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引導全社會合力保護古樹名木
游晉陽古城品九朝古都歷史,逛晉祠公園賞千年柏樹風姿,登天龍山尋蟠龍松動人傳說,穿五一路探古銀杏前世今生……10月25日結束公示的《太原市古樹名木保護專項規劃(2021年—2035年)》,明確要構建古樹名木公共游憩體系、開展古樹名木主題生態休閑旅游、開發古樹名木文創產品,以推動古樹名木科學保護利用,讓古樹名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使保護古樹名木成為太原人民自覺行動。
古樹名木主題公共游憩場所將按照規模等級分為3級,即古樹名木村鎮(街道)、古樹名木公園、古樹名木街巷。太原將古樹名木保護與鄉村振興結合,建設“古樹鎮”“古樹村”“古樹街道”“古樹社區”140個,以景墻、展板、書畫等多種形式展示當地古樹名木資源及其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與森林城市創建結合,打造古樹主題公園56處,在公園中可選取優良單株進行無性系繁殖,培育古樹名木的“純血統”后代,在古樹旁就近栽植子代,保存優良基因,延續歷史文脈;在古樹名木生長較為集中,或有單株珍稀古樹名木的街巷、道路,打造“古樹街”“古樹路”“古樹胡同”7條,通過展板、壁畫等形式介紹古樹名木生物學、生態學特性、保護措施及歷史文化故事,配合雕塑、綠植、景墻等景觀小品,配備指示牌、科普宣講牌、感應終端解說設備等引導宣教系統,建設天然的古樹名木景觀廊道,使之成為太原獨具文化底蘊的風景線。2023年將陸續建設古樹名木村鎮10個、古樹公園1個、古樹名木街巷2條。
古樹名木主題生態文化旅游將以專線體驗為主,設計有6種類型的生態文化旅游體驗線路,將古樹村鎮、古樹公園、古樹街巷以及街頭游園、城鄉綠道、名人故居、文物古跡等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全部串聯起來。6種類型體驗線路分別是:“晉之源”古樹體驗專線,線路將晉源區的代表性古樹名木與知名旅游景點相結合,以獨特的古樹文化視角展現晉源文化,深度解讀“唐堯故地”“三晉之源”的內涵;“三晉首邑”古樹體驗專線,線路將陽曲縣的代表性古樹名木與鄉村旅游項目進行串聯,讓游客在品讀古樹歷史文化的同時,體驗“三晉首邑”的人文風采;“汾河水韻”古樹體驗專線,線路將古交市和婁煩縣的古樹名木與文化旅游資源相融合,游客可以領略太原境內汾河上游的人文風韻;“并州訪古”古樹體驗專線,線路位于太原市主城區內古樹名木比較集中的街區,以“您身邊的古樹名木”為主題,在太原市內“看古樹、游古街、品古韻”;“太原樹王”古樹體驗專線,線路根據“樹王”分布位置規劃;“古樹研學”體驗專線,線路主要針對親子家庭和中小學生團體設置,讓青少年在親近古樹、認識古樹的同時,了解自然知識、人文歷史。2023年將建設兩條古樹名木主題文化體驗專線。
古樹名木文化創意產品包括培育其子代苗木產品、編撰出版物、開發旅游附加產品等文化創意產品。主要產品有3類:“太原樹王后代”系列產品,選擇24個樹種的“樹王”,培育其后代苗木和盆景產品;“晉祠名木后代”系列產品,選擇晉祠博物館和晉祠公園內的代表性名木,培育其后代盆景等相關苗木產品;旅游附加產品將針對特定區域,編撰出版古樹名木典故,征集古樹名木繪畫、攝影作品,創作古樹名木為主題的卡片、折扇、剪紙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產品,開發緊跟時代發展的文創產品。
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林業局)副局長王書宏表示,太原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古樹名木眾多,全市共有古樹名木9806株,它們不僅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自然的變遷,更是人們“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印記,科學保護、利用古樹名木資源,是太原市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留住悠悠鄉愁、繁榮鄉村文化的重要支撐;是打造城市綠色生態名片,譜寫文明開放富裕美麗太原新篇章的必要途徑;是太原市保護自然文化遺產,實現歷史文化名城特色充分彰顯、文化遺產保護與新型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必然要求;是塑造美麗太原,為“錦繡太原城”錦上添花的重要內容。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