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選取10個重點單元創新“城市更新”模式
記者從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上海市已選取外灘第二立面、老城廂地區、徐匯衡復地區、靜安石門二路地區等10個城市更新單元開展試點工作,聯動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筑師、責任評估師,開展“三師聯創”工作,創新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模式。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在10個重點城市更新單元試方案、試模式、試制度,上海從機制創新破題,探索建立“三師聯創”機制,即充分發揮責任規劃師在城市更新謀劃、協調、統籌中的重要作用,責任建筑師在強化設計賦能、破解技術瓶頸中的主導作用,責任評估師在城市更新“強資信、明期權、可持續”模式中的支撐作用。
據悉,10個更新單元已形成“三師聯創”概念設計方案。本次選取的10個重點更新單元,集中體現了上海城市更新面臨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既有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環境的舊改地塊,也有歷史積淀深厚的風貌保護區。它們或需要輸入新業態、新功能,或需要帶動周邊共同發展,或面臨短期資金投入壓力,或需要考慮長期運營效能……
黃浦區外灘更新單元以人行環境最優為目標,將通過優化蘇州河兩岸濱水空間、梳理整合區域交通體系,形成“大街串小巷”的沉浸式步行廊道,打造“街道可漫步、建筑可閱讀”的高品質活力街區;虹口區嘉興更新單元將加強蜿蜒曲折的獨特濱水空間親水性及復合功能,形成可秀、可賞、可逛、可居的新海派生活區。
記者了解到,傳統城市更新項目一般聚焦于項目地塊本身,在與周邊區域功能、公共空間聯動等方面考慮有限,對區域層面的整體性和系統性謀劃較弱。“三師聯創”機制通過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筑師、責任評估師等多專業技術團隊集成創新,突出設計方案牽引和空間激活效能,實現資源、資信、資產、資金貫通,推動實現城市更新的綜合成本平衡、區域發展平衡、近遠銜接平衡,進而帶動整個地區的品質提升、品牌塑造、價值彰顯。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亮馬河18公里濱水慢行系統全線貫通
8月28日,在朝陽區“2023潮朝陽服貿消費周”系列活動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亮馬河18公里濱水慢行系統已全線貫通,今后,從東直門至紅領巾湖,市民可沿著步道一走到底,沿途可盡覽“1河2湖24橋18景”【詳細】
文旅部: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總數已達16個
日前,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2023年,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10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通過驗收,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總數達到16個【詳細】
三亞打造“公園+體育”模式 為全民健身添動力
盛夏八月,綠樹成蔭。傍晚時分,沿著南邊海路,走進小洲島復綠公園,只見新種植的花草樹木已是一片綠意盎然,海面上游艇來回穿梭劃出一道道波痕【詳細】
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博會主展館預計年底竣工
初秋時節,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又迎來新進展。主展館位于定州市北部生態新城,緊鄰蘇東坡大街和安喜大街,占地394.78畝,建設內容包括五館三中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