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四方面加強完善現代化大都市城市風貌
日前,在(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十項行動·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上,市規劃資源局一級巡視員霍兵介紹了本市堅持規劃先行,塑造現代化大都市風貌的有關情況。“為落實好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方案,我局將從四方面加強和完善我市現代化大都市的城市風貌。”霍兵說。
據霍兵介紹,多年來本市堅持規劃先行,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延續天津歷史文脈,突出“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多元并蓄”的文化底蘊,以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為重點,逐步形成“大氣、文雅、精致、有品位”的城市風格。
“本市將發揮規劃引領,塑造津城整體風貌。”霍兵說,編制“津城”總體城市設計,以“津城”核心區(環內部分)為重點,劃分歷史文化區、濱水特色區、公共中心區等五類重點風貌管控區,通過城市設計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和建筑高度,并對各類風貌管控區內城市風貌進行引導,在片區內形成整體風貌協調、風貌特色突出的形象特征,彰顯“大氣、文雅、精致、有品位”的城市風格。
同時,突出重點區域,加強天際線管控。重點對中心城區的歷史文化街區,重點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等公共開敞空間周邊,重要河道兩岸等開敞空間開展天際線管控。通過城市設計和規劃策劃,分析建筑空間尺度,塑造高低有序、疏密有致的城市形態,體現地域特征和時代風貌。注重歷史肌理及風貌的傳承,在重點區域打造統一協調、錯落有致的整體空間形態。
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城市空間體驗。規劃管理中,加強人視角的城市空間分析,注重人在城市中生產生活感受和體驗。挖掘和拓展人的步行活動和綠化空間,提升小區域的空間品質和活力。結合海河兩岸提升更新規劃的編制,完善津灣廣場等海河重要節點的跨河步行橋規劃,促進海河兩岸互動,增強城市活力。
此外,本市以項目為抓手,提升城市風貌和宜居水平。加快推動河北區金鐘街、和平區金耀廣場、河東區第一機床總廠、河西區柳林南、南開區西營門等城市更新項目建設,配合謀劃新一批城市更新項目,兼顧歷史風貌保護和城市文化底蘊的傳承,改換城市容顏,提升城市風貌。在項目規劃策劃中,改善老舊住房居住條件,采用“繡花”“織補”的微更新方式,利用插花地、空閑地,按需補充老舊社區停車、醫療、體育、便民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讓城市更宜居、群眾生活更便利。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京津冀三地“一盤棋”激活大運河文化密碼
今年初,京津冀三地正式實施了協同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并建立了協同會商機制,共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共建共享。近日,記者行走大運河京津冀段,連線三地大運河文化專家、學者,就京津冀如何“一盤棋”激活大運河文化密碼建言獻策【詳細】
國內旅游復蘇強勁,年輕人青睞文化遺產游
文化遺產與旅游具有天然的契合點,旅游是文化遺產傳承展示的場景和方式。今年以來,國內旅游復蘇強勁,與文化遺產相關的旅游受到廣泛關注。同程旅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文化遺產旅游搜索熱度較去年同期增長165%【詳細】
臺中新社薰衣草森林:人與自然的雙重自由
臺中薰衣草森林的發展,讓我們看了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具有的強大經濟創造力,也為我們提供了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種模板,更讓我們看到了人與自然的共生發展的必然性,是集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文創實踐【詳細】
數十長三角知名景區聚首揚州共話園林盆景藝術
揚派盆景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被譽為技藝與文化的完美結合。揚派盆景始于唐宋,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盛于當代。揚州從古至今廣筑園林,大興盆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