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橋下空間利用設計導則》印發實施
可以建設“舒適安全的公交場站”,也可以設置“快速便捷的停車設施”,打造景觀綠化、休閑空間、運動場地,還可以提供市政保障和便民服務……12月22日,(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發布《北京市橋下空間利用設計導則》已獲市政府批準,印發實施。有了這份“導則”,本市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公路橋梁等橋下空間都有望獲得精心設計、有效利用,從“灰空間”轉變為“公共活力空間”。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說,每一座橋下空間區域,將開展“一橋一策”的方案設計。滿足既有規范及相關標準前提下,原則上以開放空間為主。
其中,針對“舒適安全的公交場站”類,“導則”提出在橋下設置公交場站應符合相關設計規范要求,滿足公交車輛出行的安全性與合理性,充分考慮周邊市民的可達性、便捷性和舒適性。
針對“快速便捷的停車設施”類,“導則”提出以滿足社會公共停車需求為主,主要用于停放中、小型機動車和自行車。
針對“韌性可靠的市政保障”類,“導則”提出對于必要的城市環衛、養護、綠化和交通管理等設施,其設置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針對“獨具匠心的景觀綠化”類,“導則”提出要將地方特性、橋下空間特點、創新景觀設計方法、新技術新材料等因素綜合考慮,打造獨具匠心的景觀空間。
針對“開放包容的休閑空間”類,“導則”提出橋下可用于公共活動的空間,既包含點狀綠地和場地,也包含線性的綠道、步行休閑廊道等。同時,可結合周邊市民使用需求,選擇適宜的場地類型,提供休閑娛樂、游憩觀賞等功能組合。
針對“活潑動感的運動場地”類,“導則”提出在橋下空間許可的區域,鼓勵設置市民日常休閑健身及體育運動的專項場地,如籃球、足球、羽毛球、滑板、跑酷及攀巖等。根據場地面積,選擇不同類型的體育設施,形成多樣的平面布局模式。
針對“觸手可得的便民服務”類,“導則”提出橋下空間作為不可多得的城市公共空間,可以承擔更多的便民服務功能,主要基于便民、利民的原則,滿足周邊市民便利性生活需求。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橋下區域還將充分考慮到燈光、涂裝等方面的優化需求。下一步,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將持續跟蹤具體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優秀案例和問題解決方案,不斷總結經驗,并適時更新“導則”,讓北京的橋下空間煥發新的活力。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