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是園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京彩燕園規模化苗圃種植的金葉白蠟、密枝紅葉李、玉簪的夏季場景 (資料圖)
“這兩年,我圃里的苗木銷量減少了三分之二,近期來看苗木需求回暖仍不明顯。”“花最少的錢、買高品質的苗、得到好的效果是地產項目甲方對工程端的要求,但我們很難辦。”“設計師可以把施工現場把控好,落地經驗也很豐富,但缺乏對苗木供應單位的了解,沒有形成有效對話。”
在近日舉辦的2023園林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上,記者聽到了分別來自苗木生產端、施工端、設計端三方的代表性聲音。
在他們看來,由于基建和地產項目總量下滑,園林景觀行業發展正面臨諸多困境,各環節的生意都不太好做。
“部分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已從單一業務體系加速向多元化過渡,大家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因此,園林行業上下游企業需要有效溝通,也需要強強聯合。”園學(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雷作為會議主辦方負責人,向記者道出了他的辦會初衷。
近幾年,不少園林公司將目光著眼于“園林+”。像上海園林確立了“園林景觀+環境工程”雙主業發展路徑,將水環境業務作為規模發展的新增長極,形成了專業特色。
天津泰達綠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威介紹,2022年,天津泰達與內蒙古自治區太仆寺旗合作,通過科技振興和生態振興,持續開展土壤改良及優化治理,發展林下經濟。基于天津開發區東區超過240萬平方米的林地面積,以及公司所屬“天津市耐鹽堿植物林草種質資源庫”所收集的6000種植物品種,公司現已開始林藥、林菌種植。
“天津泰達發展林下經濟板塊的業務是基于當前國家大形勢、大政策的選擇。”曾威認為,2020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為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天津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林下三產融合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對耕地“非糧化”傾向提出了指導意見。“在園林項目業務量縮減的情況下,高值化利用林下地塊,從而產生一定收益,無論是對苗圃還是園林公司而言,都是發展多種經營的有效途徑。”
北京綠普方圓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時海龍專注鄉土地被植物的馴化、擴繁生產和應用,為公園、學校、市政綠地、地產公司等不斷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服務美好環境建設。
特別是隨著這兩年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北京市發布的園林綠化工作報告,都倡導推廣鄉土、節水、低維護、抗逆性強的地被植物。時海龍生產的鄉土地被植物得到了廣泛關注。
他介紹,公司根據功能和特性對產品進行分類,如將委陵菜、連線草、垂盆草、青綠苔草、澇峪苔草命名為鄉土地被“經典五俠”,這些主打產品普遍具有節水、抗旱、抗寒、抗瘠薄、自播繁衍能力強等特點,是解決黃土不露天、推進人工草坪更新換代的首選品種。
除此之外,他還將鄉土花草總結出眾多主題,將其命名為“鄉土花草十八鮮”,已推出“鄉村季相花卉十八鮮”“藥食同源十八鮮”“芳香花草十八鮮”“耐陰花草十八鮮”等60多個主題。“十八鮮”雖只是個噱頭,卻達到了強調植物特點、突出主題的效果。
記者在會議現場注意到,時海龍提供給每位參會嘉賓一份主題植物目錄,這份目錄讓鄉土花草的推廣、應用更加生動和便利。
“苗木生產企業要根據政策做好細分布局,或是能以銷定產。”曾威提出建議。
在生產模式方面,北京京彩燕園園林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探索示范+分品類訂單生產的“1+N”模式。
公司副總經理周曉杰介紹,發展“1+N”模式是探索新時期苗圃高質量發展路徑,能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在品種選擇方面側重“春色、夏花、秋彩、冬果”特性,如種植了原冠的紫葉稠李、耐低溫的山楂“冬果王”、銀紅槭等。
北京知非即舍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耿欣是綠普方圓和京彩燕園的常客,這兩年他轉了北京幾家苗圃,熟悉植物、了解行業。
“一些種植設計師對重點項目的現場把控和落地經驗豐富,但很少同苗木供應單位溝通,甚至沒有去過苗圃,生產單位和設計單位之間沒有形成有效溝通,我覺得很遺憾。”耿欣說。
對此,融創北京區域集團景觀總經理劉冬持相同看法。他認為,很多景觀設計師都是在閉門做設計,缺乏對市場的了解,他們應該走出家門熟悉市場。
那么,從設計端和施工方的角度,他們更青睞哪些苗木呢?
耿欣給出的關鍵詞是成活率、適應性、過冬情況。
長期服務央企、國企及大型私企地產項目的施工單位北華園林副總經理楊貴炎坦言,由于這幾年地產業務量萎縮,為降低成本,項目甲方更加注重景觀效果及成本的優化。作為施工單位如何持續提升效果又不增加成本,是主要考慮的問題,包括硬景的優化、軟景的精化等。同時,隨著人們審美的提升,更渴望看到具有多元化變化的景觀。
“多方需求的變化使得對苗木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一些樹形不好的苗隨便塞到某個角落也不顯眼,現在都是以精品大喬木作為主景,搭配亞喬木、球形灌木、地被植物,更注重下層植物微地形造景手法與地被工藝。”楊貴炎說。
北方苗木聯盟會長于興強對此十分贊同。在幾年前,他到廣州中山、東莞、深圳和福建等地考察時發現,南方的景觀設計已趨向于簡約化,直覺告訴他:“這股簡約風幾年后就會吹到北方城市。”
于是,四年前他就開始發展能夠獨立成景的大樹。“我們培育了10米高的叢生梅花,可耐低溫到零下25攝氏度。”
楊貴炎表示,作為施工方,苗木的成活率是最為看重的,因而鄉土品種和推廣應用比較成熟的品種更受青睞。“在北方,蒙古櫟、白樺基本已很少用于地產項目,成活率低、表現也不好,將逐步被市場淘汰。國槐、白蠟價格行情雖持續下行,但胸徑在18—25厘米的大規格產品依然是采購重點。”
總的來看,無論是生產、設計、施工、應用哪一環節,高品質始終是核心要求。至于如何在提高品質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成本,或許,京彩燕園的經驗如標準化生產、水肥一體化、土壤質量提升、有害生物防控和生產定額等,值得從業者借鑒。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