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齊聚西寧為國家公園建設把脈問診
5月18日,國家公園召開生態科研高地建設研討會,國內生態領域專家學者齊聚青海西寧,圍繞國家公園科研體系建設深入研討交流,為國家公園建設積極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科學研究工作是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基礎支撐,是國家公園建設管理中的關鍵環節。要實現國家公園內自然資源的嚴格保護和科學利用,離不開科學研究的有效支撐和技術保障。”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二級巡視員肖紅表示。
青海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南介紹,近年來,青海將生態科研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依托祁連山國家公園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多樣的生態系統,研究探索國家公園建設思路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聚焦守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命題,國家公園生態感知能力和生態資源保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大數據平臺建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雪豹、荒漠貓、黑頸鶴等旗艦物種研究走在全國前列,祁連山國家公園國家長期科研基地、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生態科普站、生態監測定位站、森林動態監測大樣地順利建成。一項項創新實踐在生態科研高地建設過程中落地見效,持續轉化為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引領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青海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柏為民在致辭中表示,青海省科技廳密切配合林草、生態等行業部門,圍繞林木生態維護、退化草地修復等領域開展科研攻關,開展黑河源區生態—生產功能優化與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有效發揮項目載體作用、平臺支撐作用、人才引領作用,為深入推動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保駕護航。
在為期一天的研討活動中,青海大學研究員趙新全、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教授楊銳等20位國內國家公園建設、生態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國家公園生態科研高地建設相關工作并作主題報告。
在研討會上,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二級巡視員王武安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現場還舉行了祁連山國家公園專家工作室授牌儀式、祁連山國家公園專家庫專家聘書頒發儀式。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還與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西北院黑河站、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所簽訂合作協議。
“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林草局啟動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有效探索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推進有序的建設路徑,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肖紅說。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上海建成430余座公園 將發布新一版生態保護紅線
上海植物園發起成立了上海首個以物種遷地保護為主題的聯盟,協力共同強化對重要物種、生物資源的遷地保育和保存繁育,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同時,上海首次大規模、系統性、全要素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評估正式啟動【詳細】
為什么要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生態支撐和生態服務【詳細】
中國園林博物館建館十周年系列展覽揭幕
首屆北京博物館活動月期間,中國園林博物館開放4項專題展覽,同時利用園林微小空間,創意推出5項園林小微展覽,呈現多彩的園林文化藝術,多維度向觀眾講述園林故事【詳細】
闊別3年 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回歸
第二十一屆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將于2023年9月15—17日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云南省花卉技術培訓推廣中心和北京勵德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目前籌展工作正式啟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