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一等獎得主周倩嵐:創新來自腳踏實地的研究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周倩嵐同學的《基于視聽交互的風景區游憩步道景觀評價》,榮獲第十三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畢業論文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類一等獎。近期,她接受風景園林網的采訪,分享了論文寫作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并表達了對指導老師和母校的感謝。
周倩嵐
扎實地做調研和實驗
周倩嵐介紹,選擇這個題目其實是機緣巧合,自己也是抱著非常從容放松的心態參加競賽的。當然,選題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關注人在游憩步道中行走的多感官體驗,探索影響視聽交互下景觀評價的的主要因素,在“全民健康”和“體驗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很有研究意義。
論文2021年12月開始選題,2022年6月答辯,集中撰寫時間差不多兩個月。期間,印象最深刻的經歷莫過于實地調研和“眼動實驗”。調研地點是在湘江西邊的桃花嶺公園,而學校在湘江東邊,來回就得一個半小時。為了讓感官漫步實驗的路線包含各種類型的游憩步道,需要了解公園內包括山中小徑和未完全開發土路的所有步道的現狀情況。公園里有一些山中小徑和未完全開發的土路,她一個人就爬了三四次,又和室友去了幾次,每次去至少在山上待三個小時。并且需要多人多次進行實地路線的考察。“眼動實驗”就更為復雜,每次實驗都需要設備校正,并且因為設備對視力有一定要求,并不是每位實驗者都能夠完成實驗,往往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只有半數志愿者的實驗數據可用。
全方位進行科研創新
周倩嵐表示,自己論文最大的特點是偏重于對實地調研和視聽實驗結果的分析,是基于在大體的研究方向下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進行的無數次討論不斷修正而得到的結果。研究有不少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研究領域的創新:在多感官交互設計日益興起的大時代下,感官交互在景觀空間運用仍然較少。因此論文將深入從視聽交互領域,對典型的風景區游憩空間的視聽交互感知效果進行研究。
二、研究視角的創新: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于城鄉廣泛空間中視聽感知的關系,研究順應體育鍛煉在大眾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形勢之下著眼于新視角——風景區游憩步道的視聽景觀評價研究,針對游憩步道中的視聽要素進行研究,研究更具有針對性,也更加細致。
三、研究成果的創新:研究從視聽關系的角度出發,利用GIS平臺將客觀數據與主觀感知綜合而成視聽景觀評價地圖,并結合視聽交互實驗對視聽感知效應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揭示了游憩步道中視聽交互的內在規律,進而提出研究區域游憩步道設計策略的針對性建議。
母校給自己成長機遇
在得知獲得園冶杯一等獎之后,周倩嵐感到非常開心和榮幸。一方面是長久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另一方面是感覺終于對幫助過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們有了交代。興奮的她當天就出去吃了頓火鍋。因為已經升學,她很遺憾沒能當面感謝周旭老師、王峰老師和同學們。
她表示,老師們是她學術生涯的引路人,自己從一個科研小白到現在對學術充滿熱情,每一次的進步和成果,都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與鼓勵”。論文寫作過程中很多次遇到困難,曾經有點想直接糊弄過去,但是每次看到老師如炬的目光都會被深深地感染,繼續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論文。另外,同學們并肩作戰,相互扶持,大家不厭其煩的配合和鼓勵,讓自己實實在在體驗到了“人間有真情”的感覺。這些都是母校給自己留下的珍貴記憶。
參賽信息
作品名稱:基于視聽交互的風景區游憩步道景觀評價(本科組)
參賽作者:周倩嵐
指導老師:周旭
參賽院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
獎 項:第十三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畢業論文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類一等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