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推進科學綠化試點示范區建設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綠化試點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緊密契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點任務,加強規劃引領,完善政策機制,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增強生態系統功能,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儲量。
《方案》明確,到2025年,完成營造林600萬畝,修復退化草原100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0%,森林蓄積量達到1195萬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科學綠化水平明顯提高,綠化機制更加完善,全區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固碳能力和碳匯增量穩步提升,人與自然關系更加和諧,形成一批具有寧夏特色的生態保護修復模式。
《方案》將全區劃分為北部綠色發展區、中部防沙治沙區和南部水源涵養區等3個生態建設區,明確了科學銜接國土綠化相關規劃、挖掘綠化潛力、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全面加強林草資源保護、開展示范建設、創新管理和政策、加大科技支撐力度等7項主要任務。
《方案》指出,要合理規劃造林綠化空間,實現與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要最大限度把綠化潛力發揮出來,在空間規劃中挖掘,在生態建設區域拓展,在特色產業和沙產業上擴面。要精準提升森林治理,如六盤山過密人工純林、灌區防護林、檸條等灌木林。要將林草資源管理納入林長制,健全國土綠化成果保護和執法體系,強化資源監管。開展六盤山生態功能區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等綜合示范,推動防沙治沙、防護林建設、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等專項示范。要落實綠化目標責任制,推行國土綠化落地上圖,推行國土綠化規劃水資源論證,用好國土綠化政策,推進林草改革,探索碳中和模式的植綠增綠機制。要提升國土綠化科技創新水平,加強良種、鄉土樹種草種培育,完善國土綠化標準體系,開展智慧林草云平臺建設。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上海:第二批10座“環上”公園今年將建成開放
今年上海的“環上”將建成開放第二批10座公園,推動第三批9座公園開工建設;建成14公里外環綠道;啟動21處外環綠道斷點項目建設并打通4處;建成8座外環驛站,推動5座外環驛站開工。市民的家門口,上海也在不斷鋪就綠色【詳細】
合肥園博園重慶園初亮相
一條山城步道,串起重慶山山水水,坡坡坎坎。一條山城步道,閱盡重慶煙火人間,蕓蕓眾生。一條山城步道,遍陳重慶古今記憶,美麗鄉愁。重慶園緊扣“生態優先,百姓園博”的主題及“城市更新”定位要求【詳細】
北京為100個綠隔地區公園配風景園林師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與北京林業大學聯合發起成立“百園百師”工作營,將為100個綠隔地區公園配備100名風景園林師,風景園林師由北京林業大學具備高級職稱或碩士生導師資格以上的專業教師擔任【詳細】
國家公園建設取得兩大標志性成果
國家公園建設是“國之大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已取得兩大標志性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