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30年將全面建成兒童友好城市
昨天(6月1日),北京為小朋友“送”上兒童節“禮物”。市發改委昨天介紹,《北京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已經正式發布,提出六方面22項重點任務,將站在兒童視角,以“1米的高度”看城市,筑夢兒童美好未來。
按照計劃,到2025年,北京要在3到5個區開展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進建設一批示范性兒童友好街區、社區、學校、醫院、公園等;到2030年,全面建成兒童友好城市,讓廣大兒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進美術館等向兒童減免費用
小朋友在北京將有更多的“專屬”空間。針對兒童活動空間設施需求,本市將盤活存量,增量提質,多場景打造兒童友好城鄉空間。
《實施方案》引導在博物館、圖書館等嵌入兒童活動區域,在公園、濱水空間等植入兒童科普體驗區,在社區、學校等區域補充兒童游戲、運動、安全出行等微空間。記者了解到,本市將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場館向兒童低收費或免費開放;結合城市疏解騰退空間,拓展社區兒童游戲空間和運動空間,合理增設“兒童游戲角”和“街頭運動場”。
重點地區積極補充學位
針對市民關注的托育、教育、醫療、安全問題,北京將補充短板,優化機制,多領域提升服務能力。
“本市將統籌利用各類空間資源提供托育服務,積極補充重點地區中小學學位,優化發展婦幼保健、兒科類醫療資源,加強兒童食品、用品質量安全和活動場所安全保障。”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方案顯示,到2025年底,全市千人口托位數達4.5個;到2025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確保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率在99%以上;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備2名專職從事兒童保健的醫生。
兜底服務保障困境兒童
在完善公益普惠的兒童福利體系方面,本市將建立健全困境兒童信息臺賬,落實定期入戶探訪制度,加大對困難家庭的重病、殘疾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和專項救助力度,加強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做好尋親回歸家庭工作。到2025年,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保障標準不低于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60%。
“本市將完善兜底服務,加強困境兒童‘首都保障’。”相關負責人說,《實施方案》明確,加強困境兒童生活、醫療、教育的保障和管理,結合全市居民最低生活標準和人均消費支出等指標建立困境兒童生活費自然增長機制。
推進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
北京不僅要有兒童的成長空間,更要讓這些空間更“懂”兒童。
《實施方案》提出,北京將重點推進城鄉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改善兒童安全出行體驗、拓展兒童人文參與空間、建設兒童友好的自然教育設施。適兒化改造方面,將穩步推進城市街區、學校、醫院等各類服務設施和場地無障礙及適兒化改造,完善兒童活動設施和標識標牌系統,持續推動公共場所母嬰室和第三衛生間(家庭衛生間)建設配置。
同時,本市也將加強兒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統建設,改造增設一批“安心通學路”和“愛心斑馬線”;擴充兒童美育資源,鼓勵學校與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等共建校外美育教育基地,開展學生藝術節等活動;開展全齡友好型公園建設,到2025年全市建成50處以上。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上海中山公園免費向游客送出數百盆月季花
為了給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游園環境,中山公園萬航渡路一側的種子池花園里,每個月都會更換花卉品種,為了鼓勵游客養花、種花、愛花、護花,讓游客家中增添一抹綠色的生機,后續,中山公園也會根據季·月花展花期定期向市民游客贈送【詳細】
濕地生態修復讓黃河三角洲愈加靈動
黃河流貫萬里、裹挾泥沙,以千百年的流淌與沉淀,在渤海入海口成就了中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每年,數百萬鳥類來此捕食、棲息、越冬、繁殖,已成為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詳細】
園冶杯優秀指導教師桑曉磊:組織指導學生競賽是教學相長
指導學生參賽多年,重視競賽與教學相結合,希望學生從問題著手引發思考提升能力……不久前,園冶杯優秀指導教師、華僑大學建筑學院桑曉磊老師接受風景園林網采訪,講述了自己多年指導學生參賽的心得和感受【詳細】
蘇州印發“公園城市”建設實施計劃
日前,《2023年蘇州市“公園城市”建設實施計劃》正式印發實施。本年度公園城市建設提出“生態筑城、綠道連城、公園融城、樂享園林、蘇式生活”五大行動,共計135個實施項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