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奧之城”藝術周在世紀壇隆重開幕
“天下一家:雙奧之城藝術周主題展”昨天在中華世紀壇亮相。 劉旭攝
昨天,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23年北京“雙奧之城”藝術周在中華世紀壇拉開帷幕。1個藝術主題展、2個攝影設計專題展、7條“雙奧之旅”線路、105場文藝演出和134場群眾文化活動,共五大主題系列活動,昨起在北京及張家口舉辦。系列活動從文化藝術角度展示兩場奧運盛會成功舉辦留下的豐厚奧運遺產,進一步彰顯北京“雙奧之城”文旅金名片。藝術周也努力打造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藝術傳播平臺和北京文旅融合展示新窗口。
即日起至9月20日,在中華世紀壇亮相的“天下一家:雙奧之城藝術周主題展”,匯集來自世界30余個國家藝術家創作的近百件繪畫、版畫及雕塑作品,書寫世界各國人民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激情與努力,展現奧林匹克體育藝術融合之美和新時代中國之美。展覽以中國唯一的“奧林匹克藝術獎”獲得者黃永玉的巨幅創作《中國=MC2》為緣起,分為奧運人文關懷、城市文化新地標、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思考三部分,其中多幅作品來自北京畫院、中央美院、北京規自委收藏。
此外,兩大專題展也將分別亮相。其中,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將舉辦“魅力冰雪——設計文創作品展”,張家口國家冬季兩項運動中心將舉辦“魅力冰雪——北京冬奧文化影像主題展”。
文旅融合推廣活動圍繞奧運場館及奧運元素,發布了7條“漫步北京-雙奧之旅”主題游線路,從鳥巢到大跳臺,從奧森到媯水河畔,從群明湖的首鋼倒影到高聳的海陀山,讓游客“一站式”打卡奧運場館,體驗運動快樂。
文藝演出板塊重點依托北京市演藝服務平臺,遴選出26部105場國內外精品劇目,涵蓋戲曲、話劇、舞劇、音樂會等各類舞臺藝術作品,擬在全市相關專業劇場集中進行展演,通過各文藝團體異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彰顯“雙奧之城”的文化氣質和藝術底蘊。
群眾文化活動方面,“雙奧之城”藝術周期間,全市各級公共文化設施以“雙奧之城 藝術之美”為主題,將組織開展108項134場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涵蓋展覽展示、文藝表演、文化講座、閱讀推廣等多種類別,引導市民共賞奧運作品、共跳奧運舞蹈、共唱奧運歌曲,展現首都群眾文藝風采。
此外,還將特別開展藝術周大師課,邀請奧運冠軍、奧運題材藝術家、奧運文化學者舉辦專題講座,傳播雙奧精神,增強文化自信。藝術周也特設兒童美育活動,向青少年傳播北京冬奧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
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市民游客創造了重溫“雙奧”記憶的體驗,展現了北京作為“雙奧之城”的非凡歷程和獨特魅力。未來,市文旅局還將不斷探索雙奧遺產傳承發展的新途徑,圍繞奧林匹克運動體育、文化、旅游、教育等內容,探索完善雙奧遺產傳承、可持續發展的體系構建。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園博園沉浸式體驗360°球幕即將開放體驗
直徑26米的地球、直徑15米的火星、直徑3米的月球……隨著夜幕降臨,只見球幕外膜燈光亮起,清晰的地球、火星和月球的地貌顯現,由多個球幕以及星空艙組成星空基地點亮北京園博園。園博園星空基地將于十一黃金周前開啟試營業【詳細】
八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開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氣象局辦公室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的通知》,明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積極探索和總結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路徑和模式【詳細】
滄州運河活化國際設計師競賽三等獎作品丨懸舟之境接天云——Sailing in cloud...
此次設計地塊位于棗市廟渡口,現為公廁,其南、北、東側為運河景觀帶,景觀資源優良,但缺乏停留登高望遠之所,西側住宅區,存在較多平房,公共共享空間匱乏【詳細】
舟驛·石石奇——滄州市大運河代家園渡口設計
項目以重塑滄州市京杭大運河古渡口舊址為主題,選取代家園渡口為設計場地,結合現有問題對景觀進行改造。場地周邊多為空地,較為僻靜,周邊高大建筑較少,具有較好的親水性 , 涵蓋親水棧道,生態濕地觀景平臺等多種功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