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人文的穿越之旅 ——《植物文化賞析》評介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足夠用心,隨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無處不在的美好。這不,眼前這本《植物文化賞析》就帶給我們一種別樣的精彩感受。
作為一名林業經濟和生態文化的研究者,凡是涉及自然或人與自然關系的書籍,我都會給予特別的關注。所以,當看到我的大學同學劉鳳彪主編的《植物文化賞析》時,醒目的書名、清新的封面瞬間吸引了我,讓我特別激動,有一種必須馬上去閱讀的興奮。
翻開這本書,猶如走進自然與人文水乳交融的嶄新世界。這本書在植物中融入了傳統文化元素,是一首自然與人文交互奏鳴的交響曲,豐富了植物的文化內涵。《植物文化賞析》把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相融合,以自然生態來領略人文生態,追求天人合一,既有藝術之韻,也見科學之體,更顯大美之貌和生命之勢。翻閱這本圖書,我似乎從中看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滿厚重,看到了家國情懷的向上向善,看到了對人文素養的唯美追求,看到了生態關懷與人文關懷相統一的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之美。這種美,是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下對人類美好生活追求的全新人文體現。粗粗讀完《植物文化賞析》,我仿佛感受到了生態文化的一條新脈絡,感受到了自然與人文對內心的交匯撞擊。我欣然命筆,寫下了“一草一木皆自然,植物文化不平凡;掩卷豐貌賦詩歌,一窗新綠驚茫然”,算是一點初步感受吧。
這本書是劉鳳彪擔任河北省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期間組織編寫的。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以人們身邊的文化現象來揭示植物與人的相互關系,包括植物與文化、學校文化建設與校園植物、筆墨紙硯的植物之韻、傳統習俗與植物、植物成語文化解析、建筑雕繪與植物、園林植物選擇的文化寓意等共七章。下篇以人們常見的植物為基礎,通過植物的生物學特征來解讀典型植物與人的精神互動,挖掘植物背后的神話故事和詩詞歌賦,主要包括松樹、槐樹、楊樹、柳樹、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桃花、李子、海棠、石榴、丁香花、蓮花、牡丹、月季共十六章。
這本書的編寫出版,源于劉鳳彪主持的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植物文化與職業院校人文教育研究》。在承擔這項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劉鳳彪帶領課題組結合職業院校特色,組織編寫了《植物文化賞析》這本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植物文化賞析》挖掘植物背后的神話典故、詩詞歌賦,從身邊的一草一木感物喻志,啟迪智慧,感悟人生,植物也因此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植物文化賞析》有溫度、有情懷,讓人們在自然與人文的穿越之旅中享受植物背后獨有的中華智慧,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尋找到了新的重心和支點。
以自然界的植物為切入點來關注人文教育,不僅是普及人文知識、提高藝術修養、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大膽探索,也是教育和引導學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感恩生活的很好選擇。在關注身邊的一草一木、敬畏自然對生命的神奇創造之時,通過分析植物與人的相互關系,闡釋植物背后所蘊含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以植物的特征習性來喚起人們對生命價值和高尚人格的追求,其對學生素養教育的影響也是很有意義的。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植物文化賞析》的每一章開篇,都有一首鳳彪仿照傳統詞譜創作的緊扣本章中心思想的詩詞,為本章植物增添了別樣的風采。對學生來說,也增加了新的知識點和教育教學內容。換句話說,這也是傳承傳統文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一種大膽嘗試。
文化的魅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能與時代同頻共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文化承擔著更加偉大的歷史使命。如何樹立文化自信,如何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不同學校有著不同的抓手和經驗。而選擇從人們身邊的植物入手,則在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中開啟了植物世界的又一扇大門,開辟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條路徑,拓寬了我們的審美視野。
人類與植物的關系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植物不僅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供給人們衣食住行的需要,也是創造人類精神生活的基礎,是人類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載體。人類世界的經濟往來、技術交流、感情表達,都要和植物發生關系,從而衍生出與植物相關的多種文化。以自然來闡釋文化、以植物來傳承文化,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情懷。把植物與文化聯系起來不是現代人的創造,但卻需要現代人的不斷創新。在尚顯浮躁的當下,能夠靜下心來觀察植物生命的內在邏輯,體驗植物的人文之旅,并且能把人放到這一切的核心,探尋人與植物的精神聯系,本身就是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深度挖掘。因此,這本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讀物既可以用作傳統文化選修課或文化講堂的輔導讀本,也可以用作師資培訓的參考資料,更是一本適合各類人群閱讀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好書。
劉鳳彪說這僅僅是個開頭,他的團隊在教育研究之余還在繼續整理、編輯其他植物背后的人文故事。我期待著盡快拜讀他的新作。
(作者系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