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園冶杯專業獎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麗娃河畔化雨書齋改造設計
曾為翡冷翠沉醉、劍河上高歌的徐志摩,在春日的清晨一見陸小曼便墜入愛情。民國詩人與滬上名媛的芳華時光躲在麗娃河上泛舟,風吹動水面的柔波,只有華東師大氤氳的空氣才能糅合這種別致的韻味與斐然的文藝。
項目名稱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麗娃河畔化雨書齋改造設計
項目位置 上海
項目面積 2400㎡
業主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 旭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 上海日清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主創設計 章翼
設計團隊 謝偉峰、洪本強、吳蓓莉
施工單位 上海北斗星景觀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 2017.4.1-2018.8.1
項目概述
△ 場地概況
華東師大位于上海普陀區中山北路,東臨上海內環高架路,距市中心外灘陸家嘴約八千米。本案位于華師大內麗娃河畔,原是一處校園內的置物用倉庫。素有花園大學美名的華東師大為中式園林景觀,掩映著西方古典建筑風格的教學樓,多座建筑皆為政府登記造冊的文物。
△ 改造前場地實景照片
項目在改造前,地塊過于狹長、空間缺乏主次,且整體缺少屬于校園的活力氛圍,植物地被多且雜亂,極易滋生蚊蟲。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麗娃河畔書齋掠影
設計理念
△ 設計構思
為了作品的創造力與完整性,設計團隊充分考慮建筑、地形與光照,從學校校徽、紅磚建筑風格的建筑形態、以及植物破土而出自然生長的形式,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提取元素,使場所的內外空間與自然條件在映襯之中達到驚人之美。而這棟建筑從倉庫改造為書齋,隨著其使用屬性、氣場發生改變,人與之互動的行為也隨之而變,重塑空間意境的這一過程亦是體現藝術與表達人性的所在。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設計元素的表達與實現
改造區域
拆除了化雨書齋南側原有的停車棚,在保留原有紅色磚塊的建筑形式上擴建露臺與廊架,選取古樸的紅褐色銹板,來增加化雨齋的設計變化、空間延續、及使用功能。
△ 廊架設計效果圖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廊架
由于化雨齋南側的廣場地勢過于平坦,設計師置入現代設計中流行的下沉廣場,通過肌理分明的嫩黃色木質臺階來形成可供休息的座位,空間中央位置種著植株,除了不同尋常的野趣,還讓空間圍合感更強。
△ 廊前下沉廣場設計效果圖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廊前下沉廣場
下沉廣場相鄰著蟲二亭,與化雨齋相協調的風格與色調,由白色與紅褐色的石材制成,并在底座修繕成小舟的形態,意示歷史之舟,承載著華師大輝煌的校史,亦如一盞水燈長燃希望的燭火漂浮在河面上。此處佇立看麗娃河畔風景、疏影橫斜、暗香浮動。
△ 蟲二亭設計效果圖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蟲二亭
沿河景觀步道采用灰色石材的折線鋪裝,兩側是品相姿態各異的地被,化雨齋的墻體大面積是反射玻璃,給室內私密性的同時,視野上形成通道空間對景,達到了內外空間條件與自然條件的無界。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沿河景觀步道
專項設計
化雨齋東側的樓間小道使用煙灰石磚鋪裝、地燈與植株來柔化交接過硬道路,以及結構簡約、線條流暢的休憩坐凳,增加校園的活力。
△ 鋪裝設計分析圖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鋪裝細節
△ 坐凳設計效果圖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坐凳、地燈細節
溯回歷史久遠的華東師大,種植著較多的喬木及雜亂容易滋生蚊蟲的地被層,設計團隊因地制宜在保持全部的水杉林與法桐林的前提下,采用花境植物豐富林下空間,四季繁花輪放,姹紫嫣紅,清冷背景中不乏幾許躍動活潑,留人駐足遐思。
△ 植物設計分析圖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植物細節
化雨書齋內的景觀布置以礪石鋪地,紅色方磚與玻璃塊構建的墻體,陽光穿越細枝末節的光影掩映營造出古樸寧靜的氛圍。
△ 改造后實景照片 · 礪石鋪地細節
華東師范大學麗娃河畔化雨書齋改造項目,是日清景觀致敬與重造這所無不流露著歷史文脈的的滬上名校之作,將隱匿在麗娃河畔無限可能的遐想賦予新的活力。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