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工業遺產改造設計有點兒“酷”
隨著工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傳統產業開始衰退,曾經繁榮的工廠漸失活力,留下廢棄或閑置的工業遺址。對工業遺址的改造,成為城市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工作內容。如何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讓老廠房和設施等有效轉型升級,不僅考驗著規劃設計師的智慧,更決定著城市發展的未來。
20世紀60-70年代,歐美國家逐步興起工業遺址改造,通過對閑置荒廢工業建筑、設施、廢棄材料、空間等進行改造再利用,延續工業文化特色。如今在中外不少城市,對工業遺產活化改造,盤活歷史文化遺存,復興了城市歷史記憶,也助推了文旅產業發展。我國還推出了《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提出依托工業遺產建設博物館、開發工業旅游項目等。
今天就讓小編來帶你了解一下什么是工業遺址改造,一起見識一些精彩的工業遺址改造設計案例吧!
工業遺址改造設計的理念與方法
工業遺址改造,是對停止生產活動后的工業廢棄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加工改造,通過科學的規劃與布局,對部分設施、廢棄物等進行保留和利用,并通過對原有空間的更新利用或藝術加工,作為主要的景觀構成元素來設計和營造新景觀。
工業遺址改造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大致有以下一些方面:
●土地功能的合理規劃利用。通過科學的規劃與布局,整合土地資源,調整工業遺址的使用功能。
●場地基礎設施的完善。將場地上的各種自然和人工環境要素統一規劃設計,建立合理的交通體系,建立現代市政基礎設施。
●生態環境的恢復。對已產生的污染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治理,使工業遺址能被人們安全、舒適地再利用。
●空間風貌的營造。營造具有工業風貌與工業特色的空間環境,讓原有工業建筑及設備與場地歷史文脈建立有機聯系,形成場地風貌特色。
●工業遺產的保護。景觀設計要在協調工業遺產與周邊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最大程度發揮工業遺產保護的價值。
中外工業遺址改造案例
治理生態環境
德國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
杜伊斯堡景觀公園位于德國杜伊斯堡市北部,公園建在原鋼鐵廠與煉爐廠所在地。除了保存下來的鼓風爐煉鋼廠和煤礦及鋼鐵工業以外,冶煉廠的燒結廠,鐵和錳倉庫以及屬于公司的鐵路的眾多軌道都坐落在這里。改造之前工業區旁邊的河流是一條公共的排污渠,吸納了各個工廠所排出來的廢水,形成了一條長達400千米的污染帶,影響著周圍整個地區的環境。
項目由知名工業遺產設計大師、德國當代著名景觀設計師彼得·拉茨等實施,分為水公園、鐵路公園、公共使用區和道路系統。其中水公園經過生態設計,經過生物與植物之間的循環活動,凈化了水域的污水排放。在原來堆放廢渣的場地,設計師利用廢渣鋪砌了地面,并且在上面種植了樹木。這樣一來,廢水、廢渣等廢棄物都得到了治理和改善。
生態恢復再利用
北京798創意園區
798藝術區原是德國建造的無線電工廠,為了配合區域規劃,對企業遷離后的原有廠區進行出租改造,2000年建立了798藝術區,園區有序的規劃、便利的交通、風格獨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的優勢,吸引了眾多藝術機構及藝術家前來租用閑置廠房,并進行改造。如今,798藝術區已享有繼故宮和長城之后“北京第三受歡迎景點”的美名。
798藝術區的改造成功,界定了歷史建筑的“活化再利用”基準,也向全球各地的藝術區開發項目作出優秀示范。其改造設計的主要特色是,在歷史建筑加入嶄新功能內容,于現有建筑尺度中開發新項目,強化行人交通布局,將昔日建筑物之間的過渡空間重新整合為廣場和庭院等。
中山岐江公園
岐江公園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前身為粵中造船廠,總面積11公頃,其中水面3.6公頃,水域與岐江河相聯通,場內遺留了不少造船廠房及機器設備。設計師俞孔堅考慮了對工業設施的保留、更新以及再利用,同時通過新的設計來強調文化意義,并揭示了人性和自然之美。設計的特色之處,包括通過對變化的水位與橋棧式湖岸改造,運用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設計的原理進行生態恢復。
區域資源的開發利用
德國魯爾工業區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在對工業遺產的改造中,魯爾尤其重視對工業遺產旅游資源的再開發。在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摸索之后,老工業區轉換成現代工業園區、工商發展園區和服務產業園區等,工業旅游成為魯爾的新時尚。魯爾工業區的更新也標志著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成熟。
魯爾工業區將建于1854年的老鋼鐵廠改建為露天博物館,活化了旅游區的文化感和真實感,并運用購物和旅游相結合的開發模式,在工廠原址建設大型的購物廣場,并保留原有工業設施的博物館,還配套美食、購物、娛樂等一系列的旅游設施,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現代工業遺產改造
美國舊金山多帕奇繩結步道
由 Fletcher Studio 設計的舊金山多帕奇繩結步道,是2018年園冶杯專業獎城市設計金獎作品。坐落于舊金山東南角的多帕奇是一個時代的重要工業貢獻,原有一條棧道向海灣延伸1000英尺,連接著生產鋼索的工廠。多帕奇繩結步道的改造設計,是對現代工業遺產重要的貢獻,可讓人們體驗到不同層次的現代歷史。
重新設計后的步道,經過三個區域。“水”區的步道是距離最近的主干道,也是整個設計中最抽象和虛無縹緲的,設計師為該區域設計了名為“流浪者”的鋼制長椅系列,緊挨著這些長椅的是“繩結車站”。“沼澤”將人們從“水”的區域引申到“海岸”,該部分最大的特點是一座由木板和鋼材搭建的棧橋,它既能匯集雨水,也是生物滯留的地方,同時利用植物來減緩水流速度和過濾水中污染物。“海岸”是最有歷史象征意義的區域,人們坐在精心設計的考頓鋼桌子上,可以喚起對昔日的回憶。
部分資料來源: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筑龍學社、超級六邊形等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