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按下“快進鍵”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藏原羊。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數以萬計的藏羚羊馳騁橫跨五道梁,“美麗少女”可可西里已經十年沒有過槍聲了……
保護中發展、實踐中探索。3月1日,《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報(2019)》正式發布,《公報》為2020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建園打下堅實的“收官”保障。官方發布的一組組亮眼數據和斐然成效,為人們展現出一個多維立體、美麗富饒的三江源國家公園。
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打造生態治理發展典范
2005年以來,經過十多年開展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三江源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緩解,水資源量增加近80億立方米,草地產草量整體提高了30%。但生態環境整體退化的趨勢未得到根本遏制,社會保護參與度不高、牧民增收渠道狹窄,政府各部門權責不清、職能交叉等問題仍然存在。
為打破“九龍治水”,對三江源行使有效保護和行政管轄,2016年4月,我國正式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成為我國第一個探索國家公園全新體制的試點省份。沒有經驗可探索,沒有樣本可復制,這一被稱為“天字號”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誓在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努力打造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名片、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保護典范,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方“凈土”。
2018年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迄今為止,我國共批復建設10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在我國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
而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首要任務,就是突出并有效保護修復生態,著力提高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成介紹,2019年,青海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項目五大類15項,其中黑土灘綜合治理21萬畝、濕地保護50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控940萬畝、沙漠化土地防治2.7萬畝草方格設置和2萬畝的牧草補播。退牧還草工程黑土灘綜合治理30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控400萬畝、人工種草4萬畝、退化草原改良30萬畝。同時,落實生態保護補助、林業發展改革、農業發展和農業資源補助等各類生態保護和發展補助資金4.89億元,有力推動了生態修復成效明顯好轉。
據國家發改委生態成效階段性綜合評估報告顯示:三江源主要保護對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提升,生態功能得以鞏固,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十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生態狀況呈現出總體穩定的局面,進入了局部好轉與局部退化并存的新階段。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與中科院地理所完成的二期工程階段性綜合評估也顯示:三江源宏觀生態格局總體繼續好轉。
開拓生態富民發展之路
三江源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也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轄區內居住著近55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他們依水而居、游牧生存。守護綠水青山,更要“金山銀山”。如何一邊抓保護、一邊謀發展,從而開拓出一條“生態富民”的發展之路?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的另一個任務,就是通過合理利用現有生態資源打造一批可吸納就業的旅游、有機農牧等綠色產業,讓群眾共享生態保護紅利。近年來,青海省多方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將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相結合,多措并舉實施生態保護設施建設、發展生態畜牧業,使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孫立軍介紹,為進一步提升三江源地區農牧民綜合素質,提高農牧民收入,園區開設了“三江源生態班”,招收三江源地區42名農牧民子弟開展為期三年的中職學歷教育;園區內外9040人次掌握了民族手工藝品加工、民間藝術技能、農業技術、機械駕駛、汽車和摩托車維修、烹飪、農家樂、泥塑等一技之長。
特許經營試點,同樣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孫立軍說,2019年,根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產業化經營項目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瀾滄江源園區昂賽大峽谷開展了生態體驗項目特許經營試點,接待國內外生態體驗團隊98個,體驗訪客302人次,經營收入101萬元。同時,黃河源園區生態體驗特許經營項目前期工作隨之啟動,《黃河源園區特許經營實施方案》《三江源國家公園兔猻、藏狐毛絨玩偶特許商品經營方案》編制審查完成。地處三江源的瑪多縣擦澤村、雜多縣年都村、治多縣馬賽村、曲麻萊縣紅旗村及索南達杰保護站“4+1”生態保護示范村站項目建設,試點村站鄉村振興進程統籌推進,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型社區建設路子。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