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副院長劉玉龍:醫療設施——綠色生態城市的急救站
2020國際人居環境與未來城市大會暨第十屆園冶高峰論壇于7月11日圓滿落幕。大會歷經八天,精彩瞬間可謂目不暇接,令人回味無窮。在7月6日的《建筑設計與城市風貌學術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劉玉龍發表題為《醫療設施——綠色生態城市的急救站》的演講,探討醫療設施和生態城市的關系,并用北京和青海的兩個案例闡述了醫療建筑的設計方法。
1.生態城市:基于健康環境的觀念
城市是實現兩個重要目標的工具:一個目標是實現社會和個人的更富有創造性的發展,另一個目標是與自然相互支撐,進而達到共同健康的進化。也有專家提出生態城市的標準:生命、美學、公平(Richard Register,1987),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為城市和區域的各種生命提供保護和服務;二、美學的特征:感染力、風格和建設形態;三、市民的選擇機會、滿足個性和發揮潛能的生活方式。
中世紀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上述觀點,但這樣理想的生態城市只能是適度規模的,因為古代城市會面臨一些大規模傳染性疾病帶來的問題,像“黑死病”,城市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群大規模聚集后帶來傳染疾病的風險。
從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因為生產的需求,人群大規模聚集在一起,這更加體現了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健康是城市的基點,是生態的前提,是保證生命與生活質量的基本紅線。
從工業革命之后到20世紀70年代,建筑師們對醫療設施進行了許多的實踐和對未來醫療設施的暢想,醫療設施的逐步建造和發展,支撐了現代城市的生態基礎。
“一站式”服務的醫療模式被各大醫院廣泛運用,還有其他的設計細節,如天光的二次運用、功能分區的規劃、病房單元的布置等,都在努力為病人提供舒適的醫療環境和愉悅的心理體驗。
醫療設施是生態城市的出發點,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由于有了醫療設施,才有了健康的、生態的城市。如今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醫療設施作為城市支撐設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醫療設施是生態城市的急救站,診斷與治療疾病,在城市健康運行中起到了與消防站類似的作用,在城市受到傷害后,幫助城市快速恢復。
2.醫院建筑:城市綠色設施
醫療建筑也是城市的綠色設施,以下幾個方面應該值得關注:
• 合理的醫療流程:緊湊的空間形態、綜合的可持續評價、便捷的科室布置、嚴格的院感控制(防止醫源性感染)。
• 靈活的彈性空間:使用空間與輔助空間的分置,空間適應性強。
• 平衡的空間分配:舒適多功能的首層大廳、合理的醫護空間、適度的病患空間。
如何保證患者能夠同時治療傳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而不在治療過程中傳染其他人,防止病毒的擴散,是一個切實存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3.療愈花園:積極的醫療生態系統
隨著醫療模式的變化,人的心理變化和心理需求得到了重視。療愈,就是把一些癥狀、疾病、虛弱和其他顯著的障礙減輕,進而擁有正常的功能。療愈景觀是指借由接觸植物、庭園活動與接近自然的過程來改善身體、心靈狀態的一種治療性景觀。它以康復為目的,為人們帶來安全感和舒適感,并可緩解壓力。
2005至2010年期間,英國學者回顧所有的研究后,提出關注經典的療愈環境的四大要素:自然、采光、新鮮的空氣、安靜的環境。事實證明,四大因素的應用,帶來的環境營造上的效果遠遠超出預期。
醫療景觀提供充分接觸自然并能開展各項運動的機會;提供遠離日常煩瑣生活的新鮮環境;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間,提供社交與聚會的場所;具有良好的空間及場所可識別性和積極向上的藝術感染力。
療愈景觀設計原則應包括安全性、易達性、柔軟性、容易性、無障礙設施、色彩運用六個方面。考慮移動、活動、植物、健康上的安全性,易于發現且到達距離不要太遠,充滿季節感的植物配置,營造滿足大多數人所需求的空間。療愈景觀的設計,要求的是寬松的設計,園路曲線、寬度依據人體工程學的理論數據。無障礙設計要關注重視殘疾人、老年人及各種病人的特殊需求,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身體障礙的病人,著力于能夠滿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通用型設計。最后還要注意用正確的色彩對病人情緒予以正面引導。
醫療設施在一個健康、生態、可持續的城市中,既是出發點和保障,又是緊急設施的急救站,醫療設施本身也應該做到綠色、可持續、注重能效比和帶給人的空間感受。療愈花園作為醫療設施的重要補充,也是景觀設計師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
4.實踐項目
實踐1:老齡化社會語境下的醫療設施——北京市老年醫院
北京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城市,人口眾多、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根據統計數據,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嚴重的,世界衛生組織針對老齡化社會的普遍性,頒布了《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設指南》,旨在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北京市老年醫院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設計建造的,是以治療老年病為特色的醫院。住院部做了十字交叉形結構狀設計,確保高效的空間組織模式,同時創造了更多的采光面積,讓每個病床都有陽光的照射。
這也是北京首個采用天軌輔助系統的醫院,癱瘓或行動不便的病人可以通過移動的倉位和軌道到達醫院的病房、走廊、浴室等地方。
實踐2:地域文化語境下的多義性——海北州康復醫院
海北州康復醫院位于高海拔、低密度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緊鄰青海湖,醫院作為西海鎮和三角城聯系發展紐帶上的重要節點,滿足了當地居民對醫療設施的需求,規劃設計中也考慮了青海湖的旅游資源和體育訓練資源。
醫院建筑面積一萬平米左右,建筑格局受普陀宗乘之廟等藏式建筑的啟發,體現了院落式和圍合性的空間特點,通過圍廊串聯治療室、病房、手術室、會議室等各個部分,形成連續的空間。另外還建有藏藥制作和展示的博物館,展現西藏特有的藏醫文化,目前項目建設接近尾聲。
注:圖文版權歸THAD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THAD企劃部。
聯系方式:
電話:+86 10 62789996
郵箱:thad_branding@thad.com.cn
編輯:張倓思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