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把城市輕輕放在大自然中”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
成都對于建設公園城市有什么新實踐?未來公園城市如何建?人工建設與自然如何協調發展?研討會上都做了相關討論。
朱子瑜:
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
將公園打造成網紅景點
“以綠為底、以園為綱、以文為魂,這是實施公園城市的路徑。”住建部城市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朱子瑜在研討會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他表示,要調整過往城市規劃建設“將綠地作為補充點綴”、“僅強調滿足公園服務半徑和指標要求”、“僅強調公園作為景觀和游覽空間”的規劃模式和建設理念,而是要將綠地作為城市的前置性綠色基礎設施,將公園系統作為關鍵性的結構性空間要素統領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態、秩序、節奏和特色,將公園系統作為承載城市多元服務功能,保護、展示和創造城市文化、培育現代生活方式、創新城市生活體驗的空間載體。
朱子瑜表示,希望成都在未來建設中,將城市空間與公園體系更好的結合,構建新的空間結構,“把城市輕輕放在大自然中。”
↑朱子瑜接受記者采訪
“當然,公園綠地不只是生態性的綠化景觀,更要和老百姓的生活結合起來,要讓年輕人也喜歡公園。”朱子瑜拿故宮博物院做類比,他表示,以前故宮較少有年輕人感興趣,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網紅地,“要在綠地公園中舉辦、打造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活動和消費場景,例如舉辦音樂節、建設博物館、體育館等,因為公園生活本就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一定要讓年輕人也喜歡上公園。”
陳明坤: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打造全域公園、天府綠道、生態路網體系
“首先,要實現全域增綠,包括龍泉山森林公園植被覆蓋面積的提升、城市綠地的增加、東部新城的生態建設、西部龍門山地區的生態優化、都江堰水域保護…這些都是重點關注的項目。”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院長陳明坤表示,有綠色基底才能稱之為公園城市。
其次,要建設全域公園體系。陳明坤表示,不僅是包含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游園等傳統的公園體系,也包括“公園+”體系,“把公園與城市各種元素和功能體系融合,建造新的場景體系。”
↑陳明坤接受記者采訪
據悉,成都實施“公園+”模式初有成效,現在已完成107個現有公園經營性資產梳理,打造“百花小院”“青羊花肆”等社區居民生活、消費新場景。聯合21個市州舉辦“天府春花節”,實現花卉銷售金額5000萬元。新建公園創新投融資和運營模式,吸納社會資本103億元,啟動打造300個網紅打卡地。
此外,還要建設天府綠道體系,“建設可進入、可參與的服務設施體系,綠道要與農商文體旅等其他業態相融合。”陳明坤說,實現生態價值轉化,融合多種業態,才能形成天府綠道的持續發展。
不僅如此,成都還要建設生態路網體系,“大家對一個城市最主要的感官就是道路,我們要在機動車以外的生態融合空間,將綠色融入。”陳明坤說,要讓市民步行、騎行的可見場所都能看見綠色,“道路兩邊的建筑也不僅是玻璃和和混凝土,而是與綠色相結合。”據悉,目前成都東部新城的建設就在做生態路網體系的規劃。
陳明坤表示,過去城市建設對綠地布局考慮不充分,是填空式的布局,“以前是在道路、建筑中填綠地,而現在綠地是引領式的布局,“將綠地系統和城市的空間結構相結合,真正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張廣漢:傳承歷史文脈 提煉文化價值
珠海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目前正積極申報和建設歷史文化名城。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張廣漢做客珠海傳媒集團知名電視欄目【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