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在南京高淳揭牌
6月6日上午,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高淳站揭牌儀式在高淳區漆橋街道高崗村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介紹,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從2013年開始的社會實踐項目,現已發展成跨學校、多院系的鄉村振興主題活動,在全國18個省市設立了19個點,高淳是目前江蘇地區唯一的工作站。
一封信讓高淳與清華大學結緣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高淳工作站是全國第三個建成的工作站。與高淳結緣,源于我們建筑學院畢業生韓芳2018年給高淳區長信箱寫的一份信。”當日上午,莊惟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
韓芳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碩士研究生,2014年畢業后來到高淳,慢慢喜歡上了這座城市。韓芳告訴記者,在學校學習時,受老師們耳濡目染,對鄉村振興工作站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到高淳工作后,接觸了一些區領導,被他們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所感染。”韓芳說,經過深思熟慮,2018年4月正式寫了一份信到區長信箱,把為什么做工作站,怎么做,以及別的地方的情況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
信很快就有了回應。2018年5月的一天,韓芳接到了高淳區政府辦工作人員的電話時,很是驚喜。來電說,區領導很重視,希望進一步了解情況。
韓芳說,一邊是母校和老師,一邊是工作地高淳;一個要做,一個需要。就這樣,雙方需求很完美地結合起來了。工作站的建設很快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2018年5月,高淳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鄉村振興論壇。當年7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組織“鄉村振興”實踐支隊全體成員赴漆橋街道、東壩街道、椏溪街道、固城街道等地開展現場踏勘。
通過進村入戶、實地調研和座談交流后,實踐支隊大體了解了高淳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建筑風格等方面的具體情況。經綜合分析區位交通、整體環境、村容村貌等多重考量,最終確定高崗村為“鄉村振興工作站”場地。
2018年12月,雙方正式簽署“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共建協議”,在高崗村建設全省首家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
2019年1月,工程啟動建設以來,清華大學的學生參與各個環節,當年10月份完成設計方案,今年6月6日工作站一期兩棟建筑竣工投用。
打造高淳旅游的文化新名片
高崗村位于小茅山田園綜合體西北入口,周邊有漆橋老街、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國際慢城等高淳重點旅游資源。
2018年12月清華大學與高淳區政府簽約以來,已有58人次10余所國內外高校的學生在高崗村開展了四批次的實踐活動,形成了超過2.5萬字的實踐成果。原先村民閑置且損壞嚴重的房屋,通過學生的社會調研分析,改造成為了具備辦公、培訓、會議、展覽等綜合性功能的空間,不僅是師生假期實踐的現場教室,也為當地村民增加了公共文化活動空間。
高崗村本身村莊肌理清晰,綠化程度高,周邊農田林地水網環繞,景觀視野開闊,交通非常便利。未來寧宣黃高鐵在漆橋片區設置高鐵站,其交通優勢進一步凸顯。
“工作站來了之后,村里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通暢,環境優美,知名度高了,到村里來旅游的人也更多了,我打算回來參與家鄉建設。” 常年在外從事建筑行業的高崗村村民諸小華說。
漆橋街道茅山村黨總支書記何玉保介紹,高崗自然村有39戶105名村民。鄉村振興工作站啟動建設后,街道將居民閑置的18棟房子租下來,交由區建發集團整體打造。除了固定的租金之外,村里十幾個村民過來打工,也吸引了周邊村二三十個村民前來。
工作站同時也是高淳圖書館漆橋分館,將為慢城生態旅游資源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為實現全域旅游戰略打下堅實基礎,后期也將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旅游和消費,對提高當地村民收入、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弘表示,清華師生將利用寒、暑假等假期,組成“鄉村振興實踐支隊”,持續開展駐點實踐,也將在非實踐期間,提供遠程教育、咨詢等服務,切實推動實踐成果落地,吸引更多的人來高崗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長效進行。
為經濟較發達地區鄉村振興探路
青磚白墻、飛檐翹角。走進高崗村,一座兩層樓的建筑別具特色,這里是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高淳工作站所在地。
“與國內其他工作站不同的是,高崗村不僅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比較好,而且非常具有示范性。” 莊惟敏說,江浙一帶的鄉村,經濟比較發達,村民們的生活水平,思想意識和狀態,都是比較領先的。在這樣一個自然資源、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如何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再出發、如何總結提煉出可以向長三角經濟較發達地區推廣的經驗,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莊惟敏介紹,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潮流中,高淳既有良好的資源稟賦,也有成功的點上實踐,具備探索鄉村振興新路的基礎和條件。目前已與高淳達成共識,在高崗村建設“兩基地、兩中心”,即建設小茅山綜合體內重要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民宿體驗中心和鄉村文化中心。
高崗村有中國農村通常的空心化現象,地方建筑業比較發達,一部分村民常年在外務工。莊惟敏說,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把房子翻翻新,更是要把村民吸引回來再創業。要達到這一目的,文化層面的提升就是一個種子,要讓村民老幼認同,讓前來旅游的人愛上和喜歡上這個地方。
工作站的建設也是學科發展的重要平臺之一,目前已有包括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全國54所高等院校參與其中,清華大學50多個專業也協同參與,這對科學技術轉化有很重要的意義。
莊惟敏說,工作站已經引起了很大的關注,18棟建筑中一部分將改造成民宿。鄉村振興不僅僅是來農家樂吃頓飯就走,而是要讓大家留下來、住下來,甚至引入一些新村民,一方面解決空心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又可以帶動城市里更多的文化、經濟要素到鄉村來,對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的意義很大。
高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高淳工作站的建立,將為高淳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最前沿的動態信息和最先進的理念,為高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高淳將緊緊圍繞共建“兩基地、兩中心”,在規劃上深謀遠慮,在管理上深耕細作,在項目招引上深播廣引,將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高淳工作站打造成高淳鄉村振興的一張靚麗名片和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標桿。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