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COM劉泓志:疫情之后城市設計行業的轉型和再生之道
“這次疫情對設計行業的沖擊,主要來自因控制疫情擴散限制人員流動導致的城市運營,以及企業運營的停滯,這增加了設計行業在市場與政策風險之外,對人力資本和企業韌性的認識。”2月25日,AECOM(AC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劉泓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以預見,在疫情過后,設計行業在運營方式上會擴大對風險范圍和影響程度的認識和管理。
劉泓志認為,傳統設計行業依賴“人”的勞動力與經驗值,而這次疫情發展出的替代性工作模式,很有可能改變未來設計行業的作業方式甚至企業文化,成為常態性工作模式的一部分。
AECOM劉泓志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疫情沖擊影響幾何?
在劉泓志看來,疫情的發生促進了行業對商業模式的思考與轉變,也推動了對工作模式的創新與拓展,行業也應該借這次疫情的機會,去積極思考和開拓轉型和再生之道。
一方面,商業模式的轉變將會是疫情之后設計行業發展的趨勢,例如管道型企業向平臺型企業轉型、線下產品結合線上服務、單點盈利模式向多點盈利模式的拓展。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業務停滯壓力和復工人力需求,也會讓企業認真審視人力價值與創新技術補充甚至取代傳統勞動方式的可行性。同時,還會對居家辦公和集中辦公模式進行成本效益比較,很有可能發展出新的工作模式組合,以這種模式彈性追求最大運營效益或進一步吸引游離的高端人才族群。
此外,劉泓志認為,對依托經驗與創意而生存發展的設計行業來說,人力資本十分關鍵,企業對員工的人性管理和健康關懷會通過這次疫情得到檢驗甚至提升。同時,疫情沖擊之下,匯聚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技術展示和抗疫方案,也為行業間的技術分享與跨界合作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不過,我們的業務并未因疫情影響而停滯,而是以新的工作模式有序推進。例如通州樞紐、深圳機場、衢州等項目,我們與政府、規劃院等部門改用視訊及電話會議的方式,替代面對面的項目溝通與匯報,不斷推進項目進展。”劉泓志說道。
城市治理能力待提升
在疫情沖擊下,所有規劃設計產品上暴露的不足與不當,成為這個行業必然要惡補的功課。
在劉泓志看來,規劃設計行業走在中國城市高速發展的前沿。然而,面對這樣的重大城市事件,規劃設計的力量顯得微弱而蒼白。
對城市規劃設計來說,這次疫情進一步開啟了巨大的再發展空間與諸多服務產品的可能性。例如利用區塊鏈,在公共服務供需配給與城市信息分享的開放性與透明化方面來升級城市治理的技術底盤,再如無人駕駛技術推動城市動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城市公共空間的質量提升,還有高分辨率的人群地圖即時繪制技術提供規劃設計的方案優化與決策參與,以及跳脫傳統圖景式規劃設計的公共空間的資產化設計與市場化運營,增加對健康社區與公共衛生網絡的全域建構等,都有待城市規劃設計行業去探索與發展。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彌補中國城市的治理能力跟不上城市硬件發展、線上系統跟不上線下建設的落差與矛盾,也是當務之急。
劉泓志認為,面對疫后經濟復蘇的必要與必然,對于城市規劃設計行業來說,聚焦城市治理與社區營造相關基礎設施的創新發展,加大投入線上線下并行的智慧城市實踐,關注公共健康的城市韌性建設等,這將成為城市規劃設計細分市場新的發展課題和機遇。
“首先是政府、區委對空間規劃重視度的提高,我們最近在與朝陽規劃局、麥子店街道辦事處合作的項目中,發現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公共空間對于完善公共健康管理、促進城市活力的積極作用,并開始重視公共空間、街道的更新。”劉泓志表示。
疫前疫后的另一共同關鍵課題,即是城市的公共健康管理。一是對公共環境與公共健康之間關系的認知與重視不足;二是對城市環境如何引導行為健康的論證與實踐不足;三是對創新科技如何提升管理體系的探索和應用不足。
對此,劉泓志的建議是,面對在這次抗疫過程中暴露的疫情信息采集、分析、決策過程人為化、不透明、不及時等關鍵問題,應當充分利用目前趨于成熟的基于時空大數據平臺的數字孿生技術,為發展疫前的應急預案模擬、疫期的人員物資管理與調配、疫后的社區健康重建與系統智能升級,建立從規劃、建設,到管理、運營的指揮與決策中樞,減少政府以有限編制包攬巨量城市公共健康管理的重負,提升城市效益與質量。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