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門南望景觀視廊全面提升
永定門南望景觀視廊全面提升
昨天,改造后的東城區永定門外燕墩西望公園綠樹成蔭,為南中軸線增添綠意。 本報記者 鄧偉攝
繼去年永定門北望中軸線景觀視廊全線貫通后,近日,永定門外1100米長的南望景觀視廊完成全面提升,綠意更加飽滿、細膩、精致。昨天,南中軸東側,燕墩西望公園開園,市民可北望永定門城樓、西望燕墩遺址,感受悠悠古韻。
時值立冬,北京城區里,深深淺淺的綠交織著黃、紅等斑斕色彩。登高遠望,從永定門鐵道向南到南三環木樨園橋,1100米長的南望景觀視廊,以綠為底色的美景一路綿延。站在路側向西看,從永定門外大街中央隔離帶、兩側分車道到路旁綠地上,遍布著深深淺淺、高高低低的綠,高的是國槐、白皮松,中間是丁香、海棠、玉蘭,矮的有黃楊、沙地柏,高低錯落,既美觀大氣,又頗有韻律感。
這些都是東城區永外地區中軸線周邊綠化景觀提升的成果。“這一片占地面積約2.3公頃,此前因為各種原因,道路中央隔離綠化帶、兩側帶狀綠地、人行道旁的行道樹,有缺失的、退化的,也有長勢差、長勢混亂的。”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馮麗說,提升工程對這些樹木進行查空補缺,移除了局部長勢差、長勢混亂的植被,應栽盡栽,補植了白皮松、小葉丁香、玉簪等共440余株,不僅提高了中軸路林蔭覆蓋率,也注重與已有的綠色呼應,使中軸路兩側形成一個統一的景觀整體。
去年6月,通過騰退未貫通地帶、鋪設仿古御道、環境整治提升,永定門北望中軸線景觀視廊全線貫通,向北可直接看到正陽門。此次,永定門南望1100米同步提升后,永定門北望、南望的景觀視廊消除了斷點,市民可欣賞到舒適連貫、富有律動的綠意。
在此次提升工程中,還新添了一處公園,起名燕墩西望公園。“沙路迢迢古跡存,石幢卓立號燕墩。大都舊事誰能說,正對當年麗正門。”這首詩說的正是北京城的燕墩。
作為中軸線南端的重要文化遺址,近年來,燕墩周邊綠化環境逐年提升。此次提升工程中,燕墩遺址東側新增一處面積約2900平方米的開放式綠地公園,位于永外大街輔路、北京龍順成京作非遺博物館西側。綠地借景燕墩遺址,串聯場地空間,提升周邊環境,打通視線通廊。駐足于此,西望燕墩,視野開闊,韻味悠長。
清晨,從地鐵出來的白領們沿步道穿行前往園區,路過的市民在此休憩歇腳。灰磚、淺灰色花崗巖、瓦花、木凳面……公園的古樸風格撲面而來。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大熊貓國家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瑰麗圖景
2021年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其中,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是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物種群遷徙繁衍的關鍵區域【詳細】
我國新增29處國家重要濕地
認定和發布國家重要濕地,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最核心的舉措,是健全濕地分級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內容,是開展濕地保護、修復、管理最基礎的工作。2020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根據【詳細】
鄭曦:城市的公園,公園的城市
需要思考的不僅是如何設計一個功能性強的公園,而是要考慮如何【詳細】
樸跡景觀丨阜陽學府源著
光是感知藝術的靈魂,光暈染的氛圍對人與空間環境有著決定性影響,當光線停留在墻體表面,在墻體上拖下陰影,隨著時間變換與季節更替,光的強度發生著變化,墻體的形象也隨之改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