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建設各類公園100座 串珠成鏈織鏈成網
日前“出爐”的《武漢市2023年綠化工作方案》,“許”給市民一份沉甸甸的生態福利大禮包。
該方案列出的“禮單”包括:今年武漢市將新建綠地1000公頃,植樹造林2萬畝,擴大城鄉綠色空間;打造一批園林精品工程,包括推進東湖綠道三期、東西山系人文綠道等重點工程,實施府河公園一期“梧桐雨”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等;建設各類公園100座、綠道100公里,增加綠色休憩空間;新添10條花景大道,讓市民舒暢“走花路”;加快推進綠色驛站進社區,再建120座綠色驛站;舉辦公園文化季活動600場以上,豐富市民綠色生活……
謀建武鄂黃黃郊野濕地公園群
江夏區上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龔建國 攝
去年,武漢市成功舉辦了《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并獲頒“國際濕地城市”。今年,武漢市將實施一系列新舉措,擦亮這塊國際濕地名片。
最令人矚目的舉措,是武漢正在組織編制《武漢市濕地保護發展規劃(2023-2030年)》。相關專家預測,這輪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將使武漢濕地保護駛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經開(漢南)區的武湖、黃陂區的草湖、新洲區漲渡湖等3個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擬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保護策略,使市民更加親近濕地,了解濕地。
江夏區安山國家濕地公園。龔建國 攝
濕地大會期間,沉湖國際重要濕地的生態修復和保護成果廣受關注。去年11月份以來,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前往沉湖濕地觀鳥的游客明顯增多。今年,武漢將繼續加強沉湖等重要濕地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并推進沉湖申報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上涉湖濕地申報國家重要濕地。還將把東湖國家濕地公園、杜公湖國家濕地公園和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打造成全市濕地保護的典范。
此外, 我市還將結合水生態修復、綠色驛站等布局,建設10處小微濕地,讓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家門口的濕地。
武漢還將謀劃武鄂黃黃郊野濕地公園群的規劃和建設,充分利用四座城市豐富的湖泊、河流等濕地資源,給百姓打造更多兼具濕地和公園雙重功能的游憩空間。
新改建100座公園!
武漢公園串珠成鏈,織鏈成網
硚口區漢江江灘公園花田花海。何小白 攝
今年,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將進入“沖刺”階段,武漢將繼續圍繞增綠提質,給百姓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福利。其中,公園建設將錦上添花,服務市民更加貼心。
根據該方案,今年武漢將建設各類公園100座。其中,新、改建武漢動物園、漢陽龍陽湖公園等城市公園17座,新洲區倉埠郊野公園等郊野公園3座。還將結合城市更新行動,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80座,基本實現“城在園中、出門入園”。
預計到年底,全市各類公園數量將達到900余座,距實現“十四五”期末“千園之城”的目標越來越近。
硚口區竹葉海公園。何小白 攝
公園數量的不斷增長,還給武漢帶來一個可喜的變化:武漢的公園逐漸串珠成鏈、織鏈成網,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廣,相應地,公園服務半徑覆蓋不到的“盲區”,也在逐漸減少。
全長約30公里的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經過11年建設,如一線串珠,串起沿線舵落口江灘公園、武漢園博園、岱山村游園等14座公園。將視野擴大到全長91公里的三環線,18年前規劃建設的“一帶33珠”公園群,如今已建、在建的公園數量,已突破了45座。
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記者李永剛 攝
以青山公園為核心,以半徑3公里劃圓,不難發現,已形成了戴家湖公園、天興洲大橋公園、青山磯公園、青山江灘公園、武豐閘濕地公園、麗秋山游園等各類公園7座。
漢陽區和經開漢南區的三環線和四環線之間,已形成了漢陽長江江灘公園、北太子湖公園、南太子湖公園、萬家湖公園、湯湖公園、三角湖公園等6座公園組成的公園群。
近日公布的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公園評估報告》關于“公園分布均好度”一項,在35座城市中,武漢排在深圳、海口、廈門、西寧之后,居第五位。而在12座特大城市版塊,武漢以1.91分的評價指數居于榜首。
再建120座綠色驛站
選聘社區園藝師打理
中山公園與江漢區公園社區共建的綠色驛站。肖茗予 攝
綠色驛站是布局在各個社區,距離武漢市民最近的綠色共享空間。近幾年,武漢市累計建設了永清驛站、乃粒園等300余座綠色驛站,大大地豐富了市民的生活。
今年,武漢市計劃新建近120座綠色驛站。同時,通過制定出臺《武漢市綠色驛站考評辦法》等配套制度,建立綠色驛站專家庫、選聘掛牌服務的社區園藝師打理等方式,加強綠色驛站的管理,力爭將綠色驛站打造為各方力量共同締造的特色品牌項目。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