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一等獎得主魏子涵紀亞迪:營造文化共享智慧家園
來自長安大學建筑學院的魏子涵和紀亞迪同學,在第十二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中斬獲城鄉規劃類課程設計作品一等獎。近日,他們接受了風景園林網的采訪,講述了參加競賽的心得。
左魏子涵;右紀亞迪
獲獎作品《全息歲影》針對西安回坊街區西倉片區的城市更新設計。這一地塊歷史悠久,街坊、集市、當地美食等都使地塊獨具魅力。但在城市繁華的背后,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城市問題,比如老舊街巷改造、交通問題、空間組織、人與人間的交流障礙等。因此,兩位同學嘗試在延續地塊人文底蘊的同時加入新元素,使地塊能夠更好融入時代發展,同時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她們以VR沉浸式體驗為線索,著重打造社區公共空間,煥活街巷廢置空間,營造以市井記憶與智慧生活為內核的西倉片區文化共享智慧家園。
兩位同學表示,設計創作靈感來源于基地調研過程中的實地體驗。團隊切身感受清晨趕集的氛圍,與四處前來西倉的老西安人一起穿行在各個檔子間,聽著叫賣聲吆喝聲,有感而發想將巷子中的溫情與氛圍傳遞下去。一條小小的巷子承載了無數西安人的歷史記憶,而“逛當子”更是許多老一輩西安人的青春記憶。但它也必然會有與城市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兩位同學思考的重點就在于如何在收藏大眾回憶的基礎上,使它能夠和時代發展相適應。于是“留住記憶”便成為她們思考的切入點。普通照片、視頻的形式不能真實立體的還原“記憶”,因此將“全息投影”的概念引入設計中。通過對全息技術的梳理,發現其中有許多和規劃相通之處,以此為基礎進行方案構思,并參考全息概念背后的邏輯推進方案。
對兩位同學而言,參加園冶杯競賽是一次挑戰,但收獲更多的是動力與鼓舞。翻閱往屆獲獎案例時,感受來自各地規劃學子的智慧與思考,以及所呈現的豐富內容,使她們在進行構思與設計時更加嚴謹。在此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規劃專業的了解與認識,填補以往許多空缺。通過競賽,對規劃的實踐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本上的知識只有在調研實踐中細細體會,切實感受城市的風土人情與市井氣息后,才能更好地轉化為實用且有溫度的設計。
參加競賽與平時寫作業有很大的區別,競賽更加要求主題突出,要重點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方案更多是想體現公共空間設計所營造出的家園感,因此在排版時省略一些慣用的分析步驟,從前期分析開始重點關注人在公共空間內的感受,以確保方案前后的連貫性。她們表示分析要全面,但是做方案應該有所側重,才能在規定的圖紙范圍內更完整地表達設計意圖。
在競賽過程中,從現狀調查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草圖修改,指導老師都提出了非常寶貴的建議,其中不只關于方案本身的建議,更多的是對于規劃方法、設計價值觀重塑方面的幫助。她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對于回坊的四合院的更新,一開始只是將可以更新的院落進行再開發,像是在做填空,將保留建筑規整成一個又一個小院落,整齊劃一。但指導老師表示,關中的四合院有自己獨特的肌理——一線天,即院落本身就是東西長南北短的格局,強行將它規整成傳統四合院的樣子是與地塊歷史文脈相悖的。在聽取指導老師建議后,她們對照現狀CAD圖注一點一點梳理它的現狀肌理,剔除違建的建筑,整合可以規整的建筑,盡力還原地塊的街巷格局。
地塊CAD圖
在制圖過程中,團隊經常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畫圖,互相“評圖”,互相交流、分享設計思路、互相指出彼此邏輯上的“漏洞”,互相加油打氣!內部配合也非常默契,首先一起商量思路推進方案,然后分工完成自己擅長的部分,最后再進行梳理整合。大家一起為了同一件事努力,共同進步。參加競賽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記憶。
參賽信息
作品名稱:全息歲影——基于沉浸式體驗的智慧家園空間營造
參賽作者:魏子涵 紀亞迪
指導老師:井曉鵬
參賽院校:長安大學建筑學院
獲 獎:第十二屆園冶杯大學生競賽城鄉規劃類課程設計作品一等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