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積極推動城市轉型振興
核心閱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歐洲一些城市逐漸落后于時代,無法最大程度滿足居民生活需求,亟待加快城市轉型振興。為此,當地政府重新調整城市布局,挖掘特色資源、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城市面貌更新,增強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讓城市重現生機與活力。
波蘭卡托維茲——
能源城市“華麗轉身”文化創意城市
波蘭南部城市卡托維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音樂創意城市”,也是“歐洲電競之都”,還是波蘭著名的會展中心。漫步在卡托維茲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音樂工作室、文創工作坊和電競培訓中心。每年,來自歐洲各地的大批青年到此參加各類文化活動。今天的卡托維茲充滿朝氣與活力,然而十幾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模樣。
自19世紀以來,卡托維茲就是歐洲煤炭產業的心臟之一,產煤量占波蘭總產量的90%以上,被稱為“波蘭煤都”。長期的煤炭開采,加上波蘭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的衰退,導致卡托維茲經濟破敗、人口流失、環境污染嚴重。波蘭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當地年輕人的失業率達25%,卡托維茲承受著城市轉型振興的巨大壓力。
卡托維茲地處邊境地區,波蘭、德國、捷克等國的文化在此碰撞交流,加上這座城市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且擁有良好的文化產業基礎,市政府于是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振興城市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
2013年,作為電子競技領域頂級賽事之一的英特爾極限大師賽在卡托維茲舉行,市政府看到了電競產業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市政府全力支持舉辦電競賽事,積極發展配套服務產業,最終成為英特爾極限大師賽的重要比賽場地。2018年,到現場觀看英特爾極限大師賽全球總決賽的觀眾達到17萬多人次,卡托維茲因此獲得不菲收益。今年29歲的當地市民米哈爾創辦了一家電競工作室,生意越做越好,“這座城市正變得越來越年輕,我為此感到驕傲。”
音樂創意產業是卡托維茲的另一張名片。卡托維茲積極融入歐洲音樂市場,推動音樂產業發展,增加相關就業機會,吸引了大量歐洲青年音樂人到此發展。卡托維茲創建了名為“音樂樞紐”的孵化所,為青年音樂人打造發展平臺、提供咨詢服務。現在,卡托維茲每年舉辦約27個音樂節,可帶來數百萬歐元的收入。
今年6月,第十一屆世界城市論壇在卡托維茲舉辦。聯合國人居署高度評價卡托維茲在城市轉型、經濟轉型、生態責任、都會發展、活動舉辦等領域取得的矚目成就,實現了從能源城市到文化創意城市的“華麗轉身”。
法國諾讓勒羅特魯——
“城市中心行動”計劃的受益者
諾讓勒羅特魯位于法國中北部中央—盧瓦爾河谷大區,近期,該市新修建的圣波爾廣場揭幕,成為當地兼具商業和娛樂功能的全新地標。“受益于法國政府推出的‘城市中心行動’計劃,能容納約4000人的新廣場終于落成,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閑娛樂空間,豐富了市民生活,增加了城市活力。”市長哈羅德·胡瓦爾特表示。
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像諾讓勒羅特魯這樣的中小城市逐漸喪失商業活力,失去對民眾的吸引力,加之住房條件不佳等,城市發展面臨困境。法國中央政府于2017年12月啟動“城市中心行動”計劃,加強同中小城市政府合作,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專業指導等方式,協助當地推進住房改造、拓展商業區域、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歷史遺產保護等,努力促進城市振興。目前已有200多個法國中小城市加入該計劃。法國主管地方行政區事務的部長級代表卡羅琳·卡耶表示,諾讓勒羅特魯市2018年加入該計劃以來共獲得960萬歐元資金支持,用于城市振興和改造。
“諾讓勒羅特魯市開發綠色道路以來,騎行愛好者數量增加了10倍,更多游客慕名而來。”胡瓦爾特介紹,該市推出了多個城市開發和振興項目,包括修建圣波爾廣場、建設自行車道、拓展餐廳露天平臺、種植樹木、完善停車場設施等,這些舉措讓該市在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方面更具優勢,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吸引了更多游客。
根據法國生態轉型和國土凝聚部的數據,當前法國政府已經投入近40億歐元推進約6000個城市改造項目落地,約200個受益城市中的1120個項目獲得支持,共建設或修復了81個營業場所。一項調查顯示,51%參與該計劃的中等城市市長認為城市活力因此獲得進一步提升。
德國魏瑪——
利用歷史文化底蘊發展“大學城市”
漫步德國魏瑪市街頭,從魏瑪德國國家劇院和國立樂團外的歌德與席勒雕像起步,短短數分鐘即可到達安娜·阿瑪利亞公爵夫人圖書館,歌德、席勒、李斯特故居以及包豪斯博物館等地。穿過伊爾姆公園,著名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筑——號角屋靜靜矗立在藍天下。如今的魏瑪,博物館、名人紀念館等文化坐標比比皆是,有數不清的歷史、看不完的故事。
魏瑪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該市多處建筑、遺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多次獲選“歐洲文化之都”。然而,在城市化過程中,由于未能及時、順利地實現后工業時代產業轉型,魏瑪在1990年前后曾面臨財政問題和人口流失困境。面對轉型難題,魏瑪市政府充分利用自身歷史文化優勢,制定城市振興政策,通過發展商業和旅游等助力城市振興、吸引人才。
德國聯邦政府十分看重魏瑪的文化特色,將其列入德國的城市振興計劃,確定魏瑪的8個區域為優先發展區域,重點將建筑和文化遺產更好融入城市景觀,開發休閑和自然區域等。1990年至2010年間,魏瑪市政府撥款2.11億歐元,開展“模范城市”“魏瑪2030”“席勒年”等一系列項目及紀念活動,其歷史積淀及文化創意提高了城市吸引力,不少藝術家、企業家、自由職業者等人群定居魏瑪。截至2011年,旅游業每年為魏瑪提供8000萬歐元收入。2001年至2009年,當地人口增加了13%。魏瑪注重發展“大學城市”概念,魏瑪包豪斯大學和李斯特音樂學院兩大文化機構為該市提供了最多的工作崗位。2009年至2015年,僅包豪斯大學的員工就增加了50%以上。
為拓寬城市產業類型,避免單一產業導致人口流失,魏瑪市政府進行了詳細規劃。例如,2004年,魏瑪與附近城市埃爾福特及耶拿共同啟動“埃爾福特—魏瑪—耶拿脈沖區”項目。埃爾福特有悠久的農業傳統和許多以電子技術、半導體和光伏為重點的中小型企業,還是德國和中歐的物流中心,耶拿則在光學行業方面世界領先。該合作項目推動了魏瑪的科學發展、研究、創新活動,助力高科技產品商業化。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