步實現了“一街一樹(果)一景”的目標,居民群眾天天既賞綠樹也聞果香。
以人為本,就要從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出發。上海市的楊樹、柳樹等有絮樹種每年都會飄絮,時間大約在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持續時間半個月左右。早些年,城區綠化選用的毛白楊等有絮樹種較多??紤]到種種弊端,近年來除了不再將有絮樹種作為城區綠化樹種繼續使用以外,城區內既有的有絮樹木也在按照由內向外的次序,逐步替換淘汰。
這些年來,許多城市在居民區綠化中,更為關注樹木和人類健康的關系,讓綠化發揮美觀、養生的雙重效果。比如,黃花梨可以降血壓、舒筋活血,紫檀木可以增強免疫力……很多樹木其實和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有些樹木能夠殺菌防病。被污染的空氣中有傷寒、結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百日咳球菌等許多病菌,而楝樹、松樹、樟樹、榆樹、梧桐、冷杉等樹木,都能分泌出揮發性殺菌素,消滅空氣中的致病菌。選擇有保健功能的樹種,栽種在居民區,就是實實在在的以人為本。
從以上不同城市的不同實踐可以看出,城市社區綠化的規劃建設必須根植于生活,成為健康理念結合生活實際的行動。在這一點上,這些城市開展的具體實踐彰顯特色,更值得學習和借鑒。在今后的綠化工作中,應該一如既往認真探索、積極實踐“城市綠化以人為本”的生態文明理念。
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科學綠化理念必須貫徹始終,體現在城區綠化的“林蔭型、景觀型、休閑型”三個方面。
林蔭型是指在沿路、沿渠、河堤、片林、庭院、公園、廣場、小區等地,形成以樹木為主的綠化林帶;景觀型是指城市綠化以喬木為主,灌、草、花為輔,形成喬、灌、草、花有機結合的綠化美化生態體系;休閑型是指城市綠化圍繞人與自然的密切接觸,在城市綠化地帶的樹蔭下,配置一些堅固實用的休息、游樂設施,讓人們真正體會到親切、舒適、安全、文明的綠化氛圍,提高城市品位。
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才能自覺尊重居民的審美心理感受,栽植大多數居民喜歡的植物品種,栽植能夠引發居民積極快樂的審美情感的植物品種,盡量避免或者盡量少用居民不喜歡、具有消極情感文化特征的植物品種;從滿足居民健康舒適的居住感受出發,在景觀設計時,選擇對居民健康、無不利影響的植物品種,盡可能選擇既美觀又具有康養價值的植物物種。
以人為本也要堅持一個目標。體現居住區綠化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以植物造景為主,并以此作為追求目標。
各類園林花卉植物是有生命的主要造景要素,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韻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改善著生態環境,裝點著人們的生活,而且提高了人們美化、彩化、香化環境的意識,具有最佳環境效益和視覺效果。在少得可憐的綠化空間里,一定要以植物造景為主,從改善生態的角度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設計。
很多城市寸土寸金、人口稠密,“七分樹三分草”的種植比例更符合城市綠化的實際需要。據專家測算,樹木在改善城市小氣候、凈化空氣、減少熱量、降低噪音等方面比草坪強20多倍。同時,樹木的養護成本更低。鄭州市提出園林綠化以人為本,就要多種喬木少種草,多建游園少建水泥廣場。理由是,喬木夏天能遮陰,營造行道樹景觀也非常美,而種草并不適合北方的氣候,市民也無法親近游玩;建水泥廣場,拋光地面,夏天反光,冬天又太滑,非但無用,反而有害。綠化工作是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抓手,就應該這樣以人為本,用心抓好落實。
以人為本,最后還需要堅持創新。
城市綠化要講究植物品種的多樣化與整體協調,提倡草、灌、喬、藤的有機結合與立體效果。特別是居住區的綠化,是城市綠化中與市民關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應堅持創新,找尋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契合點。
居住區綠化在設計原則和風格上,要使居住區綠地內部協調統一,并盡可能與城市綠化規劃協調統一,因地制宜,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在植物的選擇與配置上,堅持以綠為主,常綠樹與闊葉樹相結合,喬灌草相結合,盡量選用有觀賞價值的鄉土樹種和花卉,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使居住區綠化四季有綠、四季有花,四季都有良好景觀效果,使居住區綠化在凈化空氣、降低噪聲、美化局部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報道,山東菏澤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盲目模仿和追求搞大園林、大廣場、大綠地,而是結合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在老舊城區等綠化條件較差的位置見縫插綠。這些小綠地分布廣,市民出行300米可見綠,500米能見園。目前,菏澤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71%,即使在炎炎夏日,走在菏澤的街道上,頭頂也是一片清涼的樹蔭,居民的獲得感油然而生,實在是值得稱道。這也是社區綠化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