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園冶杯一等獎作品《海晏岸清——深圳西海岸風暴潮防御性景觀設計》解讀
隨著全球變暖和海平面持續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沿海城市作為經常遭受多種氣候災害的地區,飽受傷害。因此,如何適應、抵御極端天氣帶來的傷害成為當下必須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作者團隊在新時代“城市更新”理念背景下開展項目方案,以深圳寶安西海岸線為對象進行景觀更新設計。針對風暴潮帶來的海岸線的上升、波浪爬高對寶安區不同程度和區域的影響,以及寶安區原本的基礎設施較差和綠色基礎設施遭受破壞等問題,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整體設計思路由大及小,以期從城市的各個角度構建具有韌性的寶安西海岸,提高其風暴潮適應性。
總平面圖
風暴潮防御史+現狀分析
團隊研究發現,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從1949年至2020年,直接登陸深圳市的風暴有數十個,特別是寶安區西海岸地區的設施、經濟、生態飽受風暴潮影響。例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鹽堿化、公共基礎設施受損、綠色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等。
風暴潮災害及防御史分析圖
場地現狀分析圖
生態資源分析
基地內經濟發達,但隨著風暴潮等極端天氣,以及城市急劇擴張所造成的綠色基礎設施遭受破壞等因素,導致目標區域面臨生態資源減少,受災人群增多等威脅。
生態資源分析圖
場地要素分布及生態變化圖
設計策略
團隊根據寶安西海岸現狀和景觀空間布局,充分發揮現有的海岸帶優勢,解決風暴潮適應性所面臨的問題,結合西海岸城市肌理,對基地進行合理布局。協調風暴潮防御、城市建設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用景觀的手段將其進行融合,提高寶安西海岸面臨風暴潮時的適應性和韌性。針對寶安區西海岸的特性問題,作者團隊提出了4點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即連通策略、彈性策略、生態策略、避災策略。
①連通策略:寶安西海岸存在城市洪澇頻發、河流污染嚴重、水資源短缺三大水環境問題,直接影響寶安區人居質量、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針對這些現狀提出藍綠活水策略。全新的藍綠活水框架將城市的藍綠空間聯系得更加緊 密,與現有的海岸城市互補共生。
②彈性策略:相對于傳統硬質的海岸工程岸線的建造手法,彈性岸線提出硬質邊界與軟質岸線相結合的策略,將大尺度自然生態邊界和海岸工程相結合,抵御風暴潮和海平面上升、凈化水質、減少工程堤壩對濱海空間帶來的消極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岸線的防御功能。
③生態策略:為提高場地生態性,建設了大量的雨洪設施,為緩解城市內澇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④避災策略:給居民提供避災場所,疏通避災道路。
設計策略圖
彈性策略圖
牡蠣島設施
牡蠣島設施:牡蠣礁島是以牡蠣為單位而設計的濾水設施。牡蠣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在海洋生態系統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功能,對控制水體富營養化、改善水質均具有重要作用。針對其的特殊設計不僅利用了深圳西海岸獨特的天然地理和生物條件,更是以生物生態設施改善景觀環境的一大舉措。
濾水設施:麻繩連接牡蠣礁島,使得原本的點狀分布的礁島連接成片,增強牡蠣礁島的生態功能,加快其生長發展速度。富營養化的水從孔洞里的牡蠣中流過,加速其生長。其中公共通行道可供人行以及非機動車的通過,循環風機將水從孔洞中抽出來。
牡蠣礁島簡介圖
牡蠣礁濾水設施簡介圖
牡蠣礁細部設計分析圖
海岸線防護策略
海岸線防護策略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雙層沙丘,牡蠣島演變史以及建立可浸區。
牡蠣島演變史:
目前海岸,無牡蠣島;
3年后海岸,牡蠣礁培養;
5年后海岸,牡蠣礁生長良好,可自我繁殖,加以人工輔助;
10年后海岸——牡蠣礁島形成,不需人工輔助繁殖,可有效改善水質及周邊環境。
牡蠣島演變史圖
雙層沙丘:為加強沙丘的保護功能,將沙丘進行人工化,形成雙重沙丘。當風暴潮來臨時,主丘作為犧牲性沙丘直接受風浪作用,大量吸收并減弱風浪的沖擊力,第二層沙丘在主丘的保護下,面臨的風浪沖擊有所減緩,流失情況較輕,能夠對內陸環境起到保護作用。
建立可浸區:即建立綠色基礎設施,對雨水起到調控作用。
海岸線防護策略圖
參賽信息
作品名稱:海晏岸清——深圳西海岸風暴潮防御性景觀設計
參賽作者:宋鈺瑩、杜鴻雪、張素素、弓鈺薇、沈迪
指導老師:王璐艷、梁銳
參賽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獲 獎:第十二屆園冶杯大學生競賽風景園林類課程設計作品一等獎
專家評語
該方案針對深圳市西海岸風暴潮的生態問題展開了系統性的研究和解決方案的探索。其對該區域遭受災害的歷史狀況及對沿岸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建立了較為立體和完善的理論依據基礎。
方案中還研究了過去針對該自然災害的“硬性的防御措施”的方法,總結經驗,提出了更為生態的“軟防御”方式。運用了如完善生物多樣性,建立防護林,雨水花園,雙層沙丘,U型海岸等多種生態型“軟防御”措施,弱化風暴潮所帶來的沖擊力,結合硬質駁岸等“硬防御”形式,優化了防護效果的同時,提升了沿岸的生態景觀環境,讓人與“自然”的沖突更加平緩。特別是對紅樹林駁岸的改造和利用,人工牡蠣礁島的構想同時兼顧了經濟價值和水質改善等現狀因素,整體思路達到了可持續性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理念。
設計思路清晰布局不呆板,整體風格協調,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
——R-land 源樹創始合伙人 白祖華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