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專業獎丨北京市麗澤金融區河流綜合整治方案
項目名稱:北京市麗澤金融區河流綜合整治方案(Beijing Lize District 2 River Concept Landscape Design)
項目地點:北京市豐臺區麗澤金融區
項目面積:604575.3 ㎡
設計單位:NL Urban Solutions b.v
主設計師:Marja Nevaleinen, Hans Dekker
設計團隊:Rong Hu, Shuyang Li, Naili Zhao, Bojan Balen,Xin Sui, Yuqin Liu, Ruiying Liu, Jianghe Hydrology Institude
設計時間:2018
現狀分析
蓮花河現狀
河流長度 2429m,河道寬度 16-20m;河道渠化,不可親水,III類-IV類水質;常流河,河流兩側有規劃污水管線,主要河流生態功能已經消失。
豐草河現狀
河道長度3467m,河道寬度30m; 渠化河岸 硬質河底;防洪安全級別:50年一遇;IV類水質;非常流河;下游已建萬泉寺水閘,下游由暗涵并入蓮花河。
設計愿景
城市擁抱河流,河流回歸自然。
蓮花河定位:聚水而生,麗姿景勝,都市舞臺。
豐草河定位:三環綠肺,澤被水岸,豐草蓮香。
她是生態廊道:河流是自然流動的通道,是各種物種的棲息地,使豐臺區整體生態系統更具連續性和完整性;
她是城市安全屏障:河流是綠色防洪屏障,保護城市免受洪水內澇威脅;
她是文化廊道:麗澤的歷史與文化、故事與古跡沿公園發生和留存;
她是商務區靚麗風景:公園是麗澤商務區城市形象與特色的體現,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交流的場所。
設計思考
河流綜合整治策略
策略1:擴大行洪空間,重塑自然河流。柔化河流岸線, 新增溝渠溪流、灘涂、自然河灣,河床自然基底土層修復、拓寬并塑造自然河間帶。
策略2:讓河流可見、可達、可親。通過補水和水閘調節,提升河流常水位;調整河床斷面形式、重塑親水河岸,以營造適應豐水期、枯水期動態水位變化的河流景觀。
策略3:新增景觀水系+提升河流水位+雨洪景觀的框架結合濱水步道、濱水騎行,多元活動場地,讓濱水體驗回歸城市。
策略4:營造河流生態帶、河灘濕地、溪流溝渠等自然生境,豐富生物多樣性;綜合工程措施,保障水流循環、水質健康,重塑都市濱水生態圈。
洪澇安全
根據恢復河流自然形態、創造更多彈性行洪空間的原則,劃分出滿足50年一遇以上安全標準的洪泛區。且營造出適應枯水期、豐水期不同水位的河流系統。洪泛區內維護河流生態不受密集城市活動影響,以濕地灘涂、自然溝渠、濱河生態帶等措施恢復河流生境。
雨洪管理
自然集水型:自然下洼綠地,可旱可濕,主要為雨洪期集水。洪集水。
游玩戲水型:結合微地形游樂場、集水景觀裝置、戲水池塘等設置的雨水活動場。非雨洪時期以景觀用水供水或可無水;雨洪時期采用凈化后雨水。
景觀集水型:常年有水池塘景觀,旱季采用景觀再生水供水,雨季采用過濾后雨洪集水。
生態格局
以景觀生態學理論作為指導,構建麗澤地區城市生態系統的“斑塊-廊道-基質”,與市域層面的城市藍綠網絡銜接,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格局。
-保障連續貫通的河流生態廊道,最大限度地提升河流生態帶水土品質與棲息地功能。
-兼顧生態與城市功能的多尺度斑塊分布,增加城市景觀異質性,為都市物種提供遷徙和擴撒暫歇地。
-綜合各類自然及人工輔助設施,修復生境與生態位,調節改善都市小氣候。
-在市域生態格局層面上,形成蓮花河-豐草河河流生態廊道,與永定河生態廊道-三環城市公園環銜接,緩解道路設施對生態廊道的阻隔,完善城市生態格局。
設計要點
蓮花河西岸為半地下商業建筑。改造后的濱河景觀與建筑綠色屋頂步道和出入口銜接,通過層級濱水步道和景觀水系逐漸過渡到提升常水位后的河邊,打造連通可達、生態柔性的自然河岸。
豐草河打造層級階梯,保證安全的同時,營造出更加親水、可達的濱河空間。拓寬后的河床隨著季節性水位變化,形成更加自然生態的河流生態帶。
現狀豐草河與蓮花河由暗涵連通。為體現河流生態品質,同時保證兩河交匯處行洪安全,我們建議恢復兩河的自然交匯形式,營造河口灘涂景觀,并以此作為觀景節點為東西兩側城市文化商業用地提供公共景觀空間。
花洲攬月:在兩河交匯處,通過略微抬升的景觀步道和鏡面水景,將游人帶入草木豐茂、水光交錯的自然河灘地中。抬升的景觀步道同時可作為一處觀景平臺。
效果圖
靈動河流:7km自然河岸; 河流常水域面積107078㎡ ,較原河道水域面積增加40% ,修復河流生態帶16萬㎡,恢復河間帶生態多樣性,浮游動物群落70種,底棲動物群落15種,水生維管束植物有7科、13種。
健康生活:景觀水域面積3萬㎡,綠林36萬㎡ ,5km濱河騎行道,引入生態教育體驗類活動。
四季景觀:常綠樹與落葉樹合理搭配,選用冬季可觀賞的景觀植物,利用景觀設施,安排四季有景的景觀活動。
都市綠洲:綠林36萬㎡ 凈化空氣,可吸收二氧化碳1.65噸/天,創造灘涂、澤地、池塘、溪流等多種生境; 改善都市小氣候,降溫1.6-2.5℃;增濕強度為2.9%~5.2%。
海綿城市:雨洪消納2萬㎡,8ha蓄滯洪區,新增凈化徑流濕生植物群落4萬 ㎡。
4大文化風貌游覽線:16處特色景觀節點,保證季節景觀品質,滿足商務區就業者、居民、游客3大使用群體需求。
綜合生態修復效果對比:
編輯:王子悅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