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雋菡:藍綠宜居空間規劃與適應性海綿城市設計思考
3月23日下午,第九屆園冶高峰論壇分論壇“海綿城市建設與發展國際論壇”在上海外高橋喜來登酒店召開。安博戴水道水務項目經理郭雋菡女士發表了題為《藍綠宜居空間規劃與適應性海綿城市設計思考》的演講,通過幾個不同尺度、不同項目地址的典型案例分享了安博戴水道對適應性海綿城市設計的思考。
▲安博戴水道水務項目經理郭雋菡演講
安博戴水道(Ramboll Studio Dreiseitl)隸屬于丹麥Ramboll Group安博集團,是安博集團水務部門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安博集團是丹麥排名第一、歐洲工程咨詢排名第四的工程設計集團。40 多年來,在景觀設計領域完成了許多城市景觀設計和城市水文環境的高質量項目,致力于將人的尺度、可達性強的公共生活空間、干凈的水環境、宜人的景觀等融合到從設計到實施的整個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項目之初將團隊協作,公眾參與和跨部門的協調結合起來,從而產生出一種更完善的創新性城市解決方法。
▲“宜居城市”理念
哥本哈根防洪排澇規劃設計
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紐約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洪澇風險。近年來由于暴雨和海嘯造成的洪澇災害表明,紐約市的水利和廢水處理系統在極端天氣狀況下存在各種風險,必須通過進一步實施適應氣候變化的干預措施予以解決。大雨天氣(“暴雨”)會導致城區被淹,并且極有可能對城市造成嚴重破壞。
針對暴雨及其造成的相關經濟和社會影響,紐約環保局已通過開展暴雨后城市復原研究項目,在皇后區東南部的試點區域集中實施了創新性解決方案。
該項目旨在推動氣候適應性項目以及對傳統的暴風雨應對方案的方法進行分析,通過與現行的城市規劃與發展計劃相結合,共同緩解內陸洪水災害,減輕城市內澇。本次改善計劃報告描述了安博集團于2016年開展的紐約暴雨修復計劃的研究過程及其研究成果。進行該項研究的方法論基礎是安博集團以往的項目及工程經驗以及針對哥本哈根市開展的暴雨解決方案。
這是一個城市尺度的規劃設計。不僅僅在中國,包括哥本哈根在內的歐洲發達國家城市也會面臨著老城區經常出現防洪排澇的問題。
▲嚴重的城市內澇
安博戴水道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即城市的一些區域是可以被淹沒的,民眾也需要去接受這樣的理論。在這樣的前提下開展設計。在各專業融合討論下,形成了特殊的方法論。項目伊始,工程部門對整個區域的環境,包括地形等數據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將分析結果形成風險評估地圖,判定出城市哪些些區域是內澇最容易發生的且問題最多的區域。通過方案會議,模型計算,探討此種方式能否達到緩解城市內澇的要求。判定方案是否可行,是否需要繼續調校,優化,最終成本和今后的生態效益分析等。
規劃策略為“五指形”結構方案。防洪規劃五指方案位于通往城市中心主要交通道路之間,整合主要街道間的公共空間,作為可以滯蓄雨水的空間,賦予它更多的藍綠功能,減小市政管網的壓力。整個系統可以理解為,城市的公共空間是一個大的海綿體,城市里的湖泊也會形成區域海綿體。
將城市內原有湖泊進行改造,縮小原來湖泊的面積,將部分水域改為下凹式綠地。沒有降水的時候可以作為市民活動空間,在綠地與湖泊間形成一條非機動車道。在強降水期間,非機動車道會在安全的高度,而下凹式綠地則會成為滯蓄雨水的空間。城市中的雨水也會排到這個區域,來進行一定程度的滯蓄,之后再排入市政管網。這樣會有一個錯峰排洪的功能,進一步緩解市政管網的壓力。
▲可供市民活動的下凹式綠地
▲強降水時成為蓄水模塊
整個項目完成后,進行了生態效益的評估,整個區域的活力度較原來增加了3.3倍,居住價值增加了10%左右,同時節約的大概2億美元的市政費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園林綠化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
城市綠心建成后將成為北京面積最大的公共開放空間之一。它不僅在戰略布局上承接著城市副中心“生態中轉站”的功能,在未來也會滿足市民休閑健身活動的需求,為副中心塑造世界一流宜居城市奠定了生態基礎。文化包容性、功能復合性及生態多樣性是東方造園藝術的精髓,設計將通過三個層次的實施途徑,21個具體實施措施來實現對綠心的美好愿景。串聯的水系結構,不僅為游覽提供良好的空間體驗,同時也為生物棲息與生態聯系
提供的必要的場所與通道。構建生態通廊,有效連通場地內外,未來的綠心將成為整個區域最佳的生物棲息之所與生態連通核心。環形的交通流線系統將場地各功能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也會構成豐富的游覽路徑。
項目不僅僅定義為一個城市公園,由于場地內規劃有圖書館、劇院、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且原場地環境包含一個化工廠,具有一定的污染元素,那么在這個化工廠的區域內,怎么樣對現狀的土壤進行修復,之后再把它建造成城市綠心,恢復場地的生態,這成為當時討論的很重要的話題。
在生態修復層面提出了五大措施,包括土壤修復、植被恢復、棲息地建設、海綿與生態水環境、豎向與生態工藝。也希望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建造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20年至50年,希望市民能參與其中,一同構造通州今后的城市森林。
▲修復策略
針對整個區域做了海綿滯蓄空間水位線模型,設計目標為50年一遇降水不外排,同時保證收納周邊地塊的排水,成為一個非常大的海綿體。當暴雨來臨的時候,整個區域的水不會排到大運河里,對大運河的行洪造成影響。
▲鳥瞰效果圖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景觀規劃與海綿城市設計
作為雄安新區首個大型建筑群及臨時辦公區,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面臨著工期緊張,任務艱巨的嚴峻挑戰,安博戴水道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景觀設計周期僅為3個月,施工周期6個月。用“雄安速度“保質保量、短平快的完成了本次項目的重點、難點、要點。
它是一座相當于14個足球場大小的綠色、智慧、創新園區,參照北京故宮中軸線布局,擁有三縱三橫的庭院式建筑布局和古樸典雅的建筑風格,訴說著中國傳統文化。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黨工委管委會、會議/政務中心、周轉用房及企業臨時辦公區等?,F代氣息濃厚的書店、超市、郵局、健身房等在此處一應俱全。它最大化的利用自然景觀和生態的處理手法構建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增強生態的可持續性,營造了宜人可持續性的自然生態環境。
園區不設圍墻,通過自然景觀將園區內外連接為一個整體,雨水花園的設計讓自然更好的融入人們的生活,在將園區外自然景觀引入到內部地塊的同時將內部景觀花園作為連接建筑物的主要景觀軸線,打破景觀與建筑的硬性隔閡,將園區內的“創新共享生態”內核無限延伸至園區外乃至整個雄安新區。讓人與建筑、人與景觀融為一體,和諧共存。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生態水系統充分引入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即結合景觀設計,設置雨水花園,生態停車場,下凹綠地,種植草溝,生態凈化群落等海綿城市設施元素,通過滲、滯、蓄、凈、用、排,從而實現雨水的凈化,收集,滯蓄以及再利用。同時,這些海綿設施為使用場地提供了近8000立方米的滯蓄容積,再結合12000立方米的小市政設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場地內85%以上的降雨量,能使市民服務中心區域在30年一遇暴雨的情況下不內澇。
2018年夏天的幾次強降雨,整個園區并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內澇,所有的雨水被就地消納、回收、回用。
▲現場景觀效果
本項目植物設計除了遵循“南北為街,東西為巷”的整體規劃設計理念外,引入自然種植方式、全生態設計手法以實現自然景觀效果。地被植物模擬白洋淀濕地景觀效果,大量采用兒狼尾草、茅草等自然生態植物,可實現較低成本維護。
植物后期養護灌溉,采用全智能灌溉方式,運用智能化天氣及空氣濕度監控系統。進行場地植物灌溉控制,實現節水灌溉的設計理念。同時智能灌溉系統可以實現人工成本的大幅度節約。
▲下沉庭院
整個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成后,生態效果很好。2018年夏天,場地內鳥語蟬鳴。
▲生態效益良好
天津文化中心項目
本項目是安博戴水道在中國做的第一個落地項目,項目地處天津市中心,場地周圍是一排公建,在中間構建了一個大概10公頃的生態湖體。當時中國還沒有“海綿城市”的說法,引入了當時叫“水敏城市“的設計手法,中心湖收集周邊地塊的雨水。因為場地周邊是天津的老城區,周邊的排水管道標準都很低,新區發展起來之后雨水管道無法收納新進入的雨水,政府的要求是一定要就地消納,并且回用。
建成之后,周邊都是新的建成區,圍繞中間的中央湖體。湖體中的水每天會被抽到旁邊,到構建的濕地區域的水循環系統進行循環,循環處理之后的水又重新進入湖內,降雨的匯水同樣也會經過凈化之后,再匯入湖內。這個生態凈化結構叫做Cleansing Biotope(生態凈化群落),其實它也是一種濕地的形式,下面有很多水泵和管道每天都在工作,只是人們感知不到。
▲建成鳥瞰
因為整個項目場地位于市中心,周邊場地硬質化較高,湖體周圍的生態凈化群落是比較軟的、偏濕地的景觀方式。項目建成之后,成為天津市民非常好的活動場所。當時也做了項目的生態效益投資估算,大概為天津節約了1.2億人民幣的市政投資。因為如果不建這個湖的話,那就意味著政府需要增加雨水管道的投資,同時也意味著沒有了后期的生態效益。
2012年的強降水也驗證了整個場地的設計是否合理,當時整個老城區都被淹了,很多地方出現淹沒的狀況,但是在項目場地周圍,因為湖體的調蓄功能,場地并沒有形成內澇。
▲水系統設計
新加坡海軍部社區項目
海軍部社區是一個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旗艦式“垂直村莊”項目,它將一個占地2.2英畝的緊湊場地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中心,綜合性的社區環境和生態空間使老齡化的人口能夠更為積極地生活。在當今高度密集的城市環境中,景觀空間由綠色植物和藍色的基礎設施層疊在一起構成,它將整個海軍部社區的居民與歷史悠久的“Kampung”村莊精神緊密連接起來。項目中100%返還綠化率及1.2英畝的軟景觀設計為整個社區帶來了生機勃勃的生態感官體驗,生物友好型景觀策略在此項目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社區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也積極響應了水敏感城市設計理念。 未來這個獨特的空間將作為一個模范式社區福祉,培養更多的年輕人的同時保證老齡化人口可以擁有更為優雅的生活方式。
2018年剛剛建成,項目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區域,整體建筑是與WOHA合作的新加坡對水體有“活躍、美麗、潔凈”的“ABC”導則,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也希望整個的雨水能夠通過屋頂花園與景觀凈化系統逐級凈化,被回用,而不是流到市政管網中去,
景觀設計的思路是,希望項目建成后是一個Community Park(社區公園),同時也是Specialists’ center(專家中心)和People’s Plaza(市民廣場)。分析了整個區域的視線情況,對建筑的使用有一個場景的想象。
▲視線分析及場景分析
中間層設有一個可以凈化城市徑流的雨水花園,為醫療中心患者創建了一個身臨其境的療愈景觀。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室內,居民都可以擁有欣賞到生機盎然的綠色景觀的舒適體驗,與綠色植物的親密接觸,使老年人感到舒適和放松的同時也增加了整體居民對自然環境的歸屬感??梢钥吹?,住在這個建筑內,就像住在一個森林里一樣。
▲雨水處理系統
海軍部社區是城市化發展的一個很好范例,它致力于將收集,清潔和回收的雨水用于非家庭用途的灌溉和水景配置。通過水敏城市設計,大部分的雨水在從建筑頂端流向下層的過程中被收集和過濾,然后重力流向中間層。過濾后的水以及來自兩個塔頂的直接徑流水量足以維持連續三天的植物灌溉和回補兩個生態池。
▲建成效果
希望水系統不光是一個裝置,同時也希望它具有景觀效果,更多希望把一些水景藝術化,在藝術化的同時也賦予它一定的功能。
當然在景觀設計中也有許多休閑的生活場景,比如像探索步道、屋頂花園、垂直綠化等。完成之后,市民在建筑內經??梢钥匆娬湎▲B類棲息。
▲水景處理形式
從整個建筑的俯視圖,可以看到景觀、雨水管理與建筑完美融合。也希望這個概念在中國的項目中得到推廣。
▲效益分析
在這種城市環境中,除了水的美學和療愈價值之外,第一級生態池的存在也有助于促進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降溫效應。為了保持生態池的高水質輸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加坡熱帶地區藻類大量繁殖的風險,引入了生態凈化群落來循環和凈化生態池。而來自鄰近地區的雨水徑流也被清理凈化并通過植被過濾機制輸送到生態池中。
新加坡作為一個模范式花園城市,通過可持續和自然的發展緩解了高度密集的城市化影響,將綠色植物和藍色基礎設施建筑整合為一體也逐漸成為一種必要的氣候適應性措施。 海軍部社區不僅僅為新加坡人重振了“Kampung精神”, 更是由密集型建筑環境逐漸向宜居性的生物友好型景觀轉變的展望。
生物友好型設計最終目標是恢復與自然的聯系,而不是采用新的方法來設計建筑環境。 因此,它的成就需要全體人類意識的根本轉變,這將引領一種新的責任倡導,即關愛地球和關注與地球之間的聯系,讓人與自然真正的做到和諧統一。
郭雋菡,安博戴水道水務項目經理。有多年海外工作經歷和專業生態水資源水務規劃咨詢經驗,在廣泛的設計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項目經驗。在水處理,雨水收集凈化及再利用、面源污染過程研究、生態河道修復、流域或城市地區低影響開發規劃、各景觀水體設計方面保持積極地嘗試與探索。擅長智慧水生態可持續相關方案的制定與技術實施。將歐洲30多年的水資源管理,城市水文、環境工程與景觀建筑的國際先進經驗和專業技術引入中國項目,取得優質的生態環境效益。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