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文化的抽象化傳承——南京椏溪慢城小鎮
項目名稱:地域建筑文化的抽象化傳承-南京椏溪慢城小鎮
項目地點:中國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鎮
設計周期:2012-2015 (on going)
客戶:南京高淳椏溪慢城小鎮管理委員會
建設面積: 100000平方米
基地面積:160000平方米
BAU項目組成員:
建筑組:James Brearley,Manuel Sanchez Vera,黃驊, 夏文,李冬冬,鄒紅飛, 吳佳,Alex Thonissen
景觀組:Alexander Abke, 熊娟,王粲,陳燕玲,王晨磊, 黃俊彪, Amelia Souter, 方旭杰
施工單位:
建筑: 南京滄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景觀:江西山湖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配合設計院: 南京回歸建筑環境設計研究院
景觀施工圖: 上海景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3D渲染: BAU
本項目所打造的南京椏溪慢城小鎮將成為中國首個國際慢城的住宿、休閑及商業核心。“慢城運動”1999年起源于意大利,其理念在于通過借鑒傳統的生活、工作及學習模式,提升現代生活品質。針對當下愈演愈烈的文化大同、全球化現狀,“慢城運動”提出了保護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促進文化多元化、打造地域特色,并鼓勵人們追求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慢城小鎮位于高淳近郊,臨近南京市主城區,為了有效穩固當地農村人口,當地政府計劃大力開發旅游產業,慢城小鎮則被列入首批開發項目。因此,在該小鎮的設計上,我們并非是打造一個功能單一的主題商業園區,它將是一個集居住、辦公及商業等功能為一體的混合型社區。項目內五十多棟建筑中,都有著較為靈活的底層功能空間,而上層則可用于安設居住功能,并形成不同的功能組團。其中,包括兒童娛樂區、藝術區、手工藝區、生產區以及會議區等。
在本項目的總體規劃上,我們將保留老鎮宜人的空間尺度,在建筑設計上,我們并非簡單地效仿老鎮現有的建筑,也并非完全地按照最初擬定的設計要求,將其打造成一座純歐式建筑小鎮。為了能夠使本項目的建筑在具有多樣性的同時而又不失關聯元素,我們在設計上引入了靈活多變的楔形模塊化系統,不僅保留了不同體塊的靈活尺度空間,也為未來商業發展中不同的潛在需求留有分割變化及滲透余地。保障了每個露臺擁有良好的采光條件,各露臺則依據日照方向進行安置。
此外,曬臺外圍的墻體,方便人們晾曬衣物的同時而不影響建筑的美觀性。楔形建筑模塊既可獨立,又可三兩成團組成相互連接的建筑群。建筑屋頂則根據不同的內部功能而變化,商業休閑類建筑及居住類建筑在屋頂層都設置了多個露臺;而酒店、會議中心、精品商業及娛樂類建筑則采用了坡屋頂。
鳥瞰整個基地,各建筑之間的空間也形成了一個個楔形模塊,不但確保了項目內擁有足夠的公共空間,也使得街道尺度更為宜人。同時,靈活多變的建筑模塊也構建出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廣場及街道,以滿足人們不同的使用需求。這一模塊化的建筑設計策略也使得建筑極具商業靈活性,今日的咖啡館、小店鋪,在未來可能就發展改變成工作室或是公寓。
在景觀的設計上,我們也力圖將其完美地融入各建筑中,各露臺、墻體、及公共空間都將覆蓋上濃濃的綠意,并選種了大量的果樹。而在區域的規劃設計上,也考慮到了景觀結構的連續性,新增了數個步道,可通往周邊山谷茶園。
設計單位官網:來源:https://www.bau.com.au/
編輯:李海英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