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邦園林丨保利琶洲體育公園景觀設計
琶洲,作為廣州城市CBD的新起之秀,每天都有新的生機在不斷煥發,是正在崛起的新寫字樓,不斷涌入的新年輕、以及不斷發展的新興行業……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在這片土地不斷被提速、提速……
與過往一味追求速度不同,如今即便身處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之中,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自由以及自然的追求,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方土地:總有清新空氣、能賞四季風景、與城市合而有分、遠離喧囂與利益,也能容納自己的所有情緒。
城市自在活力空間
初識場地 沉悶乏味
沉悶、缺乏活力的城市空間
項目位于廣州琶洲改造片區東部,是琶洲親水綠化帶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場地原貌為傳統的綠化堆坡,綠化品質較差、望江視線遮擋、場地活動空間缺乏。
俯瞰濱江公園景觀
隨著保利洲際酒店的落成以及天幕廣場的投入使用,業主對濱江景觀有了新的需求,希望通過全局性、系統性的設計,打開濱江的觀景視線,打造體育公園,滿足周邊社區人群的使用需求。
場地歷史現狀
介入場地 注入活力
打造外向型城市公園
通過對場地周邊關系及使用人群進行系統性的梳理,我們決定對場地進行多功能的劃分,設置多元化場所,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時結合洲際酒店的觀景視線,打造公園中心開放式草坪,營造疏朗通透的活動草坡。
結合城市天際線打造開放式景觀
考慮場地的日照陰影和觀景角度,設置休憩廣場、階梯看臺、體育運動場地、兒童運動場地、慢跑道及服務中心等多元的休憩運動場所,將原本內向型的純綠化觀賞綠地轉化為活躍的外向型城市公園。
場地日照陰影分析
綠癢治愈空間/Green Itch Healing Space
原狀場地多重的地形地坡讓原本狹長的場地空間更加局促壓抑,所以設計首先將場地多重的土坡推掉,重新梳理一個舒適的草坡空間,讓游客在草坪上可以享受自由的閑暇時光。
綠色系治愈大草坪
草坪的邊界區域,結合海綿城市技術,打造了多層的雨水花園,對場地的雨水進行疏導下滲,有效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兼具環保美觀的雨水花園
自由靜享空間/Enjoy free space
公共空間場地位于濱江步道與人行道之間,是道路的東部盡頭,在改造前由于密閉的空間加上較少的行人,原本是塊無人問津的綠化邊角區域。
私密的靜享空間
在改造后,通過開放性的邊界,接入兩側的人行流線,引導周邊新建辦公樓的白領、周邊住宅區的居民及江邊散步的游客進入公園進行活動,提供休憩、賞江、野餐、慢跑等多種類型的活動,為每位游客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社交平臺。
自由開放的漫步空間
活力運動空間/Vigorous sports space
場地西側規劃為運動場區域,由于業主的運動需求不斷增加,場地設計也一直變更向西延伸拓展,最終建成了一個足球場、三個網球場一個籃球場及一個兒童運動場地,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
工作之余的運動時光
場地由于緊鄰周邊道路,因此通過圍網將運動場地進行圍合。運動場圍網考慮到傳統圍網的呆滯感以及成本的限制,在圍網上通過顏色以及流線的變化來增加場地的活力。
滿足不同年齡需求的運動場所
萬物生長 各得其樂
城市生活升溫ing
走進公園,置身珠江畔,欣賞著公園里往來的風景,它像一個小世界,萬物自由地在此處呼吸生長;它又像一片凈土,擁有城市生活中難得慢節奏。
江畔的靜謐時光
坐在臺階上、草地上,感受著江風拂面,看著被風肆意得吹動著的花花草草,感受著最后一縷夕陽從臉頰劃過,生活原來如此般美好!
夕陽西下的慵懶
無數個溫馨的故事正在此處上演,讓這片土地有了格外的人氣與溫度。
散發著自然氣息的草地上有席地而坐的一家子、林蔭場上有下班后卸下疲憊重新奔跑的年輕人、還有漫步的情侶、來往的行人……故事一直在變換卻從未停止,這里的溫度也從未冷卻。
城市生活的另一面
如果乏味了城市的節奏,就來這片土地停留一會兒吧!享受自由的呼吸,享受被綠意籠罩、被活力包裹,享受這座城市別樣的溫暖……
足以為它停駐腳步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保利琶洲體育公園景觀設計
業主單位: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總監:何佳鈺、黃健樂
設計單位: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主創設計:葉勁楓、曾偉澤
設計團隊:何幼梅、葉瑩、何嘉儀、黎葉群、彭泉森、許智杰、陳利華、劉俊賢、屈博坤、劉華平
施工單位:廣州華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繡林康體設備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羅少鋒、李鵬
獲獎情況:第十二屆園冶杯市政園林獎公園類銀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各區至少建成1條高品質商業步行街
商業步行街是城市活力的重要名片。《北京市促進商業步行街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對外發布,提出到2025年,各區至少要有1條高品質商業步行街,全市建成一批商業繁華、文化濃厚、特色鮮明、環境優美、治理規范的高品質商業步行街【詳細】
江蘇常州:打造“五好”口袋公園
以“清代第一詩人”、毗陵七子之首黃景仁而得名的景仁公園,8月1日正式向市民開放。這是常州市首座采取“小園對標大園”方式實行標準化管理的口袋公園。景仁公園設計建設之初,就把共享理念融入其中【詳細】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長江,我國第一大河流,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如何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詳細】
華南國家植物園:科研成果亮眼,城園融合加速
去年7月,華南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一年來,華南國家植物園在科研、科普、城園融合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物種收集更加豐富、規模不斷擴大、實力逐步增強,努力向著建設世界一流植物園的目標不斷邁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