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輕人在海外建起中式園林
比利時天堂公園里有一個中國明清時代風格的江南園林建筑群,是歐洲人的網紅打卡點;1990年建成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夢湖園,吸引許多人去拍視頻、發在社交媒體上;從2023年開始,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人民會在風景秀美的中薩友誼公園慶祝國慶節。
在世界各地,具有中式傳統風格的建筑、園林、亭臺樓閣越來越多。它們是由許多專門在海外建園林的年輕人所建設的,背后藏著精彩的青年故事。
中式建筑受到追捧
江蘇省蘇州市的網師園內,亭臺樓榭無不臨水。西交利物浦大學委內瑞拉籍留學生文森特拍下了這里,發布到社交媒體上,“蘇州園林的美景有一種能夠讓人內心感到平靜、輕松的力量”。
來自蘇州市文旅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蘇州面向海外的4個社交媒體賬號產生超過1.22億次曝光和41萬多次有效互動,超過4.8萬名獨立訪客訪問并瀏覽了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官方英文網站。蘇州爆火的重要原因是——它擁有最多的中式傳統園林。在老外眼中,中式傳統園林魅力獨特。
“上世紀80年代,我們真沒什么特別的產品可以輸出到加拿大,人家那里什么都有。”上海建工園林集團上海市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園林工程公司”)是上海最早承建海外中式建筑項目的公司,該司原海外項目負責人、副總經理沈劍平自1989年起全程參與了加拿大蒙特利爾夢湖園的建設。夢湖園位于世界第二大植物園——加拿大蒙特利爾植物園內,是上海市政府與加拿大蒙特利爾市政府建設友好城市的代表性園林。這座建于1990年的園林,至今仍在吸引大量游客。2024年2月,兩名加拿大年輕人Wendy和Athy還發表了《我在蒙特利爾逛中國園林》的短視頻,收獲眾多點贊、評論。
夢湖園的“夢”是蒙特利爾的諧音,“湖”代表著中國古典園林的核心,也是上海簡稱“滬”的諧音。在前述兩名年輕人的鏡頭里,這座身處加拿大的園林把“中國風”拉滿了。人們可以在園林里用巨大的水毛筆寫中國字,湖中心的中式亭子里,還有人正學著繪制水墨畫。
做一個項目,帶動一批項目
蒙特利爾夢湖園的修葺工作,至今仍由園林工程公司負責。2017年9月,修葺一新的夢湖園重新開園,中國駐蒙特利爾總領事、蒙特利爾市長都來參加了開園儀式。意綿亭、綠蔭亭等中國仿古建筑屋面全都翻新,產生了中華文化的輸出效果。
2004年,比利時天堂公園創始人Eric Domb出現在園林工程公司大門口“送單上門”。Eric在參觀了蒙特利爾夢湖園后,主動聯系承建方園林工程公司。他在比利時布呂熱萊特市運營“天堂公園”,這是一個原生態的旅游區,風景秀美、動植物資源特別豐富。“亭臺樓閣、畫棟雕梁的味道實在是太妙了。”Eric說,自己家族中兩代人都是“中國通”,中國古典園林令全家人著迷,在他到蒙特利爾夢湖園后,想著要把這種風格的中式園林也“搬”到比利時。
天堂公園內的中式園林最終被定名為“中國夢”園林,采用明清時期的江南園林古典建筑風格,總面積4.5萬平方米。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項目從2005年第一期的江南園林庭院到2019年第十二期亞洲大草原緬甸蒲甘主題園,再到最近正在設計研究的舍利塔建筑,竟然做了近20年。
“歐洲人要的是純正的仿古建筑,全部使用木材,而不是鋼筋混凝土建筑外包木飾板。”園林工程公司青年項目經理盛鴻年是在這一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他告訴記者,在比利時建中式園林,既要使用中式傳統建筑工藝,又要滿足歐洲的建筑規范和標準。
建設團隊70%以上都是35歲以下青年人,他們與外方溝通順暢、施工進度有保證,因此Eric把天堂公園后期項目都交給了這支團隊。2005年團隊做了“中國夢”園林,2008年又做了印尼主題園,2010年建設中式餐廳、茶樓,2011年又參與了亞洲園林營造,2013年建設了兼具仿真洞穴和中式寺廟的中國大熊貓館,2014年建設具有中式風情的雪豹館,2016年建設泰式猩猩館,2018年改建禪境健身步道,2019年建設小型舍利塔。直到今年,雙方的合作還在繼續,最新的中式建筑設計圖紙正在完善中。
除了加拿大蒙特利爾夢湖園、比利時天堂公園外,在海外,這群年輕人還打造出了德國白湖公園、法國馬賽園等20余座一流的中國園林,帶來了眾多承載著中國文化的作品。
在國外蓋一個中式建筑有多難
中式建筑作品雖有中華古典韻味,且頗受歡迎,但真要在國外蓋一座中式園林,難度卻很高。
“施工技術上沒什么困難,主要難在要讓中式蓋樓方法符合國外建筑施工規范。”盛鴻年有著多年在歐洲施工的經驗,他告訴記者,海外施工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要符合當地施工計量標準,二是要合理制訂施工進度,否則很容易耽誤工期,“我們帶去海外的工人,從抵達落地到返程時間,都得‘卡點’。但傳統建筑木結構、瓦片等材料供應與機械配合,都需要根據當地時間進行調整,進度時效的管理難度明顯增加”。
’像這樣中等或者大規模的施工,如果在國內,每一個工種都有進場施工的先后順序,既不占用工地空間,也能按時完成每一個部分的進度。但在海外,所有人都要一起去、一起回。如何用好在工地上的每一個人,對盛鴻年這樣的青年管理者來說,是一項不小挑戰。“我們派出去的管理團隊,人數精簡,每一個年輕人都身兼數職。”他說,年輕人既要做設計,又要與外方監管部門溝通、交流,甚至還要細致到給每一個出海的員工制定每天、每周的工作內容。
外方業主明確要純正的中式古典木結構建筑,但當地建設管理部門又對建筑的保溫、防火、隔音有現代化的要求,傳統木結構建筑不易達到這樣的標準。為此,設計方案也要反復斟酌、修改。比如,營造數層重檐的大型中式餐廳“珍宴軒”時,就需要把防火、保溫材料隱藏在漂亮的雙層木結構夾板之中。此外,木質柱子和門窗之間的接縫,也要用仿古手段進行走線,使現代化設備無礙美觀。
餐廳的煙囪,也要做中式化改造。盛鴻年說,比利時天堂公園內的中餐廳煙囪改造,因耗材運輸時間太長、耽誤工期,最終就由幾個青年突擊隊員聯手現場制作了一個仿漢唐時期的磚塔,把歐洲大煙囪改造了一把。
更有意思的是,為了讓中式風格的坡頂在使用燈光時不產生頻閃,團隊成員還臨場發揮,選用了中式油紙傘來解決問題。他們在坡頂上倒掛了一層表面繪制漂亮的油紙傘,既有中式韻味,又能防頻閃。這座歐洲最大的中式古典園林飽含了充滿趣味的青春匠心。
而在另一邊,太平洋島國薩摩亞,有一次,一個政府官員路過工地時,看到高達幾十米的椰子樹被統一移栽到公園大門口,不禁豎起了大拇指。“薩摩亞當地人從沒見過用機械設備移栽大樹的,這種施工方式他們覺得新鮮。”園林工程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董根西是該項目的現場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該項目內4萬多平方米80多個品種的苗木,都是團隊成員一棵一棵從當地老百姓家里收購來的,“既要有中國園林特色,也要結合當地特點,高度要錯落有致”。為了把當地的草坪利用好,團隊里的幾個小年輕還一起發明了一臺草坪起草機,這款設備與叉車配套使用,既能確保草卷質量又能提高起草效率。該發明后來還在國內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如今,建成后的中薩友誼公園包含沙灘排球場、兒童樂園、草坪劇場等,是薩摩亞國家慶祝重要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它成為中薩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成果。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康養文旅產業緣何“吸睛”?
近期,多地表態支持康養文旅產業發展。大到千億元量級康養文旅產業集群,小到立足資源稟賦打造的“爆款”項目,“康養+文旅”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涌現。把握康養消費熱點,加強優質服務供給,打造特色項目,已成為各地發展服務消費的重要抓手【詳細】
“公園20分鐘”火爆盛夏 年輕人被大自然治愈
從今年春天到夏天,“公園20分鐘效應”持續走紅,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城市公園,享受“精神快充”。這一理論源自《國際環境健康研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其認為,每天只需在戶外公園待上短短20分鐘,無論是否進行鍛煉,都能給身心帶來更好的狀態【詳細】
第三屆“文化遇見園林”活動在德國柏林舉行
7月13日至14日,第三屆“文化遇見園林”活動在柏林世界公園舉行,多國駐德使館、文化中心及協會組織受邀參加,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文化表演和體驗項目。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游客們欣賞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舞蹈、音樂、服飾、美食、工藝品和傳統習俗,盡情體驗了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詳細】
瘦西湖:講好揚州運河故事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江蘇揚州人,從小在瘦西湖邊長大。瘦西湖是大運河的一條支流,從古至今,水系和大運河都是相連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很多鳥類選擇瘦西湖作為它們的家園,每年春天還會有白鷺和灰鷺飛翔在藍天白云下、清水碧波上。那畫面,好美【詳細】