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亮相 以非省會城市為核心
又一個現代化都市圈躍然紙上!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青島都市圈是山東省首個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也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以非省會城市為核心的國家級都市圈。
《規劃》聚焦重點領域,明確7項重點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打造北方地區轉型發展增長極、全國同城化發展樣板區、高品質宜居宜業生活圈,助力山東半島城市群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更好發揮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
怎樣的一個圈
《規劃》顯示,青島都市圈以青島市為中心,與聯系緊密的濰坊市、日照市、煙臺市共同組成。
具體而言,主要包括青島市全域,濰坊市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東港區,煙臺市萊陽市、萊州市、海陽市,陸域總面積2.15萬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萬人。
相比其他已經獲批的都市圈,青島都市圈有何特點?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邵光平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提到,青島都市圈是以沿海城市為核心的國家級都市圈。目前已獲批的都市圈多為內陸型都市圈。
“從空間形態上看,與內陸都市圈完全以中心城市為幾何中心不同,青島都市圈在空間輻射范圍上包含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陸地空間形態呈現典型的扇形空間形態。從都市圈的職能發揮上看,相對于內陸型都市圈,青島都市圈在突出海洋優勢、強化陸海統籌、引領黃河流域腹地發展、推進更大范圍對外開放等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邵光平說。
此外,邵光平提到,青島都市圈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以非省會城市為核心的國家級都市圈。
“目前已獲批的南京、福州、成都、長株潭、西安、武漢等都市圈大多都是以省會城市為依托的都市圈,省會城市更有利于獲得政策傾斜,舉全省之力建設都市圈。《規劃》的印發實施,體現了青島在山東省區域經濟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引領性作用,有利于探索區域同城化發展新模式、新路徑。”邵光平說。
“十四五”時期,山東省圍繞建立中心城市帶動都市圈、都市圈引領經濟圈、經濟圈支撐城市圈的空間動力機制,聚力提升濟南、青島兩個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培育發展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加快推動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加快構建“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經濟布局。
青島都市圈和山東“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經濟布局中膠東經濟圈有何關系?
山東省發改委發布的有關解讀文件顯示,經濟圈是以一個或多個經濟較發達并具有較強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由不同等級或規模的城市所組成的巨大城市區域。在范圍和能級上,經濟圈均大于都市圈。都市圈對內接受中心城市輻射,對外輻射帶動經濟圈,是串聯中心城市和經濟圈的樞紐環節。
將帶來哪些利好
現代化都市圈的建設,逐步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在邵光平看來,建設青島都市圈是強化空間動力機制、完善全省“一群兩心三圈”區域協調布局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舉措。
談到青島都市圈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所副所長王安將其概括為“三新”,具體而言:
——新投資?!兑巹潯芬螅七M基礎設施同城同網。這就需要加強圈內各地區交通、電力、通信等多方面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比如,僅交通方面就涉及軌道交通、跨市公交、城市公交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對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有更高要求。因此,青島都市圈將成為山東省新基建投資的重點區域。
——新市場。在外部需求走弱,我國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背景下,都市圈可以打破市場分割的局面,有效發揮空間臨近優勢以擴大市場規模。未來青島都市圈通過高效配置周邊資源,提升城市衣食住行等全產業鏈的服務供給能力,將形成更為強大的內需市場,激發消費活力。
——新動能。發展都市圈將帶來產業和人口等要素的集聚,從而能夠以比較強的力度形成創新創造力。預計青島都市圈會聚集更多的人口,進一步成為高素質人才的集聚地和科技創新的發源地,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規劃》重磅發布讓我們倍感振奮、倍增信心、倍添動力。按照政策指引,未來卡奧斯COSMOPlat將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作用,以持續的科技突破與產品創新,助力青島都市圈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帶動區域轉型升級。”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政府公共事務總經理官祥臻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卡奧斯COSMOPlat是海爾基于近40年制造經驗,打造的以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為核心、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致力于為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提供基于場景生態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已連續五年蟬聯國家級“雙跨”(跨領域、跨行業)平臺榜首。
《規劃》提到,建設數字經濟新高地。加快數字賦能產業升級,推進人工智能與高端制造業深度融合,發揮工業互聯網先行優勢,建設一批細分領域產業互聯網平臺,鼓勵企業開放產業場景,打造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高地。
官祥臻介紹,卡奧斯COSMOPlat與青島市政府聯手打造了全國首個政企共建、市場化運營的綜合服務平臺——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匯聚政府、卡奧斯COSMOPlat以及第三方資源,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截至2022年末,該平臺已賦能青島企業4500余家,新增工業產值超300億元。
如何攜手出圈
《規劃》提出,到2030年,青島都市圈同城化關鍵領域不斷突破,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間結構清晰、城市功能互補、要素流動有序、協同創新高效、產業分工協調、交通往來順暢、公共服務均衡、環境和諧宜居的現代化都市圈。
展望2035年,青島都市圈同城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有效,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在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參與全球競爭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世界知名的現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聚焦重點領域,《規劃》明確了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同網、協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強化產業發展分工協作、促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促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等7項重點任務。
以強化產業發展分工協作為例,《規劃》提出共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數字經濟新高地。構建梯次互補的青濰臨港臨空產業帶、濱海海洋經濟帶、青煙先進制造產業帶“三帶”產業發展格局。
王安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7項任務聚焦青島都市圈建設的重點領域和問題短板,多措并舉,措施細化,將有利于促進青島都市圈各類資源的集聚整合,推進總規各項戰略方針和指標的落實。
值得注意的是,處于后發的青島都市圈,仍面臨多重考驗。
“青島都市圈總體上還處于成長階段。”邵光平認為,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青島輻射帶動能力、城市間分工協作水平、交通通達深度和公共服務便利程度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戰略節點承載能力尚需進一步增強,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有待完善,應加強都市圈同城化協作水平和協同發展體制機制。
“青島都市圈的發展必須重視區域利益,要打破常規,創新合作機制,塑造都市圈發展合力。”王安建議,通過成立聯合合作委員會等方式,探索建立都市圈內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財稅政策配置,聯合招商、共同開發的產業發展機制,以及產業轉移承接地間經濟指標分算機制,協調平衡各方利益,調動各主體參與都市圈建設的積極性。尤其是在產業協作方面,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科教創新資源的協同,加快培育跨區域的產業集群。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人民日報:城市更新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詳細】
2023年多哈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
這是中東和北非地區首次舉辦A1類園藝博覽會。本屆世園會的主題為“綠色沙漠,美好環境”,旨在激勵國際社會采取創新解決方案以減緩荒漠化,并引起人們對環境的關注、提高環保意識,呼吁人們改變觀念【詳細】
北京:體育公園“最美稻田”迎豐收
延慶阪泉體育公園“最美稻田”近日迎來收割季,隆隆收割機聲中,一根根稻穗被割斷稻稈卷進脫粒倉,變成金黃飽滿的谷粒,傳遞著豐收的喜悅【詳細】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論壇在遵義召開
會上,長征沿線省(區、市)共同發布“弘揚長征精神傳承長征文化”聯合倡議,號召各方弘揚長征精神,傳承長征文化,建好用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標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