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公園城市的文化創意與創新表達
2020年9月16-17日,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博會國際學術交流會召開。在9月17日的健康宜居與韌性城市主題論壇上,澳大利亞IAPA(艾帕)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主持建筑師彭勃先生發表題為《公園城市的文化創意與創新表達》的演講。他認為,用現代設計手法來演繹傳統東方文化的設計理念,已經廣泛應用于IAPA的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領域,并且這兩者在設計和規劃過程中達到了完美的融合,并通過多個精彩案例的展示,詳細闡述了自己在公園城市的文化創意與創新表達所展示出來的觀點。
彭勃
現階段“公園城市”的概念越來越被人熟知,它是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合的復合系統,是覆蓋全城市的大系統,城市是從公園中長出來的一組一組的建筑,形成系統式的綠地,而不是孤島式的公園。在公園城市建設中,如何提升文化創意力和創新表達的感染力,彰顯公園城市的人文價值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1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尺度非常大,目前可能是國內最大的城市公園。由于歷史發展原因,成都的新城和老城被龍泉山脈分割成兩個部分。按照新的城市發展政策要求,今后的成都將會以龍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形成大成都環抱龍泉山的格局。
森林公園的長軸方向長度有97km,相當于從廣州到深圳的直線距離,尺度是非常之大。在整體規劃中也安排了若干個節點的設計,便于有效管理和實施。其中一個節點是作為今后成都文化和對外交流的核心區,也就是說未來有些領事館會搬遷過來。在設計的時候采用了西南地區民居吊腳樓的設計理念,用大型環狀交通體系把所有沉浸在山霧里或懸掛在交通體系上的一系列建筑體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建筑綜合體,除了發揮日?;竟δ芡猓€可以作為市民文化活動、交流和其他商業活動的聚集地。站在另外的山頭上,水平視角下幾乎能看到整個大環所形成的類似像文化公園尺度的造型。在整個交通體系下面懸掛的具有西南民居神韻的建筑,可能會作為今后不同文化部門或使館部門工作的地點。圓環的下面又形成了很多大型的戶外活動場地,為一些展覽活動、文化活動和商務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場所。
大型環狀交通體系設計
水平視角下的環狀系統
2 唐·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規模將近3k㎡,尺度相當之大。它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給城市建筑提供文化保護場所之外,同時又為城市增加了公共綠地空間。該公園已于2010年對外開放,為當地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推動力,無論是周圍居民的生活品質,還是整個城市形態,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
效果圖
通過建成后的衛星照片看到,遺址公園里面幾乎全部的功能設施,包括道路和其他裝置等幾乎全部實施完成。在總體規劃設計之外,一些節點的設計也花費了很大精力,比如整個中軸線上的展示裝置,由三個大宮殿串聯而成,最后形成宏大的中軸景觀展示布道。其中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是中軸線上最著名的地標點,在歷史遺址上占據重要位置,它的尺度和規模都是有文史記載的,對這這些宮殿的遺址如何展示、如何使用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當然,對于歷史遺址項目,在國際上和國內都有法律規定,不能重建,也不能復建,所以只能采用藝術構架以及加景觀的方式,把過去整個宮殿的尺度和空間重新展示出來。該設計方案也獲得了中國設計大獎等業內的極高榮譽。
四季景象
3 河源客家文化公園-圖書館新館
河源客家文化公園占地1.3k㎡,從設計競賽到施工建成歷時近7年多時光,跨度很長,而且由于用地的更換以及設計要求的改變,后期建設實施中發生了很多變化。
這個公園位于河源中山大道北拓延長線的終端,從入口處開始,整個軸線按照一個個節點順序完成。其中建筑部分最后建成的是河源市新圖書館。該圖書館在設計規劃過程中IAPA做了很多關于客家文化和客家居住方式的調研,特別是他們民居的居住方式。經過調研研究,決定采用客家五鳳樓居住的雛形作為設計的基本模塊,把所需要的功能按照現代生活和圖書館常規空間使用方式融入在這樣的框架里,從而形成了最終的設計方案。這個設計從方案階段一直到后面的實施階段,也是有很多反復和爭論,包括建筑地面的材料等有很多不同意見和爭議。最終,客家文化公園和河源圖書館還是以現代的設計手法,把傳統客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在各個設計細節上的方式 上體現了出來。
河源市新圖書館
該公園建成以后得到了河源市民的高度評價,特別是河源圖書館被稱為河源有史以來最美的建筑,這個最美不僅是指建筑本身,也是文化傳承方面的榮譽。整個建筑空間設計采用的處理方式甚至包括用料都跟客家文化有著密切的相關,建設過程中的很多設計細節都使用了文化演繹的方式,包括夯土墻等的表達手法,把過去客家建筑在傳統的營建模式上用現代的手法重新演繹出來,甚至包括客家傳統建筑內冷外暖的建筑手法,也用了一些竹子做的遮陽裝置來呼應傳統客家建筑當中的某種元素。
4 廣州文化設施四大館“一館一園”
嶺南大觀園以及廣州文化館,被稱為一館一園,在廣州新的城市中軸線的最南端。其中圍繞海珠湖建成了嶺南大觀園,同時又把文化建筑——廣州文化館植入到公園之內。在公園的設計和規劃中,IAPA設計的這個公園尺度不僅呼應了環湖區域的尺度,還呼應了廣州城區的尺度,特別是中軸線上的三棟建筑,分別是電視塔、東塔、西塔,廣州最著名的地標。為了把整個城市的尺度和公園的尺度能體現的更加適度,在公園里設計了巨大的榕樹裝置。榕樹裝置也是這次設計最大的也是最有爭議的亮點,它是大型的鋼結構豎向綠化裝置,實際上也是豎向的植物園,人們可以通過交通設施,包括棧道、樓梯、電梯上到樹上去眺望整個公園的景色,回看中軸線上的廣州市貌。同時形成了各種展覽和展示的小空間,方便開展各類小型的活動。在這些榕樹下面的裝置,非常具有時代感,同時又和當地文化符號形成非常緊密的契合。
大型榕樹裝置
5 溫州三垟濕地公園-濕地博物館和非遺文化展覽館
這個項目面積有十幾平方公里,離溫州市中心只有2km,可以說是溫州市中心的城市濕地公園。現在公園里除了一些還沒有遷走的舊村莊以外,基本上還是原生態的濕地,政府決定把整個公園做成城市的中央公園,把文化元素植入進去,包括森林濕地公園的博物館和甌江非遺址文化展示館。
在規劃設計濕地博物館的時候,為了將整個建筑對濕地的影響降到最低,所以將濕地博物館設計成漂浮在濕地上的狀態,對濕地幾乎沒有什么影響,濕地從建筑下飄然而過,我們甚至對人們參觀動線也進行了深入考量,比如采用搖船進入的形式進行參觀,盡量把對濕地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建筑像漂浮在濕地上
非遺文化展示館是用現代的設計方式詮釋當地的文化展示的空間,建筑是以現代的設計方式呈現出傳統江浙小鎮的建筑組群的手法。這種做法在IAPA很多項目設計上都采用過,也就是IAPA一貫堅持的“用現代的設計手法來演繹傳統的東方文化”的設計理念。IAPA無論是在建筑設計的處理方式上還是景觀設計處理上,都在貫徹這個理念。
6 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城市及標志性建筑概念設計
深圳北站商務區的概念設計是位于深圳高鐵站北站出口的6個地塊范圍之內,街區尺度很大,設計的時候在核心區中間嵌入了一個小型的中央城市公園,由于大量的人流在這里穿越,所以就把附近的車站和城際鐵路放在公園的下面和公園之中,形成綜合性的立體的交通體系。從造型上來看,希望這里作為深圳的第一門戶,能夠給人山水悠然、水墨中國的感受,讓大量的活動在山腳下進行,更多的居住、工作和購物的活動形成在山的上面,構成傳統的中國風景畫的形象。
規劃效果圖
從不同的角度綜合考量六個地塊的設計,其中紅線跨界的處理是頭一次。在城市規劃設計當中IAPA也想挑戰一下跨紅線的空間處理的手法,如果一旦成功和被采納或者接受,無論是對政府、社會還是市民來說,是一個多方共贏的結果。
7 廣州南沙新區明珠灣起步區C2單元城市深化設計與重點地塊建筑設計
廣州南沙新區明珠灣起步區C2單元城市地塊設計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當時領導提出的要求也非常具體,他們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形成“抬頭像新加坡,低頭像威尼斯”的空間格局。IAPA在設計過程當中也的確把這些理念都貫徹了進去,充分利用了南沙河涌的優勢,所有的地塊用水上交通系統連起來,同時整個城市風貌是以完全現代化的城市形象示人。
效果圖展示
8 西安華僑城西咸灃東文化中心
西安華僑城西咸灃東文化中心規劃和施工都已完畢,并剛剛已經舉行開幕啟動儀式。該設計也是采用了在西周時期使用的黃土臺地上營造建筑的理念,用同樣的方式來構筑現代的生活、居住和商業的模式,這是集居住、商業、文化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占地約3k㎡,是規模非常大的一個項目。
大家都知道西安的地下盡量是不能挖的,一旦挖了,底下很可能出現其他的遺址或者是古跡,會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推進,所以整個項目在平地上往上面建設,沒有做任何地下工程的施工。并且在設計當中采用了原來的在土坡上建宮殿的形式,用非常簡潔的大盒子在土坡上營造所需的使用空間。
模型展示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