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回歸”江岸線打造“濱江都市畫廊”
在船上忙碌了36年、每天穿梭于武昌、漢口兩岸的“江城汽渡01號”船船長羅平最近閑下來了。
今年初,武漢啟動規模最大的一次港口碼頭優化調整,羅平曾經工作的王家巷輪渡碼頭退出歷史舞臺。如今的武漢兩江四岸,露出久違的江岸線,將被打造成“濱江都市畫廊”立體景觀。
岸線“歸來”:
清除散亂小碼頭
位于長江水運大通道中心的武漢,有著“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的景色。然而,其兩江四岸眾多小碼頭卻“大煞風景”。在武漢長江核心區和漢江核心區分布著103個碼頭,每個碼頭都開口子,幾乎每個碼頭都停靠躉船。這不僅影響城市景觀,也制約著城市綠色發展。
從2016年開始,武漢決定在全市開展沿江港口岸線資源環境綜合整治,鐵腕整治非法碼頭、清理非法采砂亂象、優化調整老碼頭。
武昌區余家頭水廠附近,過去船廠、港口、碼頭、砂場遍布,甚至有人架網捕魚、養豬種菜,環境問題突出,威脅水廠取水安全。
為此,武昌區政府專門成立整治班子,對比遙感圖片掛圖作戰,有的放矢定位清除。
治理“僵尸”:
優化調整港口碼頭
這些年,城市日新月異發展,橋梁、隧道、地鐵等過江通道涌現,武漢中心城區的老碼頭航運功能漸漸消退,部分成為“僵尸”碼頭。
“港口碼頭優化調整迫在眉睫。”武漢市副市長劉子清說,這些碼頭不僅侵蝕了寶貴的岸線資源,阻礙了長江經濟帶建設,更對長江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造成了嚴重破壞。
去年12月,武漢出臺《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總體方案》。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表示,武漢將以鐵的意志、鐵的措施、鐵的紀律開展港口碼頭綜合治理,加快補齊欠賬,實現岸線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根據方案,將優化調整的港口碼頭103個,躉船189艘。優化調整完成后,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碼頭數量將減少61.2%,躉船數量減少63.5%。
今年2月20日,武漢港務集團漢口港埠分公司碼頭被拆除,打響了武漢兩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工作的“第一槍”。這也是近年來武漢規模最大的一次港口碼頭優化調整。
4月10日上午,王家巷輪渡碼頭的一艘躉船緩緩遷離岸邊,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碼頭完成了使命。
“城市在不斷發展與進步,市民出行也越來越便捷,政府越來越重視對長江的保護,輪渡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是一種歷史的選擇……”搭乘最后一班王家巷輪渡的市民這樣表示。
公務碼頭是這次優化調整的重點。據介紹,在長江和漢江核心區共有公務碼頭26個,將以拆除、外遷、保留等方式進行優化調整。
除舊布新:
打造濱江立體景觀
最近,73歲的吳又平會習慣性地來到崇仁路閘口的江灘碼頭走走看看。吳又平是最后的“水上人家”船主,3月14日,他的兩艘船被拆除售賣。
記者在武漢汽渡鐵機路碼頭看到,通往岸邊的坡路上,綠化工程正有條不紊地展開。家住王家巷碼頭附近68歲的市民黃理鵬告訴記者,現在,躉船遷走了,碼頭拆除了,江面開闊了,江岸更美了。
武漢市市長周先旺說,目前武漢兩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優化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將加快集并區和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真正實現岸線資源集約,所有貨物運輸碼頭全部退出中心城區,把武漢江灘全部打造成“濱江都市畫廊”立體景觀。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