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北京 童心相約——“走進非遺看北京”之“觀賞石的花樣年華”
賞石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肇端于先秦,發展于魏晉唐,成熟于宋元,繁榮于明清,復興于當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11月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賞石藝術正式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
在“六一”兒童節前夕,為了向青少年傳播賞石文化,提升青少年的鑒賞能力,領略賞石的文化魅力,渡過一個愉快而又富有文化內涵的節日。北京青少年服務中心與北京宛平宸藝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三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組織開展“走進非遺看北京”北京青年社會組織非遺文化普及體驗活動。5月27日、28日,活動在風景秀麗的北京園博園奇石文化園舉辦,來自北京市各區的60余名少年兒童與家長一同欣賞了奇石之“美”,體驗了奇石之“奇”,感受了奇石之“韻”。
本次活動邀請奇石、植物文化傳播志愿者、大型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的策劃、制作人員之一崔勇老師為孩子們授課,北京宛平宸藝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奇石文化園園主李曉娟女士也來到現場熱心指導。首先,崔老師帶領孩子們一同參觀奇石文化園,“靈氣旁流到物產,石狀離奇色明潔”,駐足在千姿百態、玲瓏迥異的各類奇石展品前,孩子們仿佛能感受到山川自然之靈氣破石而出,不禁發出了陣陣驚嘆。
崔勇老師帶領小朋友們現場參觀奇石園
隨后,在教學課堂上,崔老師從中國觀賞石的起源、標準、文化之道和非遺之路四個方面具體詳細解讀。生動活潑的課程使孩子們了解到每件石頭所蘊含的藝術品質,是與人們的精神生活、道德觀念所聯系起來的,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人們以石為媒介托情寄意,為石賦予人文的力量和色彩,參與活動的孩子和家長均更加深刻感悟了“石述千秋景,一攬萬年春”的賞石文化底蘊。
崔勇老師專題授課“觀賞石的花樣年華”
小朋友們認真聽講
觀其形,感其神,踐其道,動手實踐、親身體驗是學好非遺文化的重要方法。在實踐體驗環節,崔老師與大家共同設計、制作“石尚微縮景觀”。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們的幫助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手中石塊的“形、質、色、紋、韻”,從不同角度賞石、悟石,并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用石頭搭建出或縱橫奪目,或自然樸素的擺件作品。通過動手實踐,孩子們完成了一篇生動的“立體作文”并切實感受了“觀色求形方入門,品韻取意是真諦”的奇石文化魅力。
小朋友們動手實踐“石尚微縮景觀”
李曉娟女士現場指導
本次活動得到了北京宛平宸藝文化有限公司(奇石文化園)的大力支持。奇石文化園以“文化賦能、守正創新”為原則,大力弘揚中國奇石文化,2013年,為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捐贈來自全國29個省市區的觀賞石5000余噸;2019年,在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建設“石尚家園”展園,舉辦以十二生肖石為主題的觀賞石文化展;創新傳承平臺和方式,以3D影片、動畫片、繪本、大講堂等各種形式,面向社會、面向大眾普及、宣傳、推廣觀賞石文化,推出宣傳觀賞石文化的優秀作品和活動,不斷滿足不同層次人群對賞石藝術的文化需要,為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需要注入青春的力量,北京青少年服務中心將持續開展“走進非遺看北京”非遺文化普及體驗系列主題實踐活動,推進非遺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播,使非遺文化在其心中“活”起來。
作品展示 合影留念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全國各地多措并舉 科學守護古樹名木
一株株古樹沉淀著歷史,一圈圈年輪記錄著歲月。近年來,各地嚴格落實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及時實施復壯,持續強化監管執法,保護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近日,記者在甘肅崇信、河北正定、湖北武漢探訪各地如何科學管護古樹名木【詳細】
山東建大成立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協會教育工委
5月27日,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協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暨首屆山東省風景園林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立大會在山東建筑大學筑基會堂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協會主辦,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具體承辦【詳細】
昆明劃定建設公園城市10項重點任務
日前,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傳出消息,昆明市將以滇池、西山為綠核,以“公園+”“+公園”帶動公園城市建設,并重點劃定10項任務,努力建成貫徹新發展理念、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綠美春城【詳細】
工業遺產: 從沉睡到新生
國家工業遺產核心物項是指代表國家工業遺產主要特征的物質遺存和非物質遺存。物質遺存包括廠房、車間、作坊、礦區等生產儲運設施,與工業相關的管理和科研場所、其他生活服務設施及構筑物和機器設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