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立項的文旅項目爛尾誰之過?
“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世界第一的頂級童話神話樂園”“世界上唯一的帝王文化區”……近年,個別地方建設定位浮夸的文旅項目,希望打造“網紅”景點,卻因投資中斷、違規占地等原因陷入停擺、爛尾泥潭,隱沒在荒草中、遮蔽在圍擋里。
這些爛尾的文旅項目,或假借文旅開發之名行圈地開發地產之實,或違規上馬“帶病”項目,或以樹立形象為由舉債投建文旅項目,鋪攤子造成爛攤子。“半拉子”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造成巨大資源浪費。
“大手筆”立項 “半拉子”收尾
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近年熱衷建古城小鎮、主題樂園等文旅項目,但因開發企業資金鏈斷裂等原因,有項目“停擺”閑置多年。這些項目立項時往往是“大手筆”,投資動輒幾十億元、規劃用地上千畝,巨額浪費讓人扼腕。
定位主打5A級標準,建設十多年難以收場。位于湖南的一個古城項目,原本按照5A級標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江南文化的標志性景點,計劃總投資約75億元、規劃用地面積約3500畝。然而,從2013年開工建設至今,該項目實際投入約12億元,用地面積400多畝,建筑以住宅和商鋪為主。
該古城項目屬地政府表示,已建成項目大面積閑置荒廢,未銷售面積高達95%左右,有100多棟房屋未完成掃尾工程,且項目整體未驗收。此外,因部分工程建設款項結算、不動產權證辦理不及時,導致購房者和施工方起訴項目公司,引發多起糾紛訴訟。
配套的地鐵站建好了,主題樂園卻晾在一旁。江蘇一地號稱要“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世界第一的頂級童話神話樂園”,但因開發企業“爆雷”,項目閑置多年。記者采訪發現,樂園四周被鐵皮圍擋遮住,未完工的建筑框架裸露在外,五顏六色的城堡矗立在一片荒草中,大量游樂設施、建材廢棄一旁。距離該主題樂園兩三公里之遙,當地還規劃建設了與主題樂園同名的地鐵站,由于主題樂園閑置,地鐵站開通運營后乘客稀少。
有開建時高調宣傳的“網紅”文旅項目閑置。位于貴州的一個古城項目,曾作為重點建設項目,因后期投入和運營能力跟不上,古城內如今一片荒蕪,商鋪酒店關門停業,建筑垃圾遍地,淪為一座空城。
文旅項目為何爛尾
文旅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開發企業“爆雷”、項目本身“埋雷”、地方政績沖動等,是文旅項目爛尾的三大主因。
假文旅真地產。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動輒規劃投資幾十億、占地上千畝的爛尾文旅項目,不少打著文旅旗號搞房地產開發,主體建設項目為住宅或商鋪,投資開發主體多為地產商,文旅開發運營經驗不足。這些假借文旅之名開發房地產的項目,由于近年樓市遇冷,開發企業資金鏈斷裂即可能造成項目爛尾。
“這些項目既不是文旅也不是產業,只是建一堆房子和商業街的堆砌,缺乏旅游元素。”甘肅文旅集團項目預審委員會委員張功贊說,文旅項目投資周期長、規模大,一些房地產商仍然依賴高周轉“短債長投”模式,自有資金不足,一旦項目資金難以接續即出現資金鏈斷裂。
項目“帶病上馬”。一些爛尾文旅項目“先上車后買票”,在用地手續、規劃審批上不過關,項目建設管理存在隨意變更、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情況,有的項目非法占用農田、拖欠土地租金,為項目后續開發和運營“埋雷”。例如,相關法律文書顯示,四川中江縣古名天下景區在開發過程中被發現非法占用農用地,在未取得任何建設用地批文及手續的情況下,改變原租用土地的使用性質,動工修建建設項目。
“帶病上馬項目,后期被發現問題,導致項目突然陷入停滯。”山西文旅云游集團工作人員郭玉敏說,一些文旅項目開發主體重關系不重合規,遇到嚴格監督,違法違規開發建設的問題就會暴露。
盲目上馬“面子工程”。記者在基層采訪獲悉,由于文旅項目看得見、摸得著,能快速刷新、提升城市形象,易被個別地方領導視為個人政績的點睛之筆,一些財力困難的地區本已負債累累,仍遏制不住“造景沖動”,盲目上馬大型文旅項目。
位于東部的一個縣地處偏僻,不論是GDP還是綜合財力都在全省排名靠后,旅游資源也不夠特色鮮明,卻將發展全域旅游作為改變地方形象的重力之舉,提出“一年破題、兩年成形、三年出彩、五年成名”行動計劃,大搞文旅項目開發。這個地方負債累累建設的一些文旅項目,建成后游客稀少。該縣主要負責人接受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其不顧實際大搞形象工程的做法,作為反面典型案例在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上通報。
遏制“造景沖動”
針對閑置旅游項目,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根據項目情況分類采取盤活措施,用好各類財政、金融、投資政策,支持旅游企業盤活存量旅游項目與存量旅游資產。
一些地方為盤活文旅項目采取各種措施。去年4月,甘肅省慶陽市印發《全市文旅項目資源資產盤活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在摸清全市閑置文旅項目資源資產現狀基礎上,綜合運用政策激勵、招商引資、托管運營等多種方式方法,有效盤活利用閑置文旅項目資源資產。
受訪專家和基層干部認為,相關地方應多借鑒成功案例,分類施策,盡早處理閑置文旅項目;同時,充分汲取前車之鑒,避免盲目上馬文旅項目。
一方面努力盤活存量。前述湖南古城項目屬地政府正加強與投資方對接,指導和配合投資方重新明確定位,拿出切實可行措施,分步分區域有序開發,逐步盤活資產,推動項目建設遺留問題解決。
張功贊認為,若項目本身合規、定位合理,只是因為資金鏈斷裂停工、閑置,地方政府可考慮設立產業脫困基金,進行引導性投資,比如采取政府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各投入一半的方式,或政府讓渡管理權、享受分紅權,吸引第三方投資,盡早實現項目重啟、完工、運營。
郭玉敏建議相關地方學習先進經驗,引入優秀文旅項目運營企業及團隊,將特色美食、文化表演、文旅活動融入需盤活的文旅項目,打造有吸引力的休閑游玩項目,讓景區活起來、消費火起來。
另一方面,對難以盤活的項目,專家建議相關投資開發主體盡早處置,避免久拖不決。
此外,對新建文旅項目加強可行性研究和合規性審查。業內人士認為,文旅項目尤其是大型文旅項目在立項之前,對市場需求、投資回報率、項目可行性等進行全方位評估,立項通過后重視合規性,不盲目貪大求洋,注重以軟實力吸引游客。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成都世園會:園藝+科技,這些場景很奇妙
夜幕降臨,“螢火蟲”在日本甲府園的繡球花叢中星星點點地舞動著;一座“中世紀城市”在不遠處的摩洛哥非斯園被生動地勾勒出來……為了讓觀眾在特色各異的園林景觀中感受更地道濃厚的風土人情,不少展園都在光影技術上下足了功夫【詳細】
新疆:庫車古城的保護利用
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延續時間最長、歷史文化遺產類型最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庫車被稱為“露天博物館”,體現著歷史的厚重輝煌,彰顯著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實施“拯救老屋行動”、建設龜茲博物館、建成并開放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展示中心等舉措【詳細】
張松:美麗城市建設的設計藝術
城市文化涉及城市中所有事物。歷史上【詳細】
花開天府萬千氣象 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
4月26日上午,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成都世園會”)如期盛裝啟幕,會期186天。這場世界花卉園藝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在成都正式上演!據了解,本屆世園會首次采取“1個主會場+4個分會場”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