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園冶杯一等獎作品丨澳海興事——基于藍碳經濟理念下的漁村產業轉型與生態保育綜合設計
選題背景
大澳被稱為“香港最后的傳統漁村”。蜑家居民被認為是香港唯一的原住民群體。 蜑家水上人家的居住文化令大澳擁有獨特的水上棚屋群落景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澳因鹽業與漁業達到鼎盛,但后來隨著鹽業式微與珠江口漁業資源的桔嵑逐漸沒落。大澳近年以旅游業作為主要產業。在環境退化、經濟蕭條的背景下難以為繼。
本次設計在這一背景下,提出引“藍碳計劃”之理念,通過對大澳整體海岸與海洋環境的保育、海洋牧場與高新產業的引入,以及對在地文脈的保護,期望令曾經輝煌的村落再次興盛,具備面向末來永續發展之生命力。
場地選址
場地MAPPING
場地1是位于大澳核心區域的紅樹林重植區。這一區域舊時曾是鹽田,是大澳曾經繁榮的象征與印記。這一場地緊鄰公眾碼頭,靠近大澳村莊與市集,人員便利且與村莊聯系緊密。方案提議在場地1設置產業功能,以呼應大澳曾經產業繁榮的歷史。
場地2位于東澳古道旁一處天然形成的峭壁上。往來這一區域者多為游客。場地可以遠眺珠江口港珠澳大橋與人工島景觀,峭壁高差形成天然的觀景平臺,為展示本土文化與觀景提供絕佳背景。
場地問題與需求分析
現狀問題分析圖
分析大澳地區目前在生態、經濟產業、文化保育方面的困境。
問題1:目前紅樹林種植面積分散,未能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問題2:廢棄鹽田沒有被再利用以創造經濟效益。
問題3:村莊現有產業結構脆弱單一,在地居民地區收入較低。
問題4:受珠江口污染的影響,海岸線現有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
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與在地建筑形式(水上棚屋)結構分析
設計場地的整體改造策略:借助“藍碳計劃”的理念與國家碳匯市場制度,透過政府資金的投入支持藍碳生態基礎設施與藍碳產業設施建設,并形成完整的藍碳生態系統與藍碳產業系統。
藍碳生態系統有利于改善大澳與周邊區域整體的生態環境,促成大澳在生態與經濟方面的綜合治理。所產生的碳匯排放額度可以透過碳匯交易產生經濟利益,回饋于政府資金;而藍碳產業系統所產生的收入能夠提高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并間接助力本土文化的保育工作。
設計演變
設計演變圖
推演過程主要包括六個主要階段:
1,策略植入,選擇舊日繁盛的濱海鹽田作為設計展開的場地;
2,布局功能,自靠近郵輪碼頭的北部至荒置的南部依次布置面向游客的商店與工作坊、科研與藍碳產業區域,并在緊鄰的西側海面上設置海上牧場;
3,形態生成,利用當地棚屋建筑形式狹窄的特點,縱向排布成行,再將行排布成網格,正好回應場地為昔日鹽田的場地肌理;
4,融入環境,規避場地本身的紅樹林生態區域,使新建設施對場地原有紅樹林生態的影響達到最小
5,設計置入,轉譯本土的建筑語匯深化設計形態;
6,生態保育,提出更大范圍區域海岸線內的藍碳生態保護策略與設施。
成果展示
概念意向圖
場地總平面
生態礁石、漂浮能源與海洋生態綜合保育設施展示
展示生態海堤與海洋牧場中所用到的具體設施:石籠、集魚礁、增殖礁,與漂浮能源與海洋生態綜合保育設施。
生態海岸配置
展示生態海岸的剖面與其中的設施布置,其中自岸邊向海岸共有A: 生態礁石堤岸 B:淺灘紅樹林與貝藻共生區 C: 生態礁石海堤與海洋牧場”三個主要部分。
專家評語
作品優點有:主題闡述較嚴謹;從概念到落地,整體性較強;細節分析與表現完善、流暢、精美;在地性思考較多,對漁港的歷史脈絡分析、形態提取較有說服力;建筑形態簡潔大氣,以功能為主,考慮低碳、生態、環保;整體布局基本尊重現狀條件,沒有大破壞,以保護為主。但創新度略有不足,如建筑形態,還有偏于保守,不夠有突破性。另外,漁村產業轉型、生態保育、與原鄉村面貌有哪些較大改變,當前亮點不夠鮮明,記憶點不足。
——易亞源境創始人、首席設計師,上海鄉聚公社聯合創始人 俞昌斌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澳海興事”——基于藍碳經濟理念下的漁村產業轉型與生態保育綜合設計
指導教師:仝曉曉
參賽作者:楊翌宸、呂心田
參賽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
獎 項:第十三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主題競賽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類作品一等獎
參賽圖紙展示
編輯:賈堃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