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一等獎獲得者王鴻:用生態理念設計城市的未來
王鴻
每年參加園冶杯見證個人專業成長
“我幾乎每年都報名參賽,來見證自己在設計專業上的成長”,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藝術學院的王鴻同學這樣介紹他參加園冶杯的緣由。在他看來,面向風景園林、城市規劃、建筑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舉辦的園冶杯,在大學生設計競賽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參加這樣的競賽活動,是對平時知識和經驗積累的最直接有效的驗證方式。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平臺表達自己的創新理念。
王鴻的參賽作品題目叫《Spear & Shield “矛”和“盾”》。“矛”指城市擴張對環境的沖擊,“盾”則是生態景觀對前者的應對。設計背景是,鄉野區域面臨著城市擴張的巨大壓力,城市的擴張不僅在同化僅存的自然鄉村河灘,還消磨著人們對綠水青山的期待,不僅如此,工業污染排放直接導致了水質下降,也持續影響周邊的農田土質和農作物產量。然而,出于對于城市提升的盲目追捧,規劃者的關注重點始終在城市效益和經濟發展上,卻忽視了城市快速發展的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探索典型區域的改善方案,并通過規劃設計來實施。
用景觀設計應對城市化對環境的沖擊
設計選址在陜西咸陽的涇河流域。設計中具體的 "矛"和"盾”,矛代表咸陽城市擴張對涇河沿岸自然河灘的沖擊和涇河水污染引起的土壤質量下降及水土流失,盾代表生態景觀對于擴張的緩沖和對水污染的改善。因受西咸城市一體化擴展的影響,近年來,涇陽區間涇河沿線的自然鄉野河灘承受著被城市化的壓力。隨著涇河上游地區污水不時溢出,城鄉交錯區的水環境也在不斷惡化,其不良影響逐漸輻射到流域周圍的農田土壤和陵墓遺址。設計旨在在城市迅猛發展的大勢下埋下代表生機和希望的種子,讓綠地景觀成為抵御鋼筋城市影響生態的堅固盾牌。
完成作品花費了王鴻三四個月時間,過程主要分為景觀功能定位、設計地址選擇、當地文化提取、場所功能分析、方案設計、后期制作等部分。因為作品是在考研備考過程中思考和完成的,所以有些時候,他是白天背書,晚上建模,但事后回想起來,雖然辛苦卻也十分充實。
作品最大的特點或亮點,王鴻覺得是水凈化系統設計。作品外形以提煉當地標志性的茯磚茶文化為靈感,獨特的水凈化系統通過人工處理的流水高差以及人造植物塘的吸附、改善雜質的特性令污水得到凈化,使之成為“茶葉”上的一顆“露珠”。同時,在不同水平高度的景觀層次上,設計了遍布區域的“路網”,合理劃分各個景觀帶,并通過特色廊橋連接,使每個功能區即有獨立性又有緊密聯系,讓人可以連貫地欣賞到從河沿線延伸而出的階梯狀生態景觀。
希望未來能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
對于參加園冶杯的體會,王鴻說,“參賽后讓我更加自律了”。在他看來,參賽最大的好處就是會讓人有一個目標,而有了目標就會擁有動力。為了參賽,他平時會大量閱讀網上優秀的設計作品,一邊開闊眼界,一邊學習別人的設計手法,爭取在自己下次的設計中吸收運用。
王鴻打算今后從事景觀設計工作。他表示,自己始終相信,景觀設計是決定一個空間品質和舒適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的本科專業是環境藝術設計,“這是一門具有未知潛力和包容性的專業”,既可以學到藝術的隨性自由,也可以學到設計的嚴謹和規范。目前,他想先多汲取一些“養分”,打好基礎,希望未來能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
參賽信息
作品名稱:“矛”和“盾”
參賽作者:王鴻
指導老師:楊瀟涵
參賽院校: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藝術學院
獲 獎:第十一屆園冶杯大學生競賽畢業設計獎公共藝術類一等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