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跨界融合——以景造夢
3月24日上午,第九屆園冶高峰論壇“地產園林國際論壇”在上海外高橋喜來登酒店召開。成都賽肯思創享生活景觀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茜作了題為《跨界融合——以景造夢》的演講。她提出,隨著社會進步,地產景觀正在經歷轉化和蛻變的過程,需要對景觀進行重新塑造,并與大家分享了蘇州·鉑悅犀湖、重慶鉑悅瀾庭、中海·上華琚等優秀項目。
會議間隙,楊茜還接受了城市導報、中國風景園林網等媒體專訪。采訪中她提出,當下的景觀設計需要增加創意,比如可以在一些項目中,以科技感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她認為,景觀行業正在經歷從粗放型向精細化的轉變,或者說從有答案向沒有答案的轉變,需要主動去擁抱這一變化,在新的時代里開創未來。如果真正熱愛這個行業,并且愿意去不斷探索,就會得到更好的實踐機會,做出出類拔萃的作品。她還介紹,賽肯思非常重視人才,在人才的評定和職業發展上,為年輕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機會。
▲楊茜在“地產園林論壇”發表演講
設計師的價值在創新精神
賽肯思,英文叫SecondNature,是第二自然的意思,這個名字表達了我們對景觀的理解。景觀行業是一個與自然緊密聯系的行業,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帶有非常強烈的自然屬性,在這個行業里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是生物界里比較奇特的一種,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思想。中國的景觀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我認為現在需要一些時間和空間,重新去理解、去考量,我們究竟在做什么,我們如何在抓住本質的基礎上更好地為這個行業做出貢獻。
賽肯思致力于未來景觀的創造力解決方案,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我們結合設計的行業屬性,運用各種手法和元素去塑造空間。如果我們希望能夠發展得更好,必須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設計師的價值究竟在哪里。關于這個問題,賽肯思的理解是,我們的價值在于始終圍繞這個專業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這也是這個行業能夠生生不息、不斷發展的本質。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地產行業在變革中不斷發展,地產景觀隨之也開始經歷轉化和蛻變的過程。從整個歷史的維度上看,地產景觀的發展脈絡是非常清楚的,從國家宏觀層面上保證了十幾億人的基本生存和溫飽,形成了基本的大生態格局。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通過規劃的法規控制保障了植物的綠量,保障了可以維持人類生存基本的含氧量。接下來,地產景觀從粗放到精細,從單純的供視覺觀賞到滿足人各個方面的重要需求,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發展脈絡。傳統的做法是在物理空間上進行景觀的重新塑造,而現在更要注重生活的體驗感,關于生活場景的感受力和感染力是未來需要我們去探索的。
變化中尋求人與自然平衡
我一直在思考,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如何去理解“風格”這個問題。前一段時間,城市中發生了很多“撞臉”的情況,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我們居住的地方應該是“撞臉”的,還是要各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雜糅在一起,這種爭論是持續存在的,我們需要在總體和個體之間做一些平衡。如何達成總體的協調性,又能夠形成單體的差異性,這個問題需要設計師從更廣闊的維度去思考。
我個人并不是特別主張,在風格上形成過于強烈的差異。在規劃建設管理方面,歐洲非常強調新建項目和所有已建成環境的和諧。上海把城市設計納入一個非常高的管控高度,這在其他的城市是沒有的。我認為中國的大部分城市還處于一個野蠻生長的狀態,所以會讓人們覺得現在的城市沒有特性,沒有特色,走到哪里都是一樣的。而在其他國家,尤其是在規劃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的國家,他們的城市都非常有特色。作為一個設計師,將來怎樣去發展,應該以怎樣的一個態度進行設計創作活動,這個方向性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景觀設計師對城市的未來是有責任的,在變化中尋求人與自然的平衡統一,這與我們在地產行業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始終探索美好生活的洞見是一致的。賽肯思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以自然創造力、科技創造力、專屬創造力為核心的三位一體的公司,SecondNature首先表達了我們對自然的尊重。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我們用創造力賦能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更以想象力再創自然。
下面與大家分享幾個項目。
蘇州·鉑悅犀湖是一個典型的地產項目。在地產項目中,我們更在意的是景觀和整個環境的關系。社區建筑的北面是蘇州三大湖之一的獨墅湖。在過去的城市設計中,湖區和城市交通之間肯定會有一個綠化帶,這是國家綠地系統規定中的要求,如果不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們很可能不知道湖就在自己身邊,現在的城市規劃控制過于剛性。實際上比較好的人居環境是,最好的資源能夠被人很輕松地感受到,然而現在,人們需要跨過一個綠化帶去感受湖區。
▲蘇州·鉑悅犀湖
在進行踏勘的時候,我們覺得周邊環境是遠遠優于內部所有配套設施的,因為真正的大自然是最美的,一個大的湖區比人們塑造的任何園林系統都更有吸引力。雖然我們從事的專業很重要,但我并不認為設計真的比自然更重要。在分析現場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哪怕人工景觀都不做,也要讓人們感受到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存在,讓人和湖形成一個非常好的聯系。當時我們與建筑設計師商量,希望人們在建筑體驗過程中能夠與湖發生很多視覺交互,能夠讓人在各種視覺層面上所有非常動人的體驗感。令人欣喜的是,建筑師和甲方都非常認可這個想法,對建筑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我認為真正能打動客戶的是,當他站在屋頂花園上,忽然一轉身就發現那么大的一片湖在他的在身后。
▲蘇州·鉑悅犀湖
回到項目內部景觀,我們希望把湖的特色、水的特征與整個項目都關聯在一起,讓其變成整個項目的精神語言,讓客戶感受到自己和自然的緊密關系。設計中把水從入口一直延伸到建筑的里面,在整個參觀動線上都可以時隱時現地感受水的狀態,并將建筑進行了一定調整,使其擁有一些具有東方意境感的空間,這就需要從各種角度上實現非常好的比例尺度關系。從使用的角度來看,水放在整個場地的中間,旁邊沒有設置道路,而是用了一個小廣場的形式,希望能夠引導更多的人從內部到湖區去玩耍,所以這個小廣場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集散功能載體,它需要一定的集散面積。源于我學習規劃時的系統性思維,設計時一定會考慮到后續使用時如何去組織交通,交通相當于城市的主動脈,所以對道路交通體系的分區,以及未來生活使用的頻次、承載量需要一定科學性預見的。同時我們不希望這是一個過于廣場感的設計,在社區中,它的承載力是相對可控的,所以我們充分利用一些林下空間,保證了景觀的舒適感和植物綠量,將林下的活動體驗和疏散功能融為一體。
整個項目的風格是打造一個比較簡約的空間,而且湖區給人一種寧靜、恬靜的感覺,所以我們的設計手法是非常克制的,沒有過于強烈的裝飾。入口的景墻有三個作用——夜晚的照明、空間界定、體現整個社區的品質,整個景墻是以一個雕塑的形象呈現的,把水的漣漪用一種比較抽象的方式表現出來。我認為在社區里應該有一些小小的、讓人心動的地方,讓人們能夠在不經意之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將一些小小的、有趣的元素點綴在景觀中,精選一首小詩放在某一個地方,通過文化和景觀的融合讓人感覺到比較美好的現實生活。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希望人從城市到社區,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忘掉工作時的喧囂,忘掉我們必須面對的復雜世界,感受片刻的寧靜,感受生活的美好。表現的形式并不需要多么與眾不同,而是要有非常恰到好處的表達,這是我對設計的一種理解。
▲蘇州·鉑悅犀湖
在其他的一些城市項目中,我們在尋求景觀和城市的一種關聯,用一些點到為止的方式來處理景觀的視覺關系。重慶的鉑悅瀾庭是一個山地項目,我們運用了四層臺地,讓所有人在不同臺地層面上觀賞景觀的時候,視線都不會相互影響,能夠有很好的視覺感受。讓人們在視線所及的地方,與自然、與城市進行一種很巧妙的、自然而然的對話,猶如人們就生活在大自然中一樣。我們可以接受城市的現狀,但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天地之間,人的心胸要足夠的開闊,才能夠用環境去影響人的心境。
▲重慶鉑悅瀾庭
中海·上華琚這個項目的面積很小,大概1萬多平方米。這個區域很小,但是周圍的環境很復雜,如何能讓居民在社區中愜意地生活,不感到擁擠,是我們需要去解決的問題。這個項目應用了一種流動飄帶的形式來創造一個立體景觀空間。我們將連廊的平面和立面設計成彎曲的,使其像一個環形的飄帶飄在整個叢林之中,這樣就在戶外形成了非常豐富的、立體的戶外活動交往空間。這個項目不具備讓人們可以放飛自我的、可以盡情奔跑的空間,所以它更需要一些有趣的內容。立體的設計手法可以讓人們在空中打招呼,這是很有意思的感覺,會形成很多空中的、人可以停留享受戶外空間的場景。我們希望通過立體的不同層級的戶外體驗空間,能夠幫助業主解決掉實際使用中會發生的一些問題,而且整個空間在叢林里,為人們活動提供了足夠的綠量。
▲中海·上華琚
創享美好生活的新體驗是賽肯思成立以來,永恒不變的初衷。近十年來,我們塑造的夢中美景,已遍布全國。賽肯思期待,在未來,能和各位一起以景造夢。
楊茜,賽肯思景觀設計創始人、知名景觀設計、管理專家。曾任職甲級建筑設計院景觀總監、龍湖地產景觀總監。領軍之作蘇州旭輝鉑悅府獲2016年度亞洲宜居住區獎;同系經典鉑悅犀湖,獲2016園冶杯地產園林獎金獎。
編輯:崔京榮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